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穿越重生>南园梦华>第二百五十八章 俯 视 中 原

大漠兵再攻西夏

拒出手附蒙抗金

统一草原各大部落,建立强大的蒙古帝国,号称成吉思汗的铁木真是个心怀天下、永不服输的硬汉,他的信条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击败敌人,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们的牧马之地。男人就得冲锋陷阵、永往直前,以更广阔的土地和数以万万计的臣民,来体现自身的存在。

站在阴山之上,南望中原,成吉思汗知道:在华夏神州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有汉、契丹、女真、党项、吐蕃、白族建立的宋、辽和西辽、金、西夏、吐蕃、大理六个王国。它们长期处于相互纷争、混战的局面,唯一能统一这块土地的只有我们强大的蒙古。蒙古要想吞灭我们世代的仇敌--金国,首先,必须解决横跨在蒙古与金、宋以及吐蕃之间的最大障碍——西夏。

经过第一次试探,他确信已找到对付契丹人的方法,既然攻城难,那就采用袭扰边寨、诱敌离城、两军对战的新战术。

正当宋金在两淮流域相互撕杀、彼此对阵之际,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南下,以西夏不纳贡为借口,再次进攻西夏,五万蒙古铁骑只用一天时间,就攻破其边防要塞斡罗孩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四出攻掠,深入腹地。在得到探马的重要情报后,大军经黑水城到达了连接东、西两厢的战略要地兀刺海。

西夏守军见蒙古人来了,自知硬拼必败无疑,遂急忙退入城内死守。敌军据城不出,我方攻城乏力,唯一的方法就是设法计诱敌出城。

这一天西夏人惊异地发现,外面死一般的寂静,攻城的蒙古骑兵突然不见了。是撤军改攻他城,还是躲在城外某地等着他们,守城大将是王子李承温,心想我的任务就是守卫兀刺海,别的与我无干。于是,下令:所有的人不得出城。

诱敌不出,无奈之下,蒙古大军只好继续围城,将俘虏的西夏人又放回城内,让他们告诉其城中的军民:“如敢据城为守,破城之后必屠尽城中之人。”

这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招也没有见效,兀刺海城内守军民依然恃城顽强抵抗。四十多天过去了,城内外依然如此。城内水深火热,城外也损失不少。蒙古人出战向来就是猛打猛冲,速战速决,军粮和马料供应让他们难以使用持久战。更何况。他们还要阻击四处赶来救援的西夏军队。

集思广益。成吉思汗召集部将研究策略,人人动脑筋想办法,世上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最后,赤老温出了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计策。

第二天,大将拖雷向城内的守将喊话:要想我们早日撤军,必须答应我们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将城内的所有燕子全部捉起来交给他,三天时间,数量不得少于一千只。

李承温觉得很奇怪,他要燕子有什么用?难道要烤着吃?既然要那就给他。就让城内民众去捉燕子,第三天,守军将捉得的一千多只燕子全部交给蒙古人。

收到这批燕子后,士兵把它们的尾巴扣上棉绳,然后全部点燃,燕子们吓得纷纷逃命,有的则直接飞回了城内它们的窝内。燕子窝都是筑在房檐上的。房檐是木头做的,一点就燃。这些燕子满城乱飞,不一会全城便都烧了起来。守军忙着灭火,城里顿时大乱。蒙古军乘机攻城,将城内大肆抢劫一番。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得知,又有两支大军从东西两侧,赶来解围。率军边战边退,最终胜利返回草原。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成吉思汗从派出的探马得知,长江以南的宋乃天府之国、鱼米之乡,比西夏和金要富庶得多。而宋则刚刚为金所败,攻下金,就可以挥师渡江。金国李藻、田广明投降,向他报告:他那个文治武功、吏政清明的完颜璟死了,继位的是卫王完颜永济。这个人纯粹是个混蛋,他还等着您派人去朝拜呢。成吉思汗听完,向南方吐了口唾沫:

“我本以为,在中原大地,做皇帝的都是能人中的能人,此等平庸懦弱之人怎么能做上这个位置?还有什么值得崇敬和朝拜的!”

李藻、田广明建议:直接南下,攻打西京大同府。成吉思汗可不这么想,我若攻金,金夏是联盟,西夏出兵直接抄我后路怎么办?为了向女真报仇,成吉思汗决定,先拿下西夏,解除侧翼的危胁。

从军事攻击的角度来看,西夏的地形比金国的情况要好的多。金国境内的大型要塞太多,很难攻陷。而西夏的城防多以小规模的城寨为主,不仅条件差,而且没有长城这样的大型防御工程,蒙古军可以在西夏境内畅通无阻的进攻。

成吉思汗四年(1209年)三月,蒙古大军进攻西夏边关重镇斡罗孩(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西夏皇帝李安全一反对蒙古退让的常态,命其子李承祯为元帅、大都督府令高逸为副元帅,督兵五万阻击。野外作战,奔腾驰骋,是蒙古骑兵的强项。没过五天,这支援军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处逃散。

斡罗孩被包围得如同铁桶一般,蒙军大将木华黎遣人临城招降,守将太傅西壁讹答拒绝。木华黎集结重兵轮番猛攻,射石机、撞城器、喷火枪全上,十日后城陷,西夏军大败,高逸被俘,不屈而死。西壁讹答率兵巷战,兵败被俘。

蒙古军乘胜南进,直抵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外围要隘克夷门(今内蒙古乌海西南)。克夷门地势险峻,关外两山对峙,仅一径可通,悬绝不可登。

得知蒙古军已在开往克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八章 俯 视 中 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