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重生之文华>第412章 再买橡胶

徐畅然来到网吧,此时人不多,他找到昨天呆过的位子,坐下后立即打开期货论坛,寻找关于刘哥的最新帖子。

刘哥事件最近是期货论坛的热门话题,据说前几年他在论坛很活跃,很多人认识他,有些做期货的朋友到他家乡去,他热情接待,人缘不错。

综合论坛的相关帖子,刘哥的经历被进一步还原,以前他做建材生意,做得不错,后来接触到期货,很感兴趣,带着150万进入期货市场,正好赶上铜期货大涨,他重仓操作,浮盈全部猛进,出来时资金达到800万。

后来刘哥又做了一波棉花多头,同样的操作手法,没有经历波折,全部平仓后资金达到1500万。他觉得自己适合干期货,期货能成就自己的梦想,立下几年内资金过亿的豪言。

后来刘哥连续遭受挫折,资金大幅缩水,心态有些失衡,操作手法越来越凶悍、频繁,恨不得吃完多头又吃空头,做完空头又做多头,一点机会也不愿放过,但效果并不好,负债也越来越多,最后在今年的橡胶一役中彻底失败。

徐畅然分析刘哥的情况,觉得他理性认识的能力不足,靠感***做事,开始的成功经验控制了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这个经验最后害死了他。

看看时间已过9点,徐畅然在d盘一个文件夹里找到交易软件,这是他昨天看行情后藏在这里的,打开后看今天的橡胶行情,仍然是盘整态势,波澜不惊,徐畅然知道,这是日内短线选手的乐园,对于日内几十个点的涨跌,他不用去管它,关键是盘整结束后,市场是向上还是向下?

有一种做法,就是同时朝两个方向开仓,等市场的方向出来后,把错误的单子砍掉,让正确的单子朝前奔跑,甚至加仓。

这种做法看似稳妥,但徐畅然不喜欢这样做,他想做得随意一点,反正自己不把身家性命压在上面,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姿态不妨更潇洒一点。

最后,徐畅然决定下单两手,价位是9420元,继续做多。只要不是重仓操作,方向对错都不要紧,两手橡胶遇到连续跌停的极端状况,他也不会倾家荡产。

徐畅然甚至设置很宽的止损点,亏损300点才止损。设置这样宽的止损点,他就用不着天天往网吧跑,盘整期间一天最多一百多点涨跌,他可以不去管它。这两天心情很复杂,很澎湃,下单之后,心情果然平静很多。

接下来几天,徐畅然呆在家里写小说,争取赶在暑假期间把蔡警官系列全部完成。

徐达国的带状疱疹继续好转,谢新芳打电话回来问家里情况,徐达国没有告诉她这件事,说等她回来,自己病基本就好了。

徐畅然问徐达国是否感到疼痛,徐达国说身体内有时会突然抽一下,来势很猛,去得也快,徐畅然说这种悸痛就是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属于后遗症,如果不处理好会一直存在,很麻烦。

他到药店去给徐达国买阿昔洛韦时,又买了维生素b1和b12,都是国产药品,价格很便宜,一瓶一块二角,另一瓶一块五角,有人说这种很便宜的维生素是用化工原料做的,不如国外的维生素药品好,徐畅然对此说存疑,而且药店内也没有别的选择。

徐畅然告诉徐达国,等阿昔洛韦停止后就服用这两瓶维生素,这个是滋补神经,防止后遗症的,一定要吃,徐达国表示记住了。由于病情持续好转,他对徐畅然的安排言听计从。

在写作蔡警官系列小说过程中,徐畅然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为什么华国的侦探小说不发达,以致于现在处于一种起步阶段?

华国缺乏侦探小说的传统,徐畅然认为与历史有关,华国战乱时代太长,和平时代短暂,司法制度也不健全,法律总是作为一个隐形人的形象在背后,社会由于法制的缺失而呈现出江湖的形态,江湖就是恩仇,不像侦探小说那样追求正义和真相。

清代的公案小说,貌似专门的探案小说,徐畅然感觉看不进去,为什么呢?徐畅然感觉,它更像是社会小说、世情小说,而不是描写探案过程的小说,这与写作者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素养有关。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徐畅然能举出一个例证,高罗佩的《狄公案》。这个系列小说不同于华国人写的那些公案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异域写作风格,从一开头就能吸引人看下去,看完后每每让人拍案叫绝。

是高罗佩选材选得好吗?不是,华国社会并不缺乏精彩的侦破,但缺乏把故事讲得引入入胜的作者,因为多数作者都受限于他们的文化背景,被华国固有的习俗拖入到惯性叙事中。

只有高罗佩这样的具有西方知识背景和现代观念的人,才能从华国浩如烟海的案件中取材,写出脍炙人口的探案故事,而华国作者“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跳不出框框,写出来的故事总是散发着土包子味。

高罗佩笔下的主角狄仁杰,是一个理想形象,在华国社会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狄仁杰在一片混沌黑暗的阴谋暴行中坚持正义,对抗罪恶,这是侦探小说中常见的主角形象,但他只是高罗佩的西式想象,也就是说,狄仁杰是一个西方侦探小说式的主角,无法生长在华国的土壤。

假设华国社会真的有一个狄仁杰那种性格的人,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命运呢?显然,各方力量会绞杀他,很快就名正言顺或悄悄地把他置于死地。

绞杀刚烈正直之士,留下


状态提示:第412章 再买橡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