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穿越重生>南园梦华>第七十三章 为 师 获 罪

第七十三章为师获罪

蔡纪同为师获罪

处逆境不忘读书

朱熹忽然想起一事,对他说:纪同,你走了,可《参同契》中还有疑难之处,没有整理好,怎么办?

蔡对朱说:老师,你说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答。

朱先后说了四个,蔡随口解答,在旁的许多人都露出钦佩之意。

朱熹征得押差的同意,带蔡纪同来到寒泉精舍,两人共同参订《参同契》,从傍晚时分,直至次日天明。

雪仍然在下,北风呼呼地刮。朱熹知道,君命不可违,他无法再留。遂端起一盏壮行酒给蔡纪同,看着众多的亲友和学生,由衷地说:“作朋友相亲相爱,遇磨难坚强不屈,这两点都表现在蔡纪同身上,世间难得,史上未闻。”

师生二人一饮而尽,就此作别。

道州位于湖南最南端,与两广接壤,此去有三千里之遥。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柱杖步行,无异于上刀山,下火海。

编管不同于安置,形同罪人,一路上有官差押送。好在苍天有眼,遥遥三千里,在儿子和弟子的帮助下,硬是让蔡纪同走过来了。由于体力消耗过大,到达道州后,蔡纪同身体一直很虚弱。

对于一个酷,他最大的痛苦不是疾病和灾难,而有没有地方放下一张书桌,有没有时间让他阅读思考。蔡纪同就是这样,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道州气候恶劣,自身疾病缠身,都无所谓,想到易经、春秋、左传的注解还没有完成,洪范之数,久失其传,唯他独有心得,但没来得及撰写出来,心急如焚,忙让儿子蔡沉代写家书。

在家书中,他叮嘱子孙:只有每一步按照仁义礼智信去做,才可以子子孙孙传下去。行走坐卧都要合乎理法,务必做到慎独:独自行走,要对得起相随自己的影子,独自卧眠,要对得起温暖自己的棉被。不能因我是获罪之人,而松懈放纵自己。他还给三个儿子分配任务:老大蔡渊着重研究易经,老二蔡沆解读洪范之数,幼子蔡沉把春秋左传注释好。

到了道州没几天,远近的读书人闻听蔡纪同的名声,纷纷来向他请教,有的还拜他为师。有人好心的劝他:获罪之人,当闭门谢客,以免惹出事非。

蔡纪同毫无惧色,凛然而言:

知识无罪。人家诚心诚意来求学,怎么忍心拒之门外,如果有祸患,恐怕闭门塞窗也避免不了。

道州司户参军王增有才学,颇为自负,常耻笑别人无知。一日,遇见蔡沉,故意刁难,哪知蔡沉学识渊博,怎么也问难不倒,于是相见恨晚,第二天定要拜蔡纪同为师。

还有一个叫李长庚的进士,慕名拜访他,一经交谈,相见如故,深深被他的胸怀和学识所吸引,视为知已。见公子蔡沉相貌清秀,fēng_liú儒雅,便要与蔡纪同结为儿女亲家,将女儿嫁给蔡沉。蔡沉已娶妻生子,婉言谢绝。

原来,这李家女儿生得端庄清秀,自幼随父读书,颇会吟诗填词,发誓要找一个才学相当的青年才俊。然而,道州地位偏僻,合适的青年才子少之又少。光风霁月,岁月蹉跎,转瞬之间,已经二十三岁,成了大龄剩女。

那李进士回家一说,女儿芳心萌动。第二天,李进士带着妻子一起来蔡氏父子居住之地,见蔡沉面如冠玉,满腹锦绣,情愿女儿做小,也要与蔡家结亲。

蔡纪同被李进士的真诚所打动,劝儿子娶李氏之女。蔡沉见李氏夫妇如此诚心,只得点头答应。随后,送二老回家,二人相见,各自满意。

桃红柳绿,百花盛开,好鸟枝头,啁啾宛转。

在租赁的茅屋之中,蔡沉和李姑娘喜结连理,芙蓉帐暖,铜雀春深,这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有情之人苦也甜。

尽管身处千里之外,又是戴罪之身,由于新娘李氏的到来,蔡氏父子和邱崇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机。

几个月后,李氏为蔡家生了一个男孩,苦难之中,蔡纪同体会到了天伦之乐,只可惜,幸福时光太过短暂,几天后,李氏难产而亡。

祸不单行。不久,蔡纪同也病倒了,几月后,溘然长逝。临终前,嘱咐儿子,棺材做得小一些,丧事一切从简,任何亲朋好友的礼金都不要收。道州知州将情况上报,朝廷准许蔡纪同魂归故里。蔡沉与邱崇扶柩返回建阳,因路途艰难,只得将八个月大的幼子蔡梃托付外祖父李公抚养。

约三个月之后,蔡纪同的灵柩葬于建阳翠岚山,朱熹老先生老泪纵横,呼天抢地。而后,三撰诔文,予以悼念。

我朝以来,只有纪同君能学贯古今,道极渊源,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夺之节,有不可穷之辩,有继往开来之功,可悲啊,从今而后,再也见不到你了。

蔡纪同读书无数,一生致力于探究事物,洞见义理,著有《大学说》、《解吕本源》、《洪范解》、《地理发微论》等十七部书籍,协助朱熹撰写著作五部。真可谓道德大家,学术巨擘。

无故遭受此祸,毕因朱熹一份奏折引起。所以,人在倒霉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再沉默,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 为 师 获 罪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