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末火器称王>第68章 大船南行

日复一日,两条大船破浪南行。

开始几日,金士麒盼着那船能再快上数倍,早一日抵达广西的领地。但过了些时日,他又陶醉于这海上的日子——

“明月入杯随酒咽,人生难得几日闲。醉卧甲板自酣睡,日上中天无人唤。”

“火铳在匣剑收袋,只把胭彩留指尖。我与美人解红裙,三十六式尽钻研。”

日复一日,金士麒与兄弟们指点江山,筹谋着大大的前途。与莫儿厮守床第之间,畅谈着小小的期盼。他忽然明白了,那所谓幸福,并不在数十年之后功成名就一刻,就在这航程之中。

……

船借着风势,只20天之后便到了江南富庶之地,先后在松江、苏州和宁波靠港,众人纷纷涌上岸去。

南丹卫的年轻老爷们换上锦衣华服,还穿着锁甲和轻铠甲,踩着马靴,人人挟刀挎剑。威风凛凛行走于江南市镇街头,尤其是他们身上的英武气息,更是寻常人所无法比拟。

他们的身后便是亲兵和仆役们,护卫着几位女眷。这些小军爷中年纪17、8岁的几个人大多已经娶妻。甚至季锐那瘦小的家伙去年16岁时就生了闺女,真是让金士麒无法想象。

苏莫儿是妾室,见了那些年轻的夫人们自然要先行拜礼。那些女子却不敢受拜,只与她姐妹相称,极尽亲近之意。那一定是她们的夫君叮嘱过:这小娘在金士麒身边正得宠呢。于是莫儿倒被簇拥着,如众星捧月一般。

到了江南,气候煦暖,莫儿换了江南女子的装扮。华美衣衫在身,她更显的美艳婀娜。对比冬日里套在臃肿的小熊皮衣的朴实模样,竟如羽化一般。

她容貌虽不是绝色,但她身上笼罩着“新婚光环”,处处透着娇媚。只要她挨在金士麒的身边,说着话,或者拉着手儿,她眼中便情思流转、嘴角含笑,脸上洋溢着温雅缠绵,举手投足皆是媚态万分。惹得旁人左一眼、右一眼地瞄她,口水却只能暗自咽下。

在江南的那段日子,金士麒变成了个逛街魔、购物狂。开始时他还领着莫儿,后来莫儿累得怕了,他就带着孙管家、小弟弟金士鹏还有金府的几个采办仆役们,四处奔波。

他是在搜集市场行情。

他询问价格、了解产地、打探货物流转渠道,还研究生产技术。每到一座府城,他首先奔袭到书商、印馆中倾巨资购买书籍。这时代的书籍多用雕版印刷,印数又少,所以价格高昂,往往薄薄的一册便要2、3钱银子,相当于后世的百多元。但是金士麒毫不吝惜,他今天花掉的银子未来会千倍万倍地赚回来。

金士麒来到明代,他没有带来实用技术和配方。但他具备完备的基础科学知识,还有一个足够聪慧的脑袋。他相信自己能在明朝固有的商品和工业体系上进行升华。他就像“催化剂”一样,只要一点点,就能产生百倍威力。

现在,他终于摆脱了辽东战争的磨难,即将拥有自己的领地。他和兄弟们在南丹卫的三个千户所,配有十万余亩军田。按照伟大的“爱晚楼约定”,那是他们共同的财产,他们将统一经营。

一路上金士麒也寻觅采购那些在明代不受重视、后世却产量非凡的物种,譬如马铃薯、红薯、玉米之类。但他知道,农业新品种需要几代人、上百年的改良培育。现在他手中的玉米之类,也许只是刚从新大陆传播来的“早期版本”,可以一试,但未必能获得后世那种高产。种田这事儿,没有捷径,他也不对新物种寄托太大希望。…。

金士麒的希望,寄托在孙元化的一封信上。

在那封长信里,孙先生详细地介绍了当年徐光启在河南屯田的往事。他如何兴修水利,如何创造了农业的奇迹——相当于这个时代数倍的产量。可惜政坛风云突变,人走政息,数十万亩的屯田被各路豪强分占,水利设施几年之间就荒废。那片丰收的土地也变得荒芜。孙元化最后说,咱大明有数十亿亩土地,本应养得起亿万子民。可惜如今北方灾民遍野,那根本不是种子或水利的问题,甚至也不是气候的问题。

金士麒当然明白:这就是一个帝国濒临死亡之前的痛楚,是绝症。师公徐光启官至三品依然一败涂地。《泰西水法》,那记录着当代最先进水利技术的图典,在徐光启的手中终究只是一场幻梦。

但现在那宝典在金士麒的手上,他是一个敢杀敢闯、百无禁忌的家伙。他不但能推进技术改良,他还有力量保护那果实,并把它们播撒到大大的疆土中去。

孙元化点通了他的种田之梦,而他在南行一路的考察,更是找到了实现计划的切入点——他发现了几种比粮食更重要的作物,比如甘蔗和油菜。在后世,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经济作物”。

没错,是用来赚钱的!

金士麒发现,经济作物转变成商品,其最大的成本在加工环节。如果能改进工艺降低加工成本,就会产生暴利。

譬如蔗糖,在主要产地广东,1石蔗糖(120斤)的生产成本是3两银。1石糖的原料是10石甘蔗,收购价格不到半两,而压榨、熬制的成本竟超过2两。金士麒信誓旦旦地计划着用水利机械进行加工,把成本变成利润。

糖可是个好东西。在天津和江南的市场上可以卖到6两银子,运到日本可以卖15两,运到欧洲去价值40两。

金士麒有信心把蔗糖产业的成本压缩到现在的一半,但然后呢?降价大甩卖?


状态提示:第68章 大船南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