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得知了宁卿暂且平安的消息之后,顾婉便轻松了不少,日子过的也越发顺遂了起来。
这日午后,顾婉正坐在廊下晒着和暖的太阳,忽见周氏走了过来,端着一盘子萝卜。
“母亲拿萝卜作甚?”顾婉不解地问道。
周氏笑了笑:“你这孩子,不是天天数着日子的吗?怎的这会儿反而忘了?”
顾婉闻言,皱眉想了想。今天是正月二十一,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啊。
周氏摇摇头,说道:“今天是立春,快来咬春。”
说着这话,拿起一块青萝卜送到了她的手里。
“立春了?这么快?”顾婉一边笑,一边从她手里接过了萝卜。
立春咬萝卜,一口一个福。
她每天都在数着日子,盼望着宁卿能够快点回来。他是初冬的时候走的,都走了三个月了,如今都到春天了,也该回来了吧?
顾婉拿起萝卜,“嘎嘣”咬了一口。萝卜甜甜的,很是好吃。她又接连咬了好几口,将整块萝卜全都吃光了。多咬一点,咬到福,希望今年都顺顺利利的。他的平安回来,她也能顺顺利利地生下孩子。
立春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的暖和了起来。
眼瞅着别人都脱下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春衫,顾婉也想换,但周氏却说她身子底子弱,让她春捂秋冻。
一冬的积雪已经完全融化了,每天早上推开房门,她都能闻到春泥的芬芳。树梢枝头,鸟雀啁啾,院子里树木,也都抽出了嫩芽。每天看到这番情景,顾婉不觉心情也跟着舒畅了起来。
早春的景色固然十分美好,但顾婉却并不希望时间能永远停留在此刻。相反,她希望时间能走的快一些。因为,到了二月,他就可以回来了。
二月初一晚饭时候,周氏突然问顾婉明天去不去普渡寺。
顾婉诧异地看着她,自从她怀孕以来,她将她看的很紧,什么事情都不让她做,而且更不让她出去。这会儿怎么了?怎么主动问她要不要出去?
周氏见她这番样子,笑道:“明天便是二月二了,去普渡寺烧个香,也好保佑你平安生产。”
“我可听说普渡寺里的菩萨灵验着呢,一定能保佑王妃平安的。”半夏闻言,一边给顾婉添饭,一边笑道。
顾婉回道:“好啊。”
冬天的时候外面天寒地冻的,不想出去走动,但现在天气暖和了,她早就想出去了,正好遇到了机会。
至于普渡寺的菩萨是不是灵验,她自来是不信这些的,但是如今,去拜一拜也是好的,为她一家祈福,起码有个心灵的寄托。
“明天寺里人多,到时候你可不能乱走动。”周氏少不得嘱咐,万一被挤了撞了的,出点什么差错,那可就糟了。
顾婉点头答应着:“我会小心的。”
第二天一早,顾婉便起床了,洗漱梳妆之后,便去用早饭。
今天的点心盘里全摆上了炒豆子,就连饭桌上也摆了一盘。
顾婉吃了一小把,一边吃,一边心里寻思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对于农人来说,二月二可是个大日子,关系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庄稼的长势,更关系着收成,和他们一年的口粮。
顾婉就经常想,只要能吃饱穿暖,农人的日子,或许才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懂得知足,也不必去面对人心险恶。纵然庄户人家,乡里乡亲,个别泼皮无赖也是少不了的,但究其根本,他们的本性并不是坏的。起码,他们不会去想着害人。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的很想回归农家,隐居于山林,滋润美满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吃过饭之后,顾婉便跟随周氏一起上了马车,往城外的普渡寺去了。
今天天气极好,阳光暖洋洋的,微醺的风吹在脸上,也让人有一种满心欢畅的感觉。
二月二,温暖之中虽然仍带着几分薄薄的春寒,但依然不能阻挡了人们出游的兴致。
楚湘位置偏南,那里的春天来的更早,现在,应该正是草长莺飞的时候了。
顾婉很想回去看看,那里山清水秀,纵然她只不过住了一年有余,但是对那里的记忆,却永远都无法抹去。
马车在普渡寺高高的围墙下停了下来,她们来的不晚,但这附近,早已经停了不少马车,车上刻着各式各样的徽记,有的顾婉认得,有的不认得。
周氏先下了马车,随后扶着她小心翼翼地下来了。
母女二人带着四个丫头,往普渡寺的打点走去了。路上偶尔遇到两三个认识的人,便笑着点头,或是寒暄两句,算是打了招呼。
进了大殿,入耳便是悠悠梵音,让人在突然之间,心就平静了下来一样。心平静下来了,随之灵魂也得到了净化。
顾婉见正前方,是一尊金光闪闪的大佛,佛像脸上带着和善的淡淡的笑意。
佛不动,不声,不响,却用他的光芒万丈,向凡俗的世人遍洒悲悯。
顾婉请了香,在佛像前,虔诚地礼拜祝祷。
去年新年庙会的时候,四喜去寺里烧香,她还觉的有些可笑,但不想今天,她也会这样做。
完全是心中有了愿望,又有了凭借自己之力做不到的事。所以,她才会有了寄托,将失望寄托于佛。
此生惟愿她爱的、她在意的所有人,都能一生健康无忧。
祝祷之后,顾婉将手中的香交给一个身披金色袈裟的老僧,让他插到佛像前的香炉里。
老僧脸上一直带着平静的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