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定嘴角浮起一丝微笑,“遵命,大统制。”
守序喜欢这种仪式感。
此次北上,守序带来5oo艘海船,其中2oo艘较小的船留在海南岛,另外3oo艘早在八月前已6续驶入广东,停泊在香山附近的海湾。这些船大多是空船。
海船队在香山等待合适时机,一些准备工作宜早不宜迟。
先是江船。珠江是中国除了长江之外,船最集中的地方,沿海沿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船。
守序先在香山征集15o艘珠江内河船,从15oo明军中抽出6oo人,押运3万石大米增援贺州,这批粮食是小袁营撑过明年春黄不接的救命粮,万万不能有失。守序为此从雷州府乐民守御千户所抽调守将曹君辅,负责这次的补给船队。
接着卸载4万石粮食,运进香山县城。香山县与香山守御千户所同城,有很多当年防倭留下的军事设施,仓库军营大多空置,略加修缮即可临时使用。
杜永和在李成栋死后,全部精力都花在广州城防上。明军增筑炮台,造大炮,积蓄粮食火药准备大干一场。杜永和手握南明最富庶的地区,广州军队不太缺粮食,也不缺军火。
守序这次只卖给他3万石粮食,寥做补充。3万石粮食只是进入广东的敲门砖,这两年在广东投入的资源,他就没想着做生意来收回,有些时候武力更简单。
刚收编的本地明军并不可靠,海南明军只剩,还能抽调一些随海船进入广东的联邦水手海员。这些军队和武力并不熟悉珠江地理,守序需要带路的地头蛇。
海南明军的朋友,潭江口的王兴和珠江口的陈奇策较为独立,请他们参与不合适。守序还是从香港请来老朋友,海盗汪汇之。
见面后,老汪给守序一个熊抱。
“大统制,你让我带上全部兄弟,这次又有什么大生意?”
守序笑道:“大澳主,你带来多少船?”
“大小船16o艘,2ooo多兄弟。”
“不够,还有没有办法再弄一些船?”
汪汇之:“你在香山征集了3oo多艘船,杜永和在广州钉封了1ooo多艘江船海船。广州船再多也经不起你们这么折腾,想再搞船,官府的名义就不好使了。”
“官府的名义不好使,意思还有别的办法?”
“办法是有,但恐怕得动刀子。”
“大澳主请说。”
“珠江里的势力,除去官府和我们,还有四大海盗集团。红旗海盗,白旗海盗,四姓海盗和疍民。疍民太麻烦,周家兄弟和李尝荣态度暧昧,先不去管。红旗海盗被李元胤招安,驻防在肇庆和三水。还剩下白旗海盗和四姓,这两家在李成栋进广东时扯旗造反,人多船多,差点打下你脚下的香山县和新会县,把珠江以西的几个县抢的够呛。李成栋的兵在6地击败了两家海盗,现在他们抢不了东西,势力大不如前,但剩下的人和船都不少,分散藏在附近的海湾岛屿上。”
“能不能招安这两家海盗?”
汪汇之:“只凭我的实力不够。”
“你需要什么?”
“船,枪,炮,钱。”
“这些我来提供,只要你在4o天内给我找来人船,越多越好。”
“好,我能问一下招募他们用来做什么?”
“抢劫。”
“你要抢杜永和?”汪汇之感觉很诧异,海上有传说,守序最近与广东官府生意做得不亦乐于,关系很不错。
“不,这些地盘很快就不姓杜了。汪澳主,还记得很多年前,我在南洋对你的话吗?你和曹君辅不用去辽东,在老家就能见到真鞑。”
“当然记得,前几年我在东莞和李成栋做过一场。如果不是你来信劝阻,我也会与四姓海盗一样,和他拼到底了。”说起李成栋,汪汇之有些唏嘘。
“汪大澳主,那只是开胃菜。”
“此话怎讲?”
“最新的消息,尚可喜与耿继茂的南征大军到了江西南安大庾岭下,梅关已经丢了。鞑靼东江兵加江西绿营兵,近3万人全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明军前线守将阎可义病亡,罗成耀无力坚守。汪澳主,你很快就能在广州见到数万辫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