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混在古代搞工业>第五十七章 乡试【下】

大汉天下九州,疆域辽阔,扬州之地,自古人才辈出,当今三大名匠陆机,便是从扬州科场上脱颖而出,如果没有科举,孙奇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那就要费太大周折了,但是有了科举,有了官职,推广起来就比较容易。

秋风瑟瑟,江宁考院中整整齐齐排列着数百个帷幕,每个帷幕都用一道砖墙分离开来,主要是为了防止考生门作弊,其间还有数个来自朝廷吏部监察组的带刀侍卫来回巡视。

坐在角落里的孙奇,遇到了有史以来第二大麻烦,上辈子所说的科举,一到亲临现场,发现就压根不会,只能大眼瞪小眼,孙奇本想找伍秋月帮忙,谁知伍秋月的位置离他老远的。

伍秋月一脸淡然地看着考卷,脸上满是欣喜,孙奇纳闷,平时没见这孩子怎么学习呀!

第一场的考试,是经义与墨贴,孙奇对此是一窍不通,当初茶先生举孙奇孝廉时,给地方学官说得是孙奇‘爱护兄弟,孝敬父母,友好邻里’的‘孝’,但是孙奇对于儒学的真才实学却是真的没有多少,俗话说就是肚子里没多少墨水。

要不是茶先生从中帮扶了孙奇一把,没准孙奇连童生试都过不了。

墨贴就类似于上辈子考试时的诗词填空题,将一部分内容用纸张盖住,然后让考生填满空处,不过考试范围离不了十三经。

但是孙奇恰好不精熟十三经,现在托着腮帮子,就只能苦思冥想,将一些险怪之词强行填上去。

“这大学之道,让我想想,哦哦对,在明明德....”

此外,还有许多孝经,礼仪等等,孙奇尽皆拿着前世的知识随意往上面填,没准能蒙对几个,但是蒙对了,也一定考不上呀。

周围的考生们,皆是眉毛紧皱,仿佛在那纸上的文字就是天敌,他们手中的笔杆就是武器,现在正在与敌人作斗争。

看着那些考生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铁定是遇到不会做的题了,废话,要是都会做,朝廷录取上去的,岂不都是庸才了。

孙奇暗笑,乡试一共三场考试,第一场墨贴就把你们难住了,那后面的发挥题你们就不用考了。

乡试第一场是墨贴,也就是默写,第二场是八股文,又称时文,用孔孟的口气来发表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也称八比文,不过这八股文的影响力,在时间的冲刷下,影响力已经不是那么显著,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场考试,实况解决题。

什么是实况解决,就类似于上辈子地情景对话,比如阿姨闯红灯过马路,假设你是小红,你该怎么劝阻阿姨。

但是,这时的实况可不是过马路,而是看你的真才实学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比如哪里的大坝又崩塌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坝修复;军队的武器太烂,该如何改进....

这是为了防止漏掉实用性人才的一场考试,朝廷不止于钟爱儒学大家,也十分需求一些对儒学造诣不高,但是对于工程技术却是十分精通的民间高手。

要知道,鲁班会红字辈及以上的高层,几乎都是有着几把刷子的机械高手,分会长那变声的口罩,孙奇现在还记得。

于是乎,孙奇大笔一挥,什么二五八万,三姑六舅都写上去了,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第一场墨贴考试,然后孙奇潇洒地望着四周还在奋笔疾书的考生们,一拍大腿,急呼道:“这么简单,不是原题嘛....”

周围考生一听到有人说是原题,如同蚊子见了血,立刻把头拧了过来。

“翻卷了啊,这么简单....”

孙奇故意将翻卷子的声音弄得很大,周围许多考生的眼中都放出了火,那是一种交加着嫉妒羡慕和可恨的表情。

这小子是何方神圣,竟然有原题,从江宁哪个书院出来的?这么厉害,我怎么没见过...

考生们一听有人都写到最后一张了,全部都急了,开始手脚乱挥,有的竟然把笔墨都打翻了,弄得满桌都是,这个考生就懵逼了,然后呆呆坐在座位上,眼中溢出了悔恨的泪水。

这时恰好一个带刀侍卫过来巡考,这苦逼的考生就攀住住带刀侍卫的脚跟,痛哭流涕恳求再给他一次机会。

“每个人只有一份卷子,没了就等明年吧!”

这带刀侍卫朗声喝道,头也不回地离去,留下跪在地上独自啜泣的考生。

孙奇暗自为这个考生可惜,这考试一旦错过,就只能等明年了。

有人被考题看得直接蒙住了,大概今年的题型变化很大,不只是孙奇这种纯外行一窍不通,许多儒学秀才,也拿这墨贴没办法,满眼望去都是大写的空白。

要知道大汉是儒学盛行,当今的左右丞相都是儒学大师,出身于十几年前的殿试状元。

一般人对于工程制造是半窍不通,如果对于儒学再不加把劲,那就定然要落榜,别说什么为国分担忧愁了,有的人更是一辈子只能做个秀才,无法从官致仕。

但是有一部分人对于儒学虽然不甚精通,但却精于机械制造,当今工部侍郎,鲁班会领袖鲁输班便是这样一个人物,二十年前会试时的一个‘木牛流马图纸全解’,顺利赢得了主考官的好感,顺利金笔题名,折桂而归,荣登状元,如今仕途顺利,前途无量。

孙奇无奈地看了看伍秋月,发现伍秋月丝毫不受外界影响,仍在自顾自答题。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下午,要知道,这科考可不是上辈子的中高考,有考试时间限定,这种考试是没有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 乡试【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