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南朝枭雄传>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铜弩

弩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自发明以来,长期作为军队远程利器大量装备,特别是在汉代,军队中弩的装备远远高于弓。

尹湾汉墓曾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系统的记载了西汉成帝永始四年东海郡武库藏武器装备。

其中储备有弩五十三万多张,弩矢一千多万支,而弓仅七万多张,弓箭百多万支。

弓的数量不到弩的两成,箭矢的数量仅仅是弩矢的一成。此外,东海武库还藏有各类战车七千多辆,这些战车所配备的远程武器全都是弩。

西汉时,李陵以五千步兵硬扛匈奴近十万铁骑,以车结阵,以弩拒骑,十万骑兵竟然不能全歼五千步兵,这其中强弩可说是居功至伟。

然而西晋灭亡之后,胡人进入中原,他们精于骑射,多用弓而少用弩,再加上弩构造复杂,制造不易,上弦耗力,使用不如弓方便等等原因,弓逐渐取代弩成为军队中的主要远程武器。

弩有缺陷,但相比起来它的优势更大,特别是在对付着甲步兵和具装骑兵时,它强大的穿透杀伤力效果更为显着,因此,韩端才一心想要尽快将弩制造出来,在攻打江陵时能够用上。

次日一早,韩端便带着人去了耶溪庄子,直接到兵器作坊找到了屠翁。

“屠翁,我欲造此三石具弩,你来看下当从何处着手。”韩端令部曲将弩拿了出来,屠翁还未伸手便道:“这里面的弩机是铜的,得用模范来铸造,只要模范制好了,铸起来快得很,不过,就是费钱。”

“一套弩机,包含郭、牙、悬刀、望山,怕是有三四斤重,这么多铜,能铸上千钱了。”

韩端道:“钱倒不是问题,关键是现今铜料稀少,若日后大量制造,材料必定短缺,我们先试试用炒钢来铸,若实在不行的话,再用铜来铸。”

“行肯定是行的,先秦时就有铁弩机了,不过,铁弩机容易生锈,而且不如铜弩机耐磨,依我看,还是用铜来铸比较好。”

炒钢最多能炒出碳钢,而碳钢生锈这个问题以时下的技术基本无解,这却是韩端以前没有想到的,他想了想,问道:“将弩机做成可拆卸的,经常擦油防锈可不可行?”

屠翁道:“家主这个法子可是可行,但如此一来,成本也不会比铜弩机低多少,还不如直接铸铜的,只要保管得好,用几十年都不会损坏。”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铁弩机虽然铸造时省钱,但却很快就会生锈,一旦生锈,部件就会发涩,直接影响弩机的精准度,而且用不了两年就会锈坏掉,还真不如用铜来铸合算。

想明白了这一点,韩端便立即下了决断,“屠翁,就按你的意思,用铜来铸,模范的规格一定要记好,最好是做到不同弩机之间的部件能够相互替换。”

屠翁闻言,立即露出了为难之色:“家主,要做到各部件互相能够替换,这实在是太难了?”

屠翁为难之处,在于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寸。

时下虽然有了尺、寸、分、厘、丝、毫的概念,但标准并不一样,就拿尺来说,按以前留下来的标准,是一百黍为一尺,一黍即一粒黍米的纵向长度,一百粒黍米纵向排在一起,就是一尺。

但这黍米有长有短,尺子也就有长有短,标准并不统一,再往下到寸分厘等极小长度时,相差也就更大。

况且时下也没有精确到“分”以下的测量工具,这对于屠翁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但在韩端看来,只是统一自家作坊的长度单位,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我在京师时,曾从一本书上看到过新朝时便有了一种卡尺,用来测量各种部件都十分方便,而且能够精确到一黍的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

“意思就是将一粒黍分成均匀的十段,其中一段就是十分之一。”韩端招手让萧振拿出纸笔,“唰唰唰”画了一把游标卡尺出来。

不是王莽新朝的青铜卡尺,而是后世的游标卡尺。

可惜的是,韩端已经尽量画得清楚,但屠翁还是看不明白。

一个六十多岁只识得少许字的老头,要让他看懂韩端画的并不规范的后世游标卡尺,实在是有点为难人。

这还能怎么办,只能造一个实物出来。

好在韩家专门制作木模的木匠手艺精湛,在韩端手把手的指点下,只花了一天多时间,便做出了一个木料的游标卡尺模型来。

在往上面画刻度的时候,却又碰到了难题。

时下一尺约等于后世二十五厘米,一寸就是二点五厘米,一厘则是二点五毫米,精确测量的话一厘太长,一丝又太短,而且还不好均匀地刻到尺子上。

用当下的尺度无法解决,韩端只得将后世的长度单位拿出来,好在是在自家作坊内,长短都是自己说了算,只要统一标准之后,也不存在乱套的问题。

按照记忆画一厘米出来,再分为十份,每一份为一毫米,以此为基础,终于画出了一把比时下尺子足足长了四分之一的卡尺。

为了均匀准确地将刻度画到卡尺上,他不得不又做了一只简易圆规出来。

整个过程屠翁和作坊管事姜先都在一旁仔细观看,不懂的就问,等到模型做出来,两人已将这东西弄了个明明白白。

又过了两天时间,第一把游标卡尺终于问世,虽然做得不算精致,但用来测量弩机已经完全没有问题,韩端一声令下,开始铸造弩机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铜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