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晚明之帝国风云>第088 紫禁之巅:承天门

第088紫禁之巅:承天门

张献忠纵横辽东同时,郑义灭明之战也到了尾声。

崇祯七年十月初五日,郑义携三百门火炮进抵京城东直门。劝降两日未能建功,郑义果断放弃和平收取北京幻想,于十月初八日展开攻城战。京师城墙和西安城墙类似,板筑夯土,基宽24米,墙高8米。可怜这座冷兵器时代雄城,在三百门火炮连续齐轰下,如豆腐渣工程快速崩塌成泥土斜坡。十月十一日,华军填平护城河,一鼓作气冲入京师。

京师戍卒霎那崩溃,文官武将,太监科员,就地投降者无数。

标准时空历史里,李自成崇祯十七年攻入北京,最初也曾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可惜李自成农民军组织松散,李自成威望也不无法完全折服群将,最终导致军令如废纸,和黄巢入长安一样,军纪败坏一日胜一日。

郑义籍借位面基地拉起的排队枪毙军队,战斗力与军纪挂钩,最讲纪律最讲军令,哪怕到了繁华京师,也绝不敢稍稍违抗郑义明令禁止事项。郑义直辖十万步骑,三万预备迎击蓟州镇、山海关等勤王明兵,七万步骑军事管制新得京师。七万步骑稳扎稳打磨掉顽固军将,并即时宣布军事管制,戒严街道市坊,令百姓各自避守家门。

充沛人手带来足够的秩序,恐慌沸腾的京师渐渐重归平和。

是暂时的平静,还是永久的平静,取决于郑义未来的统治手段。

……

降官在前引路,郑义悠闲欣赏四百前北京城。

然而,郑义对北京的初印象极差。

北京城内街道,包括主干街道,竟然全部是土路,一踩一层土的劣质土路。一股西北风刮来,立即漫天尘土飞扬,盖人一脸泥巴,令郑义无比讨厌。这就是大明王朝两百年京都?恁的丢份!

某降官或许觉察郑义厌恶风沙,巴结似转递一条长纱,说:京师惯例,每逢春秋多风季节,出门都要戴一条长纱,帽前垂下以遮挡面部。面纱质料精细,透光不透土,是北京百姓对抗尘沙的智慧法宝。

郑义闻言不禁囧然:这京官可真不容易,四百年后吃雾霾,四百年前吃泥土。

郑义挥手招来降官问话:“京师街道,一直这么糟糕?”

降官欢喜巴结答话:“晴则尘土飞扬,雨则泥泞难行,俗语戏之曰:门前一阵骡车过,灰扬,哪里有踏花归去马蹄香?”

郑义纳闷:“满城京官就这么忍着天天吃土?”

降官答说:“此乃朝廷爱民善事,岂得有怨?正德年间,杨潭奏请,欲将运道改为石铺砖砌。石天柱立即谏言其非,言土砂运道若坏,随时可修补,若用石铺砖砌,劳费不赀,斥责杨潭急所非急。朝廷能省则省,则百姓少税少苦;骤议奢侈,则天下即乱。正因今日朝臣贪近利忘远害,才有大王革故鼎新,靖除群弊。”

郑义咧嘴斜视降官,顿时只觉牙门酸疼:真不知这脑回沟怎么长的,不修路让北京百姓吃土,感情还是善政了?

郑义对比后世共和国对城市频繁修路的抱怨,忽而哑然失笑:倘若明朝文官穿越四百年后,定是带领网民抗议政府的意见领袖。

……

挥手令降官退去,郑义匹马戎服相继向前走。

军事管制面积快速拓展,枪炮声渐渐稀疏,间接证明华兵已经控制京师内外。

郑义沿东直门大街走到顺天府府邸,听从降官建议放弃径自闯入皇城念头,转头向南绕过皇城东城墙,来到承天门。

明代北京城布局,承天门外左右两侧,坐落着六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五府、行人司、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等衙门府邸。由于郑义灭明之路比标准时空历史里的李自成更稳健、更强势、更爱乡绅,愿为朱明自杀殉国的大臣也少了许多。

承天门外,首辅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温体仁、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吴宗达、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王应熊、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何吾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钱士升等内阁阁老,吏部尚书谢升、户部尚书侯恂、礼部尚书李康先、刑部尚书胡应台、左都御使张延登等重臣,领着百数名臣向华兵惶惶不安叩拜。除了自杀殉君的工部尚书周士朴,兵败自杀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十数日前还在叩拜大明天子朱由检的文武百官,此时全部改拜郑义为新主。

当然,他们只是为势所迫。

正如标准时空历史里甲申国难,如果有人能击败郑义,他们必然瞬间再度放弃郑义改投新主。然而,此乃人之求存本性,没什么好责怪的,连纳粹军官发觉失败无可避免时,不也毫不犹豫放弃了希特勒放弃了德国?郑义看轻这群四书五经作协文官,却不会因为看轻而把他们推给敌人。

郑义审视一帮前明文臣,旋即回应良性信号:“所有降官保留品级俸禄,且等内阁审查梳理,或原职,或调职,继续为国尽忠。”

明朝内阁体系运行多年,时至晚明已是朝廷权利中枢,郑义欲安前明降臣之心,须妥善朱明崇祯七年的内阁五阁老。

洪承畴等早投降降官向郑义晦暗介绍朱明朝廷权利脉络,五阁老或可分为三派:一派是温体仁、王应熊;一派是吴宗达;一派是钱士升、何吾驺。其中,钱士升、何吾驺是奉行极端道德主义的东林党;吴宗达游走东林党与非东林党之间两不得罪,有时被当作东林党骂,有时


状态提示:第088 紫禁之巅:承天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