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扫明>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谏的序幕

山东历城,元帅府外一处偏僻幽静的宅院。

说起来,杨文岳来到这边已经有几天了,一路上的所闻所见,皆让他瞠目结舌,且不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叫卖和来往的商贩、旅人,因为这些很多其它地方的州府大城也能做到。

只说城外,一进入山东境内,杨文岳见到了极严的防范措施,盐丁所谓的缉盐哨卡,还有各个田庄、盐庄内外巡逻的护庄队,更是经久不断,到处都能见到。

再深入一些,尤其是到了一些城镇外围,就已经开始见到那些与朝廷官军不同的山东军正兵将士。

他们头戴锁子护颈铁盔,身披崭新衣甲,三五成群的提着刀枪到处走动巡查,但对百姓却是秋毫无犯。

在杨文岳的眼中,这些人即便遥遥一看,便已经比中原那些官军要强,而且越往里,山东的这种繁荣愈发显现出来。

官道上时不时有一名骑着快马飞,身后插着数杆小旗飞奔而过的传令标兵,两侧则是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的农户和行脚商,加上刚刚扩军不久,各个军营门口几乎日夜都排着长队。

这种军民和谐的景象,杨文岳直到现在都不敢相信。

至于作为山东首府的历城,还没进城,杨文岳便看见来来往往的商队和旅人。

这些大多都不是本地人,有的操着一口江浙话,有的听口音是从北直隶而来,甚至还有打着郑家旗号的商队大摇大摆往南而去。

而且在历城,杨文岳也没发现官兵乱收厘金的“老规矩”,这些山东军的兵士待着红色手套,只是紧握刀枪身姿挺拔的站在门前,警惕的观察着来往每一个人。

杨文岳此次算是只身前来,可到了王争给他安排的宅院中一看,自己的妻小和老父竟然都被他安安稳稳的接过来。

父子团聚,家人幸福,杨文岳一时也是激动不已,现在这个年头,能做到这样真的是不容易。

据他的妻子说,来接他们的好像并不是山东军的士兵,穿着黑衣便服,但是身手颇为了得,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地方。

来的路上曾遇到了官兵阻拦,当时杨文岳的小儿子都吓坏了,可令人吃惊的还在后头,王争派来这二十几个黑衣人,竟然将那近百官兵打的屁滚尿流。留下一地尸体慌乱逃窜。

其中有一个人更是引起了杨文岳小儿子深深的敬畏和仰慕之情,这人是谍报司的韦东,由于以前做过镇抚司锦衣卫,擅使单刀。

最开始杨文岳小儿子只是站在门前痴痴的看着来往山东军士兵,也不知道幼小的脑袋里想些什么。

后来这事情传到王争耳朵里,直接便下令让韦东闲着没事的时候去教教这小孩子。

想当初,王争崛起于登莱,少不得杨文岳和吴惟忠明里暗里的相帮,不然怎么会有自己的今日。

还有那些罪过自己的人,王争都是记在心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这天,正在教杨文岳小儿子舞木剑的韦东见到王争过来,赶紧放下恭敬的行礼。

王争含笑摸了摸杨文岳小儿子的脑袋,他却有些不情愿,似乎不喜欢别人摸他脑袋。

不过王争也没留意,不管怎样,杨家中人愿意在历城安住,那自然是好事。

走进院子,杨文岳早已脱下那身总督衣甲,换上一身斯文的长袍,此刻正坐在木椅上聚精会神的看书。

时至今日,看见王争,他似乎仍然有些当年任登莱巡抚时的上官感觉,并没有和别人一样起身站在一旁,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

王争也不做作,远远一揖,笑问:“老上官,进来可好?”

杨文岳近期在这待的很不错,心情也平静了许多,扪心自问,在历城无牵无挂的几日光景,的的确确是他这些年来最清净、最稳定的时候。

当然了,也是他这种文人最向往的生活,想到这里,杨文岳才起身,放下书笑道:

“听闻王都督荣荫忠烈,可老夫我却是高兴不起来啊。”

王争坐在了他身旁,当下也是有些疑惑,“伯爵世袭,难道不好吗?”

杨文岳先是看了一眼北方,这才轻吐口气,故作轻松的说道:

“封伯固然是好事,天底下像王都督这般年轻,就能坐上如今高位的,又有几人,可是这封号...”说到这里,杨文岳自顾自的喃喃道:

“也不知道朝廷是何用意...”

他刚刚说到这里,王争却见杨氏走了出来,轻声说道:

“老爷,您不是一向避开朝廷忌讳吗,这次怎么不怕引火烧身?”

“妇道人家,你懂什么,赶紧回屋!”

杨文岳几声将正妻喝骂回去,这才是叹口气说道:

“当今皇上赐封忠烈,忠就不必老夫我来说了,想必王都督也明白,可那‘烈’字,是给死人的封号啊...”

闻言,王争最开始还有些懵,下一刻却忽然站起身,连连踱步,面色阴晴不定。

忠烈,忠烈,好家伙,自己还以为是个好事,竟然被蒙骗了这么久,这崇祯是日盼夜盼的想要自己死啊!

这还不是引起王争愤怒的原因,这个伯爵的封号是持券世袭,那就是说明,自己的后人也要顶着这个给死人的名号。

王争方才还是面色淡然,可现在身上却猛然出现森森杀气,见状,杨文岳不无意外,重重叹口气,其实这件事他也是不想说的。

毕竟,要是其他人受了这个待遇,就算对朝廷忠心不二,立刻也要疑虑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谏的序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