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处宅子在距离县城四五里的郑家村边上,驾着马车不到一刻钟就到了。
吴长富向荷衣介绍到:“这片水田可都是上等的良田,旱地也都是上好的坡地,这果园更都是成年的果树,接手了明年就能收果子吃的!”
荷衣向赵大叔说了两句话,赵大叔便朝地里走去看。
又转头跟吴长富说话:“这出庄子这么好,主人家怎么舍得转出来?”
吴长富笑道:“这庄子的主人原是个生意人,花钱给儿子捐官,便想转了庄子出去换点钱。”
又带着荷衣到宅子里看:“这宅子是前年新盖的,两进两出的宅子,平常有庄头负责打理,夏天用来避暑再好不过。”
荷衣仔细地转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又跟一直陪在后边的庄头聊了几句:“大伯,你这庄子今年收成可好?”
那庄头也是郑家村里的人,为人老实本分,唯唯诺诺地回答:“今天雨水丰沛,也无甚灾害,收成甚好。”
“你们今年都种了些什么庄稼啊?”荷衣又问到。
那庄头也老老实实地回答了。
又闲聊了几句,赵大叔便回来了。伏在荷衣耳边说到:“水田确是是上等良田,还近着河。旱地也是上好的坡地。”
荷衣了解地点点头,吴长富见状便知道她很满意。便说:“那剩下的咱们回城里谈?”
一行人又回到城里牙行。
吴长富给她倒了杯茶,说到:“姑娘既是葛掌柜推荐来的,我也给你开个实惠价。水田七两五钱银子一亩,旱地五两银子一亩,果园八两一亩,宅子一百五十两,一共是一千四百四十两。姑娘意下如何?”
荷衣看了看赵大叔,赵大叔低声道:“上好的水田在外一般能卖八两一亩。”
荷衣听了点点头表示了解了。这吴长富估计也是看着葛掌柜的面子,不敢乱开价。“没问题,麻烦吴大叔帮我换成红契。”
吴长富点头,说:“红契需要另外加税银三十两。”
荷衣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数了十四张一百两的,又数了五张十两的银票,递给他。
吴长富看了看多出来的十两,荷衣笑到:“劳烦吴大叔辛苦跑一趟,这是请您喝茶的。”
吴长富笑了笑便收下了。吴长富在衙门里有相识的人,加上荷衣出手大方,不到午时,便换回了红契。
荷衣将写着自己名字的地契小心收好,藏进自己怀里。又问吴长富要了庄子里工人的名单,便让赵大叔赶着车到了庄子上。
在庄子上吩咐了许多事情,直到酉时初,荷衣才启程回家。坐在骡车上晃晃悠悠,荷衣心中十分高兴,从今天开始她也是有房有地的人了呀!
从庄子到家不过三四里地,赶着骡车不到两刻钟便到家了。
柳氏等了一日都不见女儿回来,等得抓心挠肝时荷衣终于到家了。赵大叔将骡子牵回圈里,便回去了。
柳氏倒了杯水给荷衣,心疼地说:“今天累坏了吧?”
荷衣接过水,咕咚咕咚就喝完了,摇了摇头,刚准备跟柳氏说说今天的情况。三郎跟小五就回到了。荷衣便说:“吃完饭再说吧!”
一家五口吃完晚饭,荷衣告诉家里人:“今天买了个庄子,有八十亩水田、九十亩旱地还有三十亩的果园跟一个大宅子,就在郑家村边上。”
吴氏听她说买了这么多地,纵是往日再怎么淡定的她也被吓了一跳:“这么多的地,得花多少钱啊?”
荷衣喝了口茶,说:“一共花了一千四百四十两,红契我都换回来了。”
一千多两,林家众人都惊呆了眼,虽然都已经习惯荷衣能赚钱也能花钱,但是一下子花了一千多两还是有点吓到了。
“那庄子风景很好,也很凉快,等下次哥哥你们休沐了咱们一家一起过去玩玩,还有几十亩果园,里头的柿子我看也快熟了呢!”
小五听说还有柿子,高兴地赞同:“我也要去,我要去摘柿子!”
柳氏宠溺地搂过小五,说到:“好,那柿子都是你一个人的!”逗得小五乐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