但是两人的第二次合作,却让后人大跌眼镜:
安史之乱时,高仙芝、封常清派军队入关中驻守。
在潼关抵挡安史军入关中,唐玄宗任命边令诚为监门将军至陕州监军,边令诚求高仙芝一再索贿而不成,进谗言于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唐玄宗先后下诏书赐死封常清、高仙芝,高仙芝死前说:“我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谓我盗减粮赐则诬也。”士卒皆呼冤枉。高仙芝与封常清同时被赐死,哥舒翰后继守潼关。
安禄山进陷长安,崔光远、边令诚等人开门纳贼,后又逃出长安,为肃宗所不容,斩示众。
而也许是因为边令诚在这方面的“威力太过惊人”,作为又一个镇守潼关的守将哥舒翰变得有些投鼠忌器:
哥舒翰的身份比较特殊,也许边令诚的诬陷对哥舒翰而言不值一提。
在当初,李林甫与安禄山交好,哥舒翰则与杨国忠关系融洽,杨国忠取代李林甫成为宰相以后,拉拢哥舒翰,打压安禄山。唐玄宗得知哥舒翰与安禄山、安思顺关系不睦,趁着天宝十一年,三人一同入朝的机会,撮合他们冰释前嫌。
唐玄宗派宦官高力士设宴款待哥舒翰和安禄山,让皇帝眼中的两个大红人以兄弟相称。安禄山酒足饭饱之际,主动向哥舒翰示好,“我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你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我们的血脉如此类同,怎能让人不感到亲近呢?”
哥舒翰读过不少史书,回答得颇有意思,说:“古人云,野狐向着自己出生的洞窟嗥叫,是不祥的兆征,因为它已忘本,我哥舒翰怎能不尽心呢。”
安禄山认为是在讥讽他是胡人,大怒,指着哥舒翰破口大骂,“你这突厥狗敢如此说话。”哥舒翰正要起身回骂,高力士向他连使眼色,这才没有演变成全武行。哥舒翰屡立战功,加上宰相杨国忠要拉拢他一同对付安禄山,官运亨通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天宝十二年,哥舒翰兼任河西节度使,进封凉国公,食实封三百户,不久,进封西平郡王,天宝十三年,再拜为太子太保,加实封三百户,兼任御史大夫。
在哥舒翰领兵征伐安禄山之前,唐玄宗让封常清、高仙芝领兵御敌,无奈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唐军一路败退,洛阳失守,只得退守潼关,坚壁不出。
唐玄宗接受不了这样的挫折,又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诬陷,派人将封常清、高仙芝斩示众,朝廷丧失了两员经验丰富的大将,为后面的惊天祸患埋下了伏笔。
这时,唐玄宗想到了病废在家的哥舒翰,虽然哥舒翰以身体原因极力推辞,但最后还是接受了皇帝的任命。唐玄宗又让田良丘充任行军司马,马军指挥王思礼、步兵指挥李承光等人担任属将,领军二十万,赴潼关拒敌。
临行,唐玄宗亲自饯行,让百官到郊外相送,又加封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对哥舒翰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哥舒翰据守潼关以后,因为身体原因,难以处理日常军务,遂委任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大局。田良丘不敢独断专行,就让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偏偏王思礼和李承光互不服气,常常争执不下,不肯好好配合,致使军中号令不一。加上哥舒翰统军又“严而不恤”,唐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
此时,李光弼与郭子仪率军接连大败叛军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叛军东进被张巡阻于雍丘,南下又被鲁炅阻于南阳,安禄山腹背受敌,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
潼关在哥舒翰的经营下,固若金汤,叛军主力对潼关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西进长安的目标变得十分渺茫。
哥舒翰乃一代名将,对当前形势看得十分清楚,他认为,安禄山虽然占据了河北广大地区,但手下尽是蕃将胡人,所到之地烧杀抢掠,百姓决不会归心。
如果唐军坚守潼关,叛军久攻不下,一定会军心涣散,众叛亲离,到时趁势出击,大局可定。当时形势也确实向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展,各地捷报频传,令唐玄宗重新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杨国忠也不停地在一旁煽风点火,要求唐军兵出潼关,与叛军决战。
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谗言,不断派中使催促哥舒翰。
哥舒翰再三向皇帝表奏:“安禄山久在军中,精通兵法,现在有备而来,利在战。叛军暗藏精锐,以老弱病残引诱我军,肯定有诡计,如果我军轻出,必然落入叛军的圈套,到时悔之不及。”
唐玄宗此时已经被冲昏了头脑,听不进哥舒翰的金玉良言,反而严词苛责。
唐玄宗以“贼方无备”为由,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使者“项背相望”,给哥舒翰造成极大压力,有了高仙芝、封常清的前车之鉴,哥舒翰当然知道抗命的后果是什么。
天宝十五年阴历六月四日,哥舒翰“恸哭出关”,唐军驻扎于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叛军依山傍水精心布阵,只等唐军闯入伏击区。初八,决战打响了,王思礼率五万精锐一马当先,庞忠等人率十万大军紧随其后,还有三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叛军故意示弱,队伍不整,唐军果然中计,一路前行,被诱进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