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半个多月,村里插秧这个活计算是弄完了,忙碌的人们可以停下来稍事歇息了。
这日晚上,陈妈妈掌灶做晚饭,小溪烧锅。先烧了点热水,陈妈妈上楼取了两指宽肥多瘦少的一小溜腊肉,用热水清洗干净后,切成2厘米左右大小的小方片,拿了一个大碗准备捞碗酸菜,炒了煮面条。
抽了双干净筷子,拿着大海碗,掀开装酸菜的陶缸上的木盖子,把筷子伸进去趟了趟,自言自语道:“哎呀,酸菜没得了,好久(啥时候)去扯点菜回来做酸菜。”
说完后想了想,“明天也没得啥子忙的,小溪,我们明天就去扯,弄回来了好早点弄酸菜,我们农村人呐,缺不得这个。”
说完陈妈妈手脚麻利地捞了一大海碗的酸菜出来后,又把盖子盖好在缸上。
把锅里的热水舀完,待烧热了,倒入少许菜籽油(在小溪他们这儿,只吃两种油,一种自家的菜籽油,另一种是买的猪板油熬成的猪油),放入自家做的辣椒酱、姜蒜一起炒香,在放入切好的腊肉,开始煸油,待腊肉的油差不多煸干后,倒入酸菜翻炒,放入盐、花椒面、鸡精和味精,就着酸菜里的酸水炖煮三分钟左右就捞起。
留少许酸菜在锅里,加入适当的水,盖上锅盖。
陈妈妈把炒好的酸菜在碗柜里放好,一般来说,炒酸菜搭配稀饭,简直是绝配,煮面条也超级好吃。
待锅里的水开了,陈妈妈从碗柜里拿出一把二刀面(面条分细面、二刀面和宽面),按每个人的需求下了面条,放入油盐酱醋,翻煮了会儿,让小溪去喊在外面玩耍的陈玉彬:
“小溪,叫你弟弟回来吃饭了。”
听到女儿的答应声后,从碗柜里拿出碗来盛面条,舀好后就端上桌。把锅洗好,乘着锅底的火炭,好烧锅热水,等会儿洗漱。等一家子坐上桌后,就开始吃晚饭了。
陈家,在陈爸爸刚结了婚就分家了,分完家后,幺爸寄的钱回家给爷爷,让爷爷在老房子旁边给他起的新屋子,老房子是分给陈爸爸的。
因为幺爸现在还是光棍,且不在家,爷爷和婆婆就住在旁边幺爸屋头,老房子现在就住着陈妈妈母子三人。
因为就挨着住,农忙的时候就一起干活,吃饭,忙完了之后就分开吃,啥时候做好吃的了,端一碗或凑一块儿吃。
第二天,陈妈妈都喂完猪,收拾好家里了,小溪才和弟弟起床。
陈妈妈端了两碗稀饭放在桌子上,对两个儿女催道:“快点儿,两个小懒鬼,洗漱好了就来吃饭,吃完了我们去山上扯嫩油菜回来做酸菜。”
收拾好锅碗后,陈妈妈背了个大背篼,锁好门,拉着两姐弟就出门了。
出了门,陈妈妈给两姐弟一人一个煮鸡蛋,以前都是给他们生鸡蛋让他们直接喝的,陈妈妈认为这样才有营养,但小溪想到生鸡蛋里面全是细菌,就是不喝,如此几次后,陈妈妈才给他们煮熟的。
等俩人慢腾腾地剥完鸡蛋并吃完后,目的地也差不多到了。
小溪家的地基本都在后面山上,只有一块1亩的水田在山下河边,还有一块5分的沙地在离家3、4分钟路程的地方。
上山后,陈妈妈沿着地边看了看玉米的长势,发现有一拃长了,就连补种的玉米都长的不错。
这个时候做酸菜的最好的就是嫩油菜苗,收油菜的时候,农民就算再小心都会漏不少油菜籽的,待一场雨后,你就会发现整个地里一片绿油油的,当然,人们是不会浪费的。
在小溪们村里,种有两种油菜——黑油菜和黄油菜,黑油菜籽出油高,黄油菜籽榨的油好吃,而且,因着黑油菜的株苗长势高大必须留出行间距,所以黑油菜是先育苗,然后再挖坑栽的,这样除杂草也方便;而黄油菜的株杆细小,采用撒种或挖坑,但坑里会撒十多颗种子,待油菜长成,整个地里都没下脚的地方了,更别说除草,收拾起来很费劲。
黄油菜籽的粒儿小,出油低,虽然好吃,但陈家加上自留地一共10亩地,种了1亩地的黄油菜,6亩地的黑油菜。
陈妈妈巡视了一遍后,就叫过来小溪和陈玉彬赶紧扯菜,并嘱咐道:“我们时间还早,你们只选这个嫩的叶子摘,不要把那些渣渣草草的弄进去,免得回去再择一道(一次的意思),你们小心点哈不要踩到玉米咯。”
嘱咐完之后,陈妈妈就不管他俩了,一个人闷头干活。
因为小溪他们摘的是黄油菜苗,叶小,杆儿细,苗嫩,所有摘了大半个上午,才摘了按按紧紧(就是压实了的意思)的一大背篼。
陈妈妈看天不早了,就对不远处还玩的开心的两小只招手,“孩子们,回家咯,该煮饭了。”
回到家后,陈妈妈放下背篼就进灶房煮饭了。
吃完饭后,陈妈妈打发两小只去午睡了,然后自己却忙个不停。
收拾好锅碗后,找出个大簸箕(圆形的,用竹子编制,类似于筛子,筛子有孔,编织的比较薄,直径1米,筛东西用的。簸箕直径1.5米,没有孔,编织的比较厚,用来晾晒粉末和小颗粒豆类的,因为够大,还是围起来的,也可以用来切东西),放个干净木板在里面,又从厨房里拿出把菜刀,开始拾掇上午摘的嫩油菜叶子。
左手把着一把菜叶子,右手把着一把菜刀,开始切菜叶子,切成半厘米长的小节。
差不多十分钟后,一大背篼的菜叶子都切完了,陈妈妈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