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末火器称王>第69章 富饶之地

到了五月,两条大船终于抵达了珠江口。

海面上百船千帆,好不繁茂。再向北航行,便看见打着“市舶司”和“守御司”旗号的快船四处巡视。两条大船聘了导航人,于傍晚时进入广州。那时候,西边的岸上正点燃了星星点点的火光,空气中也烟尘弥漫,那是佛山工场区的炉火。当时的广州工业规模虽然不及南京、苏州等大城,但其冶铁行业却独占鳌头,其产量是全国的半数。

金士麒更是欢喜。虽然他不是广东的千户,但这里距离广西很近啊!以后他隔三差五就可以顺西江而下,来造枪弄炮,来偷师学艺,甚至搜刮人才去广西。

可惜之前他们在江南耽搁了许久,他们在广州只能停留2日,随后便逆西江而上。江水宽达数里,犹如平静的海峡一般,数日后抵达肇庆。

肇庆是一座重要的府城,是明朝“两广总督”的驻地。

金士麒和姚孟阳换上了准备已久的“五品武官”的官袍。他们相视一笑,并肩踏入总督官衙。在适当的银两润滑下,官衙自然一番顺利。他们递交公文,领取官印,正式落名在两广总督的建制之下。

兵部的任命文书早一个月就已经抵达了肇庆,现在这两位老爷接到了更详尽的安排。

他们所属的“南丹卫”的驻地是广西柳州府。在新核发的公文中,详细地标定了三名千户官的辖地,都在柳州府的迁江县——

世袭千户金士麒:“附郭”迁江县(就是驻扎在县城旁边)。辖县西之军屯田,3万亩。

试千户查应才:迁江县城红水河上游10里,驻北岸“塘石屯”,辖北岸屯田,3万亩。

试千户姚孟阳:迁江县城红水河上游16里,驻南岸“平阳屯”,辖南岸屯田,4万亩。

姚孟阳捧着公文,愠怒道:“你娘!虎落‘平阳’啊,不好听啊。能不能换换?”

金士麒劝慰他:“偷乐,你多一万亩田呢。”

田亩有多寡,那是因为田地的肥贫不同。其实这三兄弟不用在乎每个人驻地、分田多少。因为按照天津“爱晚楼约定”,他们将要生意一起做、田一起耕、赚的银子按照“份子”数额来分。更何况这帮年轻老爷绝不会住在乡下的军屯里,一定是跟着金士麒“附郭”迁江县城,一起寻开心。

办理好手续,大船次日扬帆启航。

船过了肇庆便进了山区,西江的转弯便多了,水流也急了。从此进入广西境内。

在这个时代,南方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完全依托于河流水势。广西的人口布局就全赖于“西江”。西江就像是一棵大树,树冠在广西分散成一条条支流,上面结满城镇和村庄的果子,最后逐渐汇集成一条宽阔的大河,流到广东去。

龙泽和武腾都是大海船,在内河中航行非常艰辛。航向要随着河流不断变化,风也变化无常,水手们可就忙惨了。原本在海上时,他们几个时辰都不用操帆,现在却时刻忙个不停。更惨的情况是遇到逆风、河道又窄,大船根本无法周转,只能抛锚等待风向变化。

又正值雨季,在连绵的雨水中折腾一天,水手们都被累得哇哇痛哭。后来所有的私兵、仆役们也被赶去拉缆绳、摇辘轳,陪着水手们一起痛苦。

足足折腾了五天,他们才抵达广西境内的第一座府城,梧州。他们再一打听,前面的水路更是艰辛,危险性更是倍增。这里距离目的地“迁江县”的直线距离是400多里,但那河道却歪七扭八地长达800里。…。

,有人提议在这里换几十条小船。但老爷们都不情愿——他们对这两条大船都有感情,把它们泊在这里不安心,卖掉它们不忍心……估计也没人买。若换小船就要腾挪那30万两白银,恐怕会生祸端。

正在困苦时,勤劳的当地人民找上门来,“军爷,你们这两条大怪物,要纤夫吗?”

400名纤夫,人力将两条船拉到800里外的迁江县,估计耗时40天,食宿自理。费用是400两银子。

“有没有听错!”“哪有这价格!”“算错了!”众人齐声吼着,“真他娘的便宜啊!”“还不够珠珠姑娘几晚夜资!”

那些纤夫们下顿饭有了着落,便立刻行动。他们把返程用的竹筏系在船后,然后就套上绳索开始拉纤。

金士麒却很郁闷。金财问老爷为啥不开心,金士麒便叹道:“咱广西的百姓穷苦啊!”

那400两银子扣掉工头和中人的利润,一名纤夫一个月工钱只有5钱银子。而在江南和广州的富裕地区,做苦力一个月至少能赚2两。

岸上,几百名苦力大都赤.裸着身子,如牛马一般绑在绳索上。他们在烂泥和卵石滩上跋涉着,任由雨水冲着汗水。其中甚至还有女人,她们只多了几块遮羞布,干瘪的双.乳在雨水中晃荡着。

从日出到日落,他们抗衡着江水,把两条大船一步步拖向几百里外的目的地。所谓吃食,不过是熬制的粗米粥夹杂腥臭的酱菜。所谓休息,只有天黑之后卷着草席倒头就睡。那一个月来都是阴雨蒙蒙,时而又是大雨磅礴。漫长劳累期间有人淹死、病死、被蛇咬死。最后到了终点,只能分得脚趾大的一块银子。

这种惨象,本应在辽东战乱之地才有啊。

金士麒伤心啊。“失策了。都这么穷,我的蔗糖卖给谁去!我还计划生产各种口味的糖块,薄荷的,山楂的,羊肉味的……全白费了。”

金财感慨道:“老爷,你想得真远。”


状态提示:第69章 富饶之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