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穿越重生>南园梦华>第八十二章 寄 予 厚 望

破先例体恤陈家

寄希望致书韩府

范祖亮在抚州任司法参军,因为涉及一桩找抢劫案,带人来信州查访,顺道拜访闲居于此的传奇英雄。

听辛弃疾年轻时的英雄事迹,不由肃然起敬:家父健在时,对幼安叔赞不绝口。说着,端正坐稳,模仿范成大的口吻:辛幼安乃人中龙凤,万人军中取将领首级如探囊取物,妙怀,当今天下,无人能及。

辛弃疾笑了,多谢谬奖。令尊的人品和才学也是首屈一指,稼轩未能亲听教诲,实乃憾事。以后,到浙东定去祭奠。

此行,范祖亮还带来了陈亮家的信息。陈亮离世后,留下四女二子,长女二女均已出嫁生子,长子陈用明十八岁,次子陈用宁十六岁,还有两个女孩未成年。陈用明已取得举才资格,家岳到扬州以后,知道陈家家境窘迫,特意让我去永康,看望师母一家。

这么说,你是同甫的学生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那时,家父还健在,我在骛州当差,仰慕老师的志向和才学,在吕约的陪同下,拜他为师。

起初,陈亮还有些不大愿意:我乃一介布衣,你是朝廷八品官员,为啥要拜我为师。

范祖亮诚恳地说:我在衙门当差,是沾了父亲的光,凭老师的才学定能得中高榜,成为朝廷栋梁。拜你为师,主要是觉得事功学是门好学问,既研习经典,又关注时势,立足于救国安民,比那些空谈的学问强多了。

陈亮笑了,凭你这一番独到的见解,你这个学生我收了。

家岳让我对师母报告他的打算:由于家庭情况特殊,让老大提前结束守孝,到扬州漕司当差,边干事边读书,挣钱补贴家用。

对此师母十分感激,收拾行装,让用明与我同行。

用明到扬州以后,家岳将他安排在转运司作添差,而后又到姜堰盐场作监盐官。这样就拿两份俸禄。

正则兄这件事办得好,解决了陈家的实际问题。听到这里,辛弃疾拍手称好。

好事还有呢。

哦,祖亮你继续说。

三月前,家岳向朝廷上书,希望皇上看在老师忠心为国的份子上,体恤孤儿寡母,格外开恩,给予陈同甫之子以恩荫之待遇。

这个办法好,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件事难度很大,毕竟没有先例。哪知,却办得很顺利。听说,这个奏章皇上批给政事堂商议,左相经煜堂同意:

陈判官才学深得两代先皇赞许,可惜英年早逝,孩子弱小,可以援引恩荫之例。

参知政事吴伯刚则反对:陈同甫还未到任即以离世,朝廷已有抚恤,即便活着,也未到恩荫子侄之品级。

几人观点不一,请太尉韩侂胄拍板,韩略作考虑之后说:

陈同甫此人见过两次,没有任何私交。当时朝廷给他的职差是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正七品,此人尽管有时言语刻薄,但一向思国忧民,算是一名正直之臣,可惜呀,还未上任,即暴病身亡。吴参政说得对,按例,其子还未到享有恩荫之例。不过叶漕司已经提出来了,况且陈家确实贫困,地方大臣都想到了,朝廷为啥不能广施恩泽、惠及子民,以显示皇恩浩荡呢,虽然没有先例,毕竟能状元及第的三年才能出一个,人才难得,可惜天不假年。

同知枢密院事张岩立即表态:

太尉之言极是,此举对陈家是雪中送炭,天下臣民定然称赞吾皇有爱民之心,安民有道。

于是,决定:陈用明任浙东总领所司马参军,从九品,陈用宁送国子监读书,并在扬州漕司任添差。

好呀,一下子解决两个,真是皇恩浩荡呀。

范祖亮等几名陈亮弟子商议,搜集老师生前留下的诗文,汇编成册,印制陈同甫文集。

此行还带来了陈用明的书信,还请将老师的诗词抄录下来。

看罢陈用明的信札,辛弃疾老泪纵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年的小娃娃如今长大成人,当门立户了,同甫老弟地下有知,当瞑目矣。同甫的书信和诗词我这里有一些,我让家僮誉写一份给你。

又让管家拿来一千贯交子,交给范祖亮:

贤侄呀,编辑文集是个辛苦事,有劳你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转交给你师娘。我再写封信给你带给她。

对于韩侂胄,辛弃疾有几面之缘,无什么特殊的交往,但从这件事上产生了好感。

送走范祖亮,辛弃疾陷入了沉思。他不是一个墨守成规之人,待人做事从不设框框套套。出身不重要,实绩论英雄。

对于宗亲和外戚,他没什么成见,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干些什么事。还有什么有出身和没出身的,他也不放在眼里。

年轻时,他曾参加过金国的科举,投奔大宋后,朝野上下,都盯着春闱大考。为此,他毫不介意,功名算什么,只要花上二三百吊钱,买上几本书,看上几天,不就行了。

如今,这韩太尉已稳居百官之首,重大政务皆出自于他。能否国富民强,就看他了。听其言观其行,或许有希望。

想到这里,他决定给韩大人写个札子,叫来婢女田田,让她磨墨,铺开薛涛笺,提笔写道:

宝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韩公:

当今大宋物阜民丰,河清海晏,万千民众享太平之福,然猛虎在侧,难以长期高枕无忧。宋金两国虽议和数年,也不得不作防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和平之时,当不忘战争之祸。我朝边境之地


状态提示:第八十二章 寄 予 厚 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