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汉末屠家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蔡邕的”遗言“

“太傅大人学富五车,将来若是告老,不妨前往水镜书院任教,那必将是天下仕子的福气!”何咸毫不犹豫邀请马日磾道。

马日磾,著名经学家马融的族孙,年轻时已传承了马融的学说,并且以才学入仕朝廷。曾任谏议大夫、光禄大夫、射声校尉、太常和太尉,与议郎卢植、议郎蔡邕、杨彪等一同在东观典校官藏的《五经》记传,并参与补续《东观汉记》。马日磾之所以能历经数次祸乱而屹立不倒,不是因为他的政治能力强,而是因为他始终不卷入政治斗争。以才学立世,只忠于皇帝。

“骠骑将军此话当真?”马日磾问。

“水镜书院扫榻以待太傅!”何咸恭敬执礼道。

马日磾面带憧憬之色,随即又看到年幼的刘协,坚毅道:“等到陛下亲政之后,便是老臣致仕之时,到时候一定前往水镜书院一瞧!”

“何须等到太傅致仕之后?洛阳皇宫复建完毕之前,陛下还需暂迁宛城居住,太傅自然是要一并随行的呢!”何咸笑道。

马日磾本是反对皇帝迁居的,但经过何咸这番引诱,也对宛城和皇家水镜书院充满了期待,再加上长安之地,依旧面临凉州马腾、韩遂的未知威胁,迁居关东,确实是最佳选择,便没有再反对。

“不过,老夫有一个请求!”马日磾道。

“太傅大人请讲?”只要马日磾等人不要反对,什么都好商量。何咸不是董卓,还真不敢随便拿这些老腐儒的命开刀。

“骠骑将军能否将蔡伯喈从天牢之中放出来?”

“蔡伯喈?”何咸一愣,随即大喜道:“可是蔡邕,蔡飞白?他还没有被害?”

蔡邕,堪称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和大书法家。其通经史,善辞赋,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自创“飞白”体,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穿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是中国第一部石经。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0多辆,街道也因此堵塞。王允除掉董卓后,蔡邕因触景生情叹了一口气,王允得知后大怒,蔡邕请求刺面砍脚换一命,以便完成汉史,王允不肯,蔡邕遂被杀。

但现在听马日磾的意思是,蔡邕还活着!

“没死,却也离死不远矣!”马日磾叹道:“伯喈乃性情中人,虽然不耻董卓之所作所为。但董卓毕竟对他有提携之恩,有感而叹,却被王司徒打入了天牢。患病也没得医治……据说已经病入膏肓矣!”

“高顺!”

“末将在!”

“即可随本将前往天牢,营救蔡郎中!”何咸急忙吩咐道。蔡邕是汉末大家,若能救活,对于大汉文化的传承,对于水镜书院未来的发展而言,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公且慢!”贾诩出来阻拦道:“不知陛下可否将宫中的御医,随骠骑将军一行,蔡郎中需要医治!”

“对!幸亏文和提醒得及时!”何咸拍着额头自责道。

“这有何难,来人,速传姜太医,陪同骠骑将军去一趟天牢!”刘协吩咐身边的小宦官道。

……

在昏暗的天牢之中,一股股恶臭不停袭来。何咸终于在一间满是污秽的小牢房中见到了奄奄一息的蔡邕。何咸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位形如枯槁、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糟老头子就是传说中琴棋书画,诗赋五经,数术天文样样精通的一代大家。

“骠骑将军,此里环境太过恶劣,蔡郎中需要立马离开,不然无法医治!”姜太医强忍着心中的反胃之感,对何咸建议道。

何咸赶紧命高顺的陷阵营军士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担架,将蔡邕从这个濒死之地抬了出来。蔡邕一生风雅,竟然差点死在了如此污秽之地。王允之用心,真是万分险恶。如果说此前,何咸的心中对于王允还有一份愧疚的话,见到蔡邕的惨状之后,这最后一份愧疚也不复存在。

蔡邕不过一介大儒,对于政治一窍不通,竟被王允迫害至此,可见王允心胸之狭隘。蔡邕的罪,绝不是因为同情董卓。只不过,蔡邕的这一声叹息,被大权在握的王允抓住,成为了王允可以光明正大迫害蔡邕的理由。

“主公,王允杀不得!”贾诩竟然一语说破了何咸心中所想。

“于公,王允乃灭董功臣,功勋卓著。于私,王允与将军无冤无仇,且接纳了主公入驻长安城!于公于私,主公都不该杀王允!”贾诩劝解道。

何咸长叹一声,知道贾诩说得没错。虽然王允在杀董之后,权力yù_wàng急剧膨胀,将朝政大权一揽于手中,排除异己,迫害自己看不顺眼的人,但那些,还真不足以定他的死罪。

“文和说得对!现在的朝廷,需要平和,不需要杀戮!”何咸同意贾诩的意见。

“主公英明!”贾诩不失时机地拍了一记马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贾诩看来,何咸能从盛怒之中清醒过来,冷静判断利弊,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相当难得!这一记马屁,他拍得心悦诚服。

蔡邕被何咸就近安置在天牢附近的一户王姓富户的家中,家主听闻是守住了长安城的卫将军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五章 蔡邕的”遗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