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和陆抗带着孙和远走夷洲,在江东引起了一阵骚动,但此时汉军已经接管全境,东吴大势已去,百姓在议论几日之后,便各自开始适应新的政令。③≠八③≠八③≠读③≠书,.↗.o●
孙权近几年时间穷兵黩武,增收赋税,不仅将官府消耗一空,百姓也苦不堪言,大汉照旧施行的三年免除赋税诏书颁布下来,举州欢庆。
而大汉的政令比之东吴更要仁明公正,尤其是几项法令的颁布,让普通百姓们奔走相告,他们再也不是被那些官府世家任意鱼肉的对象了,至少有了一定的自主之权。
江东世家关系错综复杂,虽然也有抵触,但已经被孙权折腾得奄奄一息,各家要想重振家风,就要服从官府的政令,他们对刘封的强硬手段没有丝毫怀疑。
科举制将在一年之后举行,大世家都有这个底蕴和自信,毕竟读书人大多都是宗族培养出来,只要明年多有几名弟子考中封官,将来还可继续壮大。
建邺城在阎宇和陆郁生的大婚之后变得更加融洽起来,虽然阎宇并不能代表整个大汉官府,但刘封亲自出席做媒,也算是江东世家代表与官府的良好开端。
最近好消息接连不断,魏延功成名就,淮南基本扫平,江东虽然不算百废待兴,但一切都基本从零开始,东吴没有实行屯田制,这可是需要重点大力推广的。
唯有一件消息让刘封颇为遗憾,就是马超在武威病逝,由马岱担任西凉刺史,自此五虎将全部死去,老一辈的大将只剩魏延硕果仅存了。%∷八%∷八%∷读%∷书,.≮.※o
出海说起来简单,但人事调动,战船调度,粮草辎重准备需要花费至少一月时间,刘封在建邺停留不到半月时间,便马不停蹄赶往东治。
随行的有先前跟随陆逊到过夷洲的沈莹,他在夷洲近三年之久,对夷洲的山夷百姓生活颇为了解,知道其和百越同根同源,有很大一部分夷洲部落都是百越人渡海迁徙而去。
回到建邺之后,听说国破君亡,沈莹心灰意懒,本想隐居田园,写一部《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百姓生活及夷洲的气候等,记述这孤悬海外的海岛,让中原不要遗忘这一块已经被征服的疆土。
等他看到刘封拿出来的那一份“世界地图”之后,才知道世界之大,远超他的想象,别的不论,就是夷洲东北方向标注的琉球岛他却是知道实实在在存在的。
夷洲的山夷百姓部落之间虽互有攻伐,但各首领时常聚会商议大事,划分地盘,尽量避免族人交锋,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但除此之外,山夷百姓还饱受海盗侵袭之苦,这些海盗便是来自东北方向的诸多孤岛之上,夷洲百姓称之为恶人岛,刘封的地图上却标注“琉球岛”,连夷洲人都未提起过这个名字,不知道他是从何而知。
当沈莹看到这张地图之后,重新被激起斗志,按照刘封所说,如果今后大汉海军要踏上东方沿海那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插上大汉的旗帜,顿觉得豪情万丈。
刘封并未有任何言语的劝说,只是一张地图,便让沈莹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再次随军出海,即便海上受尽苦楚,他也心甘情愿。
与沈莹一样同时被震惊的还有聂友等人,聂友有过征讨珠崖郡的经验,海战也算经验丰富,请命出征,刘封允其通行。
聂友又推荐王征随同出海,刘封原本打算带上阎宇和文鸯,但这两人一个大喜之日,一个回去西凉服孝,正好手上缺人,便一并同意。
另外魏延收服周鲂父子也让刘封惊喜不已,周处可是晋朝的大将,虽然前期有些鲁莽,但后期有勇有谋,忠烈果毅,只可惜太过刚直,得罪梁孝王司马肜,死于小人之手,这样的大将当然要悉心培养,刘封直接将周处调到东治去听令。
另外听了沈莹讲述夷洲情形,既然他们有一大半人都是山越后裔,带着山越军行事会更方便些,刘封传令毛甘之子毛贤、东瓯越人头领苑御领五千山越军也到东治会合。
除此之外,还有交州义士五千人,骑兵精锐两千,连弩手三千,加上蒋休兄弟的水军两万,再有杂役后勤等等,合计四万余人马,以这些精锐的战力,足以征服夷洲了。
从建邺出城便是水路,经秦淮河到浙水,再通过旱路,晓行夜宿,行程倒比想象中的轻松了一些,江东水路的通畅程度比刘封想象的还要好。
不一日来到东治,这里是一片极大的海港,东面海面之上有诸多岛屿,虽然这种地方在后世是极为便利的港口,但在航海技术还不发达的汉代,这里依然地广人稀,百越杂处,甚至可称为不毛之地。
面对这一片空旷原始的海湾,刘封感慨连连,在技术落后的古代,台风和海啸对沿海百姓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更不要说出海的那些小小的木筏了,一个大浪便化为齑粉,在大海之中,水性再高也只有喂鱼的份了。
蒋壹兄弟率领海军已经在两日前到达,一听说要出海征战的消息,兄弟二人及属下都兴奋莫名,等了近十年,终于轮到他们要上场了。
海湾之中,二十艘三层高的战舰随波涛不断起伏,钢铁甲板碰撞着铁链发出铿锵之声,如同大型的交响乐一般,令人心旌荡漾。
港口外面一艘五层高的“航母”宛若一座城池横亘与水面之上,青铜铸造的龙头昂首向天,明黄色的汉字大旗在海风吹拂下猎猎作响,威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