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几天一样,胖子今天依然忙忙碌碌的,几乎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吃过早饭,略作休息,然后上山。
这段时间以来,胖子把所有能用来布置陷阱的材料都用上了,水里是木筏、留置钩、鱼笼虾篓,山上是吊脚套、锁颈套等各种陷阱。除了没有合适的目标,所以没有布置那些强力杀伤陷阱之外,胖子已经把他会的所有招数都使出来了。现在上山,就是看看陷阱有没有什么收获。
一大圈绕下来,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已经悄然过去。修复了所有自动触发和有了收获的陷阱之后,胖子把抓到的一只白鹇和打下来的两只松鼠以及其他一些杂鸟,还有路上收集的野菜野果等都扔进背篓。
可惜白鹇是被锁颈套抓住的,胖子去的时候,白鹇都已经变硬了,不然还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把它也给养起来。记得历史上就有古人驯养白鹇的记录,而当年李白为了换取一对白鹇,还特意写过一首诗来着。好像是叫《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摸摸脑袋,应该没有记错吧?胖子嘀咕着,反正记错了也没关系,这里也没其他人知道。而且除了这首诗以外,李白在池城的时候,留下的《秋浦歌十七首》里,不记得是第十几首中,也提到了白鹇。
秋浦田舍翁,
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
结罝映深竹。
那时候的白鹇应该也很多,不然怎么男的去捕鱼,妻子去“张”白鹇呢?那么现在的年代,白鹇数量更多也不奇怪。不明白为什么后世里,白鹇竟然成了珍惜动物,估计十有八九也是被捕杀过量。
回去的路上,胖子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开始打柴。到了窝棚的时候,扛在肩膀上的长矛已经一前一后的挂了两捆柴火,除了今天的日用,还能剩余一捆下来,作为柴草储备。
到了中午时分,胖子再次来到白沙湖的水岸边,拉回木筏,取下渔获。今天运气不错,有一条不小的鱤鱼上钩,可以把它的鱼皮剥下来,用作鱼皮衣的原材料。
挂上鱼饵,推回木筏。胖子开始检查留置钩,接下来是鱼笼虾篓。在岸边收拾好渔获,带回窝棚,制作午餐。
等着野菜杂鱼湖虾汤炖熟的过程中,胖子首先熟练的给松鼠剥皮,抹草木灰,然后挂树上晾起来。松鼠肉和杂鸟留做晚餐,白鹇可以储备起来,这样又能多存下两斤肉。
接下来是从窝棚里取出木刀,准备给那条鱤鱼剥皮。一开始,胖子是直接使用自己的小折刀的,可总是一不小心就把鱼皮给割破了,浪费了两三回之后,胖子开始想辙,回忆电视上那些赫哲族都是怎么做的。
想了一遍之后,他终于想明白了,怪不得电视节目中,赫哲族的手艺人制作鱼皮衣的时候,用的都是木制工具了。胖子一开始还以为是他们以前缺乏铁器,只能用木头,然后就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
现在看来,经过自己上手实践之后,才明白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一种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必然有着它存在的道理。用木刀来剥鱼皮的话,因为没有那么锋利,所以鱼皮才不会被割破吧?
在重新制作了一把木刀之后,胖子再次尝试了剥鱼皮,果然如此。虽然木刀不如他的小折刀锋利,也不是那么顺手,用起来有点费力,但是效果却如同他猜想的那样,剥下来的鱼皮却是完整的。于是胖子后来再剥鱼皮,就只用木刀了。
剥完半边鱼身的鱼皮,胖子吃过午饭后,再继续剥鱤鱼的另外半边。取下来的鱼皮都挂起来进行晾晒。这个时代上钩的大鱼还是不少的,按照这个进度,胖子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就可以存下足够制作一套衣服的鱼皮原材料了。
剩下的鱼肉先晾一会儿,晚上和白鹇一起进行熏制。另外还要看看下午一直到晚上睡觉前,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收获,到时候可以放在一起制作。
做完手头的活,胖子大约只打了十分钟的盹,又跳起来做事了。检查一下正在树荫里阴干的那些罐子的陶坯,看看干湿程度。然后背上背篓,拄着长矛再次上山。
这次上山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野菜野果之类的食物,还有采集藤条。顺便看一下,那些陷阱是不是又有了动静。现在,胖子要学习蚂蚁搬家的精神,发现的所有有用的物资,都要一点点的搬回来。当然,回来的路上肯定还要再砍伐一些柴火,顺道带回来。
两三个小时后,胖子回到宿营地,开始处理自己收集到的东西。顺手打下来的几只杂鸟扔到一边,有空再去处理。山楂之类的野果要进行切片,然后放到大石头上去晒干。一天晒不干的话,晚上还要收回去,第二天再继续。
这样到了冬天,可以食用晒干的果片,或者干脆用它们煮水喝,也算是对不能吃到新鲜蔬菜,或者说新鲜的野菜野果的一种补充。虽然时间长了肯定会有流失和破坏,但是多多少少,好歹能残留一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b、c、d、e、f、g之类的吧?
剩下的时间,胖子要开始进行他的训练。还是和以前一样,先是基础运动热身,然后连续两遍的拳法训练,再是投镖、投矛的投掷训练和长矛的突刺训练。现在又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