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元末新世界>第二百八十一章 现敌踪

孟昌暂为地方廉访使,职司各级民政督查,事务极为繁杂。不过现在于志龙只有临朐、沂水两城,军队监察自有赵石、明雄的纠察队所专职,其余治政的文官胥吏数量目前尚极少,故孟昌现在的事务并不太多。于志龙吩咐他参照历代监察、御史制度,暂时先立个可用的章程,以便后期全面颁行。

同时对两地的现有胥吏等加以督促,考核,能者上,庸者下,贪者典刑入狱。

孔英暂担任沂水主簿,地位仅在谢林之下。目前大军入城,各项民生事务极多,特别是查明地方民户遭受兵灾的程度,统计应该抚恤的户数和抚恤数额费时极多,城内还好查明,城外各处村落、散户不少,一一清查下来,至少需要十几人,三五日的功夫。所以孔英简单与二人叙话后,就此辞别,领着几个差役,分别乘几辆驽马出城而去。

伴行的还有靖安军的几十个骑军军士,这是于志龙担心城外不靖,特地吩咐苟富贵挑选了几队骑卒,为其下乡护卫。

天色近暮,有人回报于志龙,在城外三十余里处,发现了阳朔等的踪迹,曲波与谭晔率兵立即扑过去,部分教众溃散,大部无心抵抗,一一作了俘虏。问及阳朔何在,众教众手指场中一堆正在高燃的柴薪。

“阳朔自焚了?”于志龙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曲波俯身回道:“属下去的晚了,据俘虏说阳朔被石泽波等偷袭,当场负重伤,后被手下死命救出,护送出城外,行至三十里处终于不支,伤重而殁。”

“属下将其包围时,见数百教众团聚场地,听其咏唱,似乎是祷告天地,语音哀婉。至于那阳朔早已被架上柴薪,火头刚刚燃起。吾等当时不知,只是尽量围捕,待后来查问方知是阳朔尸首。届时那尸首已经不能识别模样了!”曲波有些为难道。

于志龙再看向谭晔,谭晔禀道:“小的仔细探查过,虽然面目不识,但是身材颇像,应不似弄假。”

于志龙在室内来回踱步,对于这些教首之流,因为其对地方的蛊惑影响力相当深,若纵其归去,后患实多。如今尸首既已基本确认,于志龙也就放下心。

曲波见于志龙沉默不语,小心道:“属下现已将这尸首带回,将军可否一观?”

于志龙摇摇头,人已烧成残躯,看了亦是无用。遂问谭晔:“不知汝等去时,他们所唱何歌?”

谭晔俯身道:“乃我教一般安葬故去教众时的挽歌。小人也不知是何人所作,只是代代口口相传而已。”

“哦,愿闻其详。”

谭晔微微咳嗽一声,低声唱道:“交交黄鸟,止于桑楚。彼苍者天,歼我良人。付与烈火,焚我残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譬如朝露,去日无多。”

于志龙听后默然无语良久,这首歌与他昨晚林中听到的歌义、曲调极其相似,或许是同一人所做。

“天下苍生,苦者多矣!”于志龙叹道。阳朔的死,于志龙刻意漠视,不过千百年华夏底层民众的困苦、迷茫、无奈与抗争令于志龙嗟叹不已。

见于志龙眉头微皱,众人知道他有所伤感。谭晔与他虽然只见了几面,已知于志龙有怜悯世人寒苦百姓之心,劝道:“此歌悲怜世人,当初还是阳师传唱授我。今日其身葬,为人弟子当以歌送之。”

于志龙惋惜道:“可惜某未曾亲见。若能携手,恢复河山,岂不是好?”

谭晔道:“阳师当初本是愤世嫉俗的清苦之人,为昌大本教出力极多。可惜后来听不得规谏,一意孤行,变得热衷权势,喜爱金银,这也是其咎由自取。小的听闻俘虏和教众言,入城后仅他一人就掠了几家大户的貌美妻女五六人,各色细软堆满了整整一间厢房,手下亲近者俱有财货女子分授。受袭外逃时,阳师还舍不得这些财货,要亲信教众为其携带了不少。逃命途中众人嫌累赘,还是多弃于野。此等胸襟怎能为民开盛世?”

曲波、劳景等听了,纷纷笑骂。

阳朔能笼络各色下民,肯定有相当的口才,于志龙目前急缺此类人,故先前有招揽之意。现在看来阳朔眼界不高,见识有限,事败身亡,有他取死之道,于志龙仅仅是稍稍惋惜。

听了诸将笑骂,于志龙才心怀舒张,道:“自古由俭入奢易。反行之却似逆水行舟,稍稍放纵,即漂流万里,不知所踪。阳朔也是太过贪心了!吾等当以其为镜,力行鉴之!”话音转为严厉。

曲波等凛然称是。

于志龙见诸将有的唯唯诺诺,脸上似不在意,不由暗叹。自古挑他人毛病易,省自己短处难,不说这些下属此时还无今后可能居高位者应时刻自省的意识,就是自己又何尝不是心同此理?

遂再自嘲道:“乌鸦落在煤堆上,只见别人黑。倘若于某今后有疵,汝等亦要为某多加提醒!”

曲波、谭晔等诺诺拜服。谭晔见于志龙颇能自省,心下又叹又悚,暗道我教上下人多矣,然能有此胸怀着稀矣,难怪本教每每始兴之茂,却败之如白驹过隙!

他再转念,当初刘福通等以教起事,如今有了莫大声势,可惜隐隐听闻几个大头领间亦有了间隙,若非如此,这沂水起事怎会如此仓促,其他府县根本没有呼应。这实非本教之福。

城内外弥勒教众原有近万,被石泽波等大肆杀戮,驱散,死者不下数千余,余众多溃散。当日谭晔遣手下随靖安军四下招揽,安抚,尚得六七千人,于志龙令谢林和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一章 现敌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