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元末新世界>第二百八十二章 风起青萍末

于志龙暗暗皱眉。寻思一会儿道:“天色已黑,估计元军不会连夜行军,若是要来也是明日。”

“穆将军、曲将军、钱将军!”

三人闻声而起:“属下在!”

“立即收拢各部,整顿城防,今夜宵禁,告诉军士,有敌来犯。”于志龙吩咐,一般的军事行动,除了确需保密的外,于志龙要求必须通告全军将士,做到大小将佐、军士知道所对之敌,各自的任务等。这么做既是对部下的信任,也是令各部将士明白一旦上司战亡或不能继续指挥时,接任者能够按照既定指导继续指挥。

“苟千户,速速再遣斥候四下打探,看看周围是否还有来敌,有敌多少,位置若何?城西处要多派人手。”苟富贵大应一声,拜辞而去。

于志龙看向谭晔,道:“今日收拢教众之精锐,虽然多青壮,然无操训,两军阵前不能大用。若是一一散入靖安军各部,还为时尚早。吾意索性暂编一部,由汝统帅,据城而守。”

谭晔拜倒道:“谭某愿追随将军,共襄大事。敢问将军令我据城而守,莫非是要亲自出城退敌?”

“不错。城内初定,再经不起战乱,况且吾孤军前来,再无援兵,若是困守一地,岂非是陷靖安军上下于死地?吾意已决,无论敌来势若何,野外退敌,势所然耳!”于志龙慨然道,“城若再失,必失此地民心,也大堕我靖安军军威,故令汝留守,当好好看顾!”

诸将大为惊讶,这谭晔不过新附之人,于志龙竟新任如斯!

谭晔低头拜服,稍稍心内计量后道:“属下多谢将军信重,必尽心竭虑,守护城池周全!只是敌情不明,某看我军军力不过三千,万一来敌势大,野外杀敌恐有难处,二来此城小,守御时用不了许多人,三来教众青壮者多有暗地里简单操训者,以备将来图事,今聚约有千人,虽不如大军精锐,尚也可随将军出城一战。某自投军尚未立功,今日只愿随将军一起杀敌!”

弥勒教并非简单的结伙起事,为了一举奏功,暇时也曾暗地里避开官府、里正,在野外简单操训。阳朔、谭晔都是图长远的人,自然常做此事。

“如此也好!”于志龙简单思索好,允了。

冲锋陷阵自然用不上这些人,不过若是壮声势,打个顺风仗,还是可以的。如今敌情不明,再无外援,孤守一城,实非上策。

“大军行动皆有章法制度,今封谭晔为千户,通领这八百人随我出战,暂列众军阵内。令钱正部分出五十老卒,担任这千人新卒的百户和牌子头,至于城内防守汝可选一坚毅有谋之人为副将,吾再分派劳景为守城主将,留二百精锐和二百新卒坚守。”

单留新卒守城,自然不行,遇到复杂敌情时难免混乱一团,无法形成合力。故于志龙特地自钱正部分出一部军士作为各级指挥,再令劳景领一部精锐镇守。只要自己野战能胜,城池自然不失。

另外,这些教众心思难定,加入老卒为队首,除了稳定军心,也可渐渐掌握部众,减少弥勒教、甚至谭晔对他们的影响,能较快的融入靖安军的整体。只是这个心思不好对谭晔等人明言。

初时令谭晔为守将,也是信者不疑。于志龙当众吩咐,乃故意收取谭晔等部人心之意。

于志龙起身在堂内来回踱步,再对劳景吩咐道:“选个路熟可靠的本地人,再派亲卫至莒县打探。赵石将军至今无音讯,某委实难安!”

劳景领命,唤来一亲卫百户,如此如此。

见于志龙分派完毕,穆春上前请道:“此次攻城,我军得弓矢若干,另外还有火铳百余,何不分发我军,以利杀敌?”

沂水毕竟是下县,城内汉军和军械库里本就存有些弓矢和火铳,先后历经战乱,损失、遗弃者不少,最后尚有制式劲弓二百余,火铳百余杆。

“弓矢俱配发军中,至于火铳则留在城内防守只用。”于志龙想了想道,“城中尚有几门火炮,俱留在城头。”

火铳乃前宋就开始制造,军中曾有装备,各式火器均有。

元军的火铳多是青铜管式,内填火药、弹子,两军阵前以火捻引燃,在于志龙看来这就是早期的前装火绳枪,只是因现在制作工艺完全手工,不成精制系列标准,火药威力小,伤害距离太短,最多百步,不堪用。

当今的火铳、火炮说是杀敌,莫不如说是烧敌,弹子的威力还是乏善可陈。后世欧洲的火器犀利,主要原因是制造工艺开始标准化,机械化,黑色火药先后被改良为效能更大的黄火药。集火射击的威力渐渐远超冷兵器,所以才在短短百年中迅速取代了冷兵器。

由冷兵器转为新式兵器,没有数十年,上百年的工艺积淀和思想进步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于志龙既不是圣人,也不是百科全书,能够做到全知全能。他仅仅是知道一些后世常识,让他开挂金手指,完全不现实。

“今夜城内、军内加强巡视,各部将佐应将吾靖安军的军规、施政纲略明确告知那些新卒,彻底安定新卒军心,提振时期。”于志龙接着道。

自临朐带来的老卒,于志龙并不太担心,但是沂水新加入的哪些教众,汉军俘虏等,因为不清楚靖安军的军规、民政,难免会有些别的想法,特别是到了两军厮杀关键时期,万一泄气,就悔之晚矣。

钱正、穆春、曲波、于世昌、苟富贵等凛然领命。

“明日卯时初起床,卯时正用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二章 风起青萍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