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日落,半个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这天一大早,胖子就爬起来,兴奋的站在窑炉的进气口前,感受着内部的温度。
和上次开窑不同,这一次窑炉里早已经彻底冷却了下来,拆开封闭进出口的砖块,胖子猫着腰,一头就钻了进去。
不出所料,这次的陶器质量更加好了,而且损耗率也进一步降低。一方面,因为胖子增加了窑炉里的燃料数量,而且选的都是那些整块的枯树干柴,特别是添加了不少的松木,不再是什么枯枝烂叶都丢进去烧。
另一方面,胖子这次的陶坯算的上是用心制作了。首先在陶土的选择上,他就专门选取那些质地较纯净而且杂质少的。挖出陶土之后,又找了块向阳的地方,把它们抖松,晒干。
接着找几块烧坏的陶器碎片,把它们砸碎,再细细的碾成粉末。这一步足足花了胖子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最后才弄成令人满意的粉末状。
经过一天的晾晒之后,胖子把陶土用石块研磨碎,基本成粉样的细小颗粒了,再放进上次烧成的带釉陶锅里,还要加上那些陶片碾成的粉末,最后加水和泥。
经过反复试验之后,他发现大致是一份水,两份陶土的样子,揉成的泥团最均匀,既不沾手又不会太稀或太干。
泥团揉好后,从陶锅里取出来,再在石头上反复摔打。其实胖子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好像叫《泥人张》。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就是制泥,反复的揉泥团和摔打泥团,还要用脚踩,用棍子敲打和捣碾。于是胖子决定也这样依样画葫芦,只是省略了脚踩的步骤。
做好之后,再阴干一两天,才开始用竹板竹刀进行陶器的制作。陶泥给力,做成的陶器自然更出色,至少壁厚就减轻了不少,和胖子在后世见过和使用过的那些陶质的罐子锅盆等差不多了。
为了方便携带,胖子还特意制作了两个小一点的带耳的罐子,这样就不用担心以后路途中口渴了,却没有烧水的器具。以前不做,是因为他觉得那些陶器质地不是太好,容易损毁。但是这次经过精心的准备之后,他有信心烧出更结实的陶器来。
给做好的陶坯上釉,釉料也有所改进,除了还是草木灰之外,他还对灰烬进行了挑选。没有烧透的、有硬块纤维的一律挑出来扔了,又研磨一遍,这才装进锅里。
然后再取一些之前晒干的,经过研磨的陶土粉末以及碎陶片碾成的碎末,与草木灰一起进行混合,最后加水。这一次水就加的比较多了,最终是稀粥米汤的样子,有些粘稠,但是又可以流动。
最后才是给陶坯上釉。体量大的陶锅坛子之类的,先把釉料倒进陶坯里晃荡,再重新倒出来。外表也多次上釉,用勺子将釉料舀起来往陶器上浇。
釉料全部上好之后,再一次阴干两天,才开始装窑,进行烧制。除了那些大块的柴火,胖子还把前一次开窑后,窑炉内留下的那些木炭也丢了进去,希望能增加炉温。
经过这些繁复的工作,今天开窑之后,胖子终于得到了这一批陶器,硬度更高,重量更轻,强度更好,外观更美。已经基本可以让他满意了。甚至在胖子看来,这些陶器的强度已经可以接近瓷器了,至少,现在他端个锅拎个罐子什么的在手上,心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总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
做成这样就可以了,胖子满意的点点头。至于彩陶、黑陶、陶塑什么的,以后有心情的时候再去尝试好了,反正他现在是以实用为主。什么时候发现器型短缺了,或者陶器不够用了,就再重新烧一回。对了,还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在陶器上画个画,刻个纹路之类。但是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把陶器搬回窝棚放好。以前烧的那些可以拿出来装水之类的,基本淘汰了,坏了也不心疼。没见胖子和泥装釉料的,都是用的以前的陶锅。这一批新烧的陶器出来,用的都顺手多了。当然,这大约更多的是胖子的心理方面在起作用。
给新陶锅装上水,在火炉上烧着,胖子走到湖边,收起留置钩,以及几个虾篓鱼笼和黄鳝笼子,查看收获。然后就在岸边收拾好,装在篮子里带回去炖汤做早饭。提到虾篓鱼笼和黄鳝笼子,这些都是胖子在这十来天里给自己新添置的竹编装备。
这块地方有竹林生长,可以方便的进行竹编制作。不过,初学者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手上被竹片割的伤横累累,n次被竹刺扎进肉里,用火来烤竹子进行弯曲定型的时候,一不小心手上就被火苗燎的一片通红,甚至会烫个泡出来。
但是成果也很喜人。在胖子咬着牙坚持的情况下,终于完成了这几项“技术攻关”。毕竟他老丈人就会竹编,胖子只不过是没有上过手而已。
通过回忆和不断的尝试,在加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胖子终于做出了几件成品。一回生二回熟,万事不过开头难。有了成功的样品,后面的制作就越来越熟练,造型越来越规整,他甚至可以有限度的在编制过程中对竹编进行控制和改变。
比如他就成功做出了黄鳝笼子,以前他曾经不止一次的见过,有人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后座上,架着一大堆的“7”字形的笼子,用它们来抓黄鳝。
“7”字形的竹编圆筒,圆筒开口处用竹条做成须须倒刺,整体看起来就是一个漏斗塞进圆筒的口部。圆筒里装上诱饵,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