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说说十六国>第八十四章火尽薪传

公元422年6月,刚过花甲之年的南朝刘宋皇帝刘裕驾崩,太子刘义符继位,但其少不更事,童心未泯,嬉戏无度,对大臣劝谏,置之不理,国中之事,更是不闻不问,已至于刘宋朝内一片混乱。

公元423年初,北魏皇帝拓跋嗣趁刘宋朝局不稳之机,亲率大军南下,攻城略地,一举夺得洛阳、虎牢、滑台等地,后因刘宋各地守城将士凭险坚守,负隅顽抗,江南腹地诸路兵马不断驰援,且北魏皇帝拓跋嗣因国事繁累,此次出征又鞍马劳顿而至身染疾病,不得不下令班师回朝,

刘宋之国方才转危为安。

北魏大军退回平城,刘宋朝中众臣皆长吁口气,群臣见刘义符非成事之君,便说服刘裕临终之际的托孤重臣檀道济,借太后之名废黜刘义符皇帝之位,刘宋群臣共推素有贤名的刘裕三子刘义隆继承帝位。

同年8月,刘义隆在群臣拥戴下登基称帝,其贤名非虚,继位之后颇有明君之才,很快便从有拥立之功的大臣手中收回军政大权,并且刘义隆见北方诸国实力强劲,而江南各地历经战乱而满目疮痍,便沿袭其父刘裕治国之策,罢兵息战,与民休息,潜心经营江南,使得南朝百姓安居乐业,刘宋疆域亦逐渐稳固,后世史家称之为元嘉之治。

公元423年底,刚刚率大军返回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的北魏皇帝拓跋嗣一病不起,便命其子拓跋焘总揽朝政。

拓跋焘从小便受祖父拓跋珪喜爱,并称其可光大祖业,拓跋嗣继位之后,更是对其着重培养,拓跋焘生性聪慧大度,代父监国之际,重用拓跋嗣所用之臣,沿用拓跋嗣治国之法,将朝政打理井井有条,甚得病重中拓跋嗣认可,不久,北魏皇帝拓跋嗣驾崩,拓跋焘在百官拥戴下继承帝位。

公元424年初,柔然可汗大檀听闻北魏皇帝拓跋嗣病逝,其子拓跋焘新立,亲率六万骑兵,进攻北魏,并且接连攻克北魏龙兴之地云中(今内蒙托克托)、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柔然骑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拓跋焘闻讯,亲率骑兵前往御敌,但很快陷入柔然骑兵重围之中,然而拓跋焘临危不惧,身先士卒,面无惧色,率领兵士左突右进,与柔然骑兵殊死搏斗,北魏兵将见皇帝如此,人人奋勇杀敌,终使柔然骑兵退去。

经此一战,拓跋焘知道不征服柔然,自己根本无力讨伐北方诸国,光大祖业只能是空谈。

同年9月,北魏皇帝拓跋焘力排众议,亲率大军征讨柔然,并于年底在盛乐附近之屯柞山大破柔然阿伏干部,斩首数千,缴获牛马万余,拓跋焘未寻到柔然主力,但已出兵数月,方才领兵回朝。拓跋焘知道柔然不会轻易服输,便利用休战时间,体察国中民间疾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发展国力,同时整军经武,时刻备战。

就在拓跋焘对外北击柔然,对内治国安民之时,与其平分中原之地,占据关中的胡夏却接连发生变故。

公元424年,胡夏皇帝赫连勃勃因宠爱幼子赫连伦,便有废太子赫连璝之想法,并时常与左右大臣商讨此事,太子赫连璝此时正镇守长安,听闻父皇要废长立幼,便亲领部众七万余人征讨镇守高平的赫连伦,赫连伦自恃父皇宠爱,不甘示弱,领所部三万人马迎战,结果寡不敌众,被赫连璝所杀,赫连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率领部众携胜利之威开赴胡夏都城统万城,准备胁迫父皇赫连勃勃禅位,赫连璝以为自己兵多将广,稳操胜券,一路之上耀武扬威,毫无防备,其弟赫连昌借机率轻骑一万,突袭赫连璝大营,将其诛杀,赫连璝所率部众见其已被杀,便皆听命于赫连昌,赫连昌便率八万五千余人回到统万城,赫连勃勃知道太子之乱已平,高兴异常,随即立赫连昌为太子。

公元425年8月,赫连勃勃因病去世,太子赫连昌继位,但赫连勃勃生性暴虐,嗜杀成性,在其晚年又逢太子叛乱,更是喜怒无常,常常因琐事而诛杀大臣,使得朝中大臣皆躁动不安,赫连昌继位之后,未及安定人心,便面临北魏之讨伐。

同年10月,北魏皇帝拓跋焘得知胡夏皇帝赫连勃勃病逝,其诸子争位严重,君臣貌合神离,胡夏朝中混乱不堪,便有意平定关中,但是又恐柔然趁机兴兵来犯,便再次统兵征讨柔然,并且分兵五路,进发北方草原,进军途中,拓跋焘探知柔然可汗驻地位置,便亲领精骑,舍弃辎重,仅仅携带十余日所用干粮,穿越大漠,对柔然可汗营地发起突袭,柔然可汗大檀毫无防备,惊慌失措,只得率众远逃漠北。经过两次北征柔然,终使柔然不敢再轻易侵扰北魏,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凯旋归朝,随即开始积极谋划讨伐胡夏,攻取关中之事。

若知拓跋焘能否平定关中,赫连昌又该如何应对,请看下章。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状态提示:第八十四章火尽薪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