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穿越重生>三国演业>第348章 我的世界猜想

建安十四年,杨锡决定再写一本书。

这本书不是教科书。

考虑到悉尼回去之后传信回来,将政体改成了民主共和制,还是不能激活科技树的状况,杨锡觉得应该还有一部分,那便是认知。

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宇宙的认知和人本身的认知。

杨锡决定把后世对于这三者的认知,编写成一个自己的猜想,给这个世界的人留下一条不确定线索,让他们自己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对的,然后才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认知。

“书名就叫《我的世界猜想》吧。”

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界猜想。

在这部分中,杨锡开篇写道:我猜,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到底是不是天圆地方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以下我所说的所有种种,便不可能存在。

接下来,杨锡开始例证。

在例证中,穿插图文。

比如海上,两艘船离得远,你就只能看到他的顶部,把这种状态延长,竟然能构成一个圆,各种实例证明,我们所站立的这个世界,是圆形的。

这一部分,杨锡用了两万字。

就为了告诉你们,我猜呀,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球体。

这太吓人了!

可不能直接说,会被唾沫淹死!

第二部分,宇宙猜想。

我猜,我们看到的星星、月亮,应该就象我们脚下的球体一样,他们是同类吧?

这一篇,杨锡用了一万字。

最后第三部分,杨锡猜想了人类的由来。

为什么人类与猿猴如此象呢?杨锡在书中自问。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猜想来解开自己的答案。

这一部分,总共两万字。

一本五万字的书,杨锡花了近两个月才写完。

写完之后,杨锡自己为自己作序,并在序言中言明,这书中一切,皆为自己的猜想,若有不同意我之猜想者,可找事实来进行论证反驳。

建安十四年十一月,《我的世界猜想》书籍发行,第一期十万册,只用了半个月便销售一空。

于是辰河区各地印刷厂争相购买书籍印刷版权编号,三十余处印刷厂同时加印,第二批三十万册,在年底如石沉大海。

据各大报纸评论员文章分析,这本书销量好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作者为杨锡。杨锡要写本书,几乎每家每户必买。

第二点,这书太有意思了,脑洞开得太大。虽然荒谬,但是有趣,可以作为业余读物,并且逻辑严谨,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虽然这种道理近乎不可能,但这也只是杨锡的猜想不是!

共四十万册发行出去之后,这事还没有完。

因益州、交州、曹操掌控区还有一千多万人口,此时也有极小部分开始开化,这书传入之后,也引起一股不小的购买收藏潮流。

于是年底,此书再次刊印五十万册。

此书的大卖,一时间引起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效仿,课外读物的春天来了。

辰河区的许多知识分子,没想到还能出这种脑洞读物来进行赚钱。

有人算了一下,杨锡这本书,九十万册下去,每册售价三百多钱,三册为一两银子,便是三十万两银子的毛收入。

除去成本,净赚十万两银子最少有吧。

这个市场就大了,关键现在辰河区之人,不缺钱啊。

于是各种脑洞文,小说,开始涌现。

西陵县,如今新江夏郡的郡治,有一人名为杜祖安,便是当初西陵被刘备占领时,写文抨击刘备者。

此人竟然开时代先河,写了一部特别的长篇小说,据说得到了杨锡的亲自指导。

杜祖安的小说名为《荆轲行侠传》,十余万字,杨锡在报纸上极力推荐,言此书开创武侠小说之先河。

从此,这类小说,便被称为武侠小说,杜祖安作为开山鼻祖,得到《辰河十日报》聘用,在报纸上连载其第二部武侠小说《侠客传奇》。

《荆轲行侠传》一年销量达二十万册,而《侠客传奇》则让《辰河十日报》发行量再创新高。

西陵杜祖安,成为小说界泰斗人物,这是十年后之事,近一两年,出来与其竞争的,也不在少数。

一时间,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百无一用、百那个啥-------。

再说建安十四年年底,杨锡的这本书出来之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部分都作为一个有趣的读物来看待。

但有几个人却不是这么认为。

作为这个时代的顶尖人物,他们从头到尾,从里到外的分析过杨锡此人。

他们得出的一致结论便是,杨锡此人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他不会有这么多时间浪费在玩脑洞此等事情之上。

--

贾诩从来不认为杨锡简单,也从来不放过杨锡的任何蛛丝马迹。

此刻,得到杨锡新出书籍的贾诩,将其内容仔细研读了至少十五遍,基本上都背下来了。

贾诩找出了《地理》这本书,然后灵光一动,开始裁剪。

十几页世界地图被贾诩裁剪下来之后,贾诩将其像拼图一样拼接好,再看看地图末端。

端起地图,贾诩的手有些发抖,在微微颤抖中,其将地图慢慢卷起,反转过来。

当贾诩看到地图两段连接,奇迹般的合成一处时,贾诩开始大抖起来,无数念头闪过脑海。

贾诩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他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则意味着相信杨锡,因自己对杨锡


状态提示:第348章 我的世界猜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