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八十章 结盟意呆利

最近的莱因哈特可以说是愁怀了。几年来德国的军事力量几乎是成几何式的增长,但外交环境却愈发的恶劣。截止到1935年底,德国军队都没能在莱茵河的对岸部署一兵一卒。越来越脆弱的凡尔赛条约,回光返照的勃了起来。特别是莱茵河东岸不允许部署军队的相关条款,已经被法国政府反复强调。大有法军随时可能出兵,以维护莱茵河东岸现状的气氛。

德国的境内,却不能部署德国的军队。这放在任何一个国家身上都是不合理的!

然而,国际上却没有人对德国表示同情。对此,莱因哈特只能无奈的叹息,德国的朋友真的太少了。

除去心怀鬼胎无时无刻不想输出革命的苏联朋友来说,德国想要找到真正的朋友,或许还只能是意大利。

虽然历史上的意大利表现出各式各样的丑态,似乎是德国最差劲的盟友。可是,意大利毕竟还是德国的盟友。

原本的历史中,意大利为德国提供了巨大数量的盟军。在北非,意大利提供数十万部队,协助德国牵制英联邦联军。在巴尔干,意大利派遣上万部队,替德国镇压层出不穷的游击队。在苏联,意大利出动了一个集团军协同德军稳定防线。在法国南线,意大利.......好吧,这个不算。

总之,如果没有意大利的百万大军分担压力,德国的部队至少会分散超过10万人,来完成历史上意大利军队完成的任务。至少,莱因哈特是这样认为的。

与意大利的结盟,并不是莱因哈特在无脑延续历史发展。而是经过了大量深思熟虑的最终决定,为了这个决定,他在近几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而思考的结果是,德国必须也只能和意大利结盟。

从选择的角度上看,一战中德国就是被英法等协约国联手击败的,所以德国与他们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很难与英法结盟。历史上的希特勒就一直幻想和英国结盟,结果被英国死磕到底,浪费了许多大好时机。

虽然莱因哈特与苏联领导人建立了良好关系,苏德也有着许多合作。但从意识形态的角度上看,苏联与德国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盟友的两种体系。

而经过历史验真的意大利,无疑是德国现在能找到的最“靠得住”的盟友。

当然,从实力角度来看,意大利虽然在资本主义经济道路上发展比较晚,实力逊于英法,但海空军实力还是欧洲南部最强的。单从数据上的实力来讲,意大利底气仍然十足。

从目的角度上讲,墨索里尼上台后一心重建罗姆帝国的辉煌,想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英法两国,就是墨索里尼描绘梦想蓝图的最大阻碍。

而德国在后来想要从绝境中真正崛起,与英法就必有一战。有着同样的敌人,双方的结盟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应的从军事角度上看,德国想崛起,首先就要在欧洲大陆称霸。而意大利一心想扩张地中海至北非的势力范围。两国的战略发展方向暂时不存在冲突,结盟后也不必舍弃任何利益。

回头看地理角度,德国东西两方都有强敌,所以德国也需要一个邻国来帮助自己。联盟意大利,德国可以避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被敌攻击。同时还可以利用意大利从海陆两个方向在北非拖住英国的部分军队,缓解未来西线的压力。

最重要的是,结盟意大利间接保护住了德国南线的安全,使得德国南部密集的工业农业也可以稳定的发展。要知道,历史上的意大利,可是为德国抵挡南线盟军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如果没有诺曼底登陆,盟军在南线的进攻绝对无法动摇德国的根基。

当然,以莱因哈特来自东方的传统观念来说。从人心士气角度讲,若没有强壮的盟友,德国单挑全欧洲单干,恐怕会严重降低国人对胜利的信心。有盟友参与,尤其是一个意大利这样的当代大国参与,更能提到国人对胜利的期望,在人心上也是一种鼓舞。毕竟,1935年的意大利在很多国家眼中都是一个欧洲军事大国。

所以莱因哈特即便明知道意大利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还是只能和它结盟。不然德国不久后的外交,也将会很孤立痛苦。未来德国吞并许多日耳曼民族地区,都离不开意大利的支持。

可惜,当莱因哈特走下飞机,踏上意大利土地的那一刻,他还是有些后悔了。

一路以来,莱因哈特被自己的所见所闻给彻底弄失望了。在墨索里尼选择接见莱因哈特的那不勒斯海军军港,莱因哈特仿佛一瞬间回想起了二战中意大利的所有缺点。

意大利人,似乎永远都只会在表面上做点文章。这个腐朽的国家,在愚蠢的墨索里尼领导下,已经不配称为一个大国了。

他们把精力都投入到了门面的装点上。并对此洋洋得意志得意满。眼前这个外貌看起来充满了现代科技感,占地面积甚至比德国的所有海军基地都要庞大的那不勒斯海军基地,就是他们用金钱堆砌起来的垃圾!

除了让那些完全不懂军事的普通人惊叹一下基地里这些建筑的雄伟,震惊于战舰的数量与体积以外,这个基地没有任何的用处。

莱因哈特相信,只需要动用一个德国新建的配备t3坦克的装甲团,就能把这个外表漂亮,装修华丽,所谓防御严密,永远也不可能被攻破的基地夷为平地!

“蠢货!”莱因哈特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个词。

墨索


状态提示:第八十章 结盟意呆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