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文躺在床上,心情渐渐放松,不再对抗也不再挣扎。
自己不愿意思考什么所谓的真实,主要是害怕自己会失去老妈,或者小雨。要知道,在精神病院的斩杀,可以算得上对情绪的屠杀。
不过,仔细想想,自己不愿意失去老妈,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紧张感。就像环境的改变,自己会本能的拒绝改变。
而且,自己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爱着老妈。虽然承认这个事实很不好受,但诚实到残忍这位盟友,让自己不得不点头承认。
首先,自己并没有觉醒。就像旅行中他的想法一样,根本无法判断这个世界是否真实。如果自己所在的现实,就是某个更上一级的梦境,或者自己就是更上一级创造的旅行,这完全有可能。
其次,这些问题根本就不重要。不管这个世界真实与否,对我而言,它就是真实的。我不可能因为它不真实,而不吃饭不拉屎。
就像马里奥不会因为自己只是超级玛丽的游戏人物,而直接冲向大魔王,或者直接跳下悬崖。
反正就这样,你要吞噬就吞噬,我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谈什么觉醒,好好吃饭睡觉,不妥么?
非要将自己整的人不人鬼不鬼,进疯人院就开心了?拉倒吧,就这样吧,随便你要怎样,我就这么躺在这里。
该追求的去追求,该抓住的去抓住,等有一天我真的厌烦,那再说。反正我不会主动去斩杀什么自我定义,更不会憎恨“自我”,然后像疯子一样骂自己。
袁长文回想起在精神病院的日子,先是脑中两个思想不停交战,一个想把自己拉回正常,一个想彻底毁掉虚假的自我定义。
到后来,对自我定义的憎恨已经发展到极限,不再是两个声音讨论,而是一方开始谩骂。对“自我”进行谩骂,对袁长文这个角色进行斩杀。
还有拥抱死亡,卧槽!这辈子我就没听过有谁每时每刻拥抱死亡,还赞美什么自己又呼吸了一次,又接近死亡一步。
不过,当袁长文想到拥抱死亡时,似乎也没有那么抵触,反而内心充满一种解脱感。
靠!
这又是什么鬼!
没错,死亡的确是一种解脱。但那是给老人准备的,辛苦大半辈子,工作、挣钱、养家、养育小孩,然后颐养天年。到最后,随着身体健康逐渐下降,活着渐渐变成些许痛苦的时候,死亡才是一种解脱。
但就算这样,很多子女宁肯让自己的老人依靠仪器存活下去,也不愿意看到老人的去世。似乎,只要老人活着,不管怎么活着,都要胜过死亡。
而在国内,主动进行安乐死,简直是对道德的一种挑战。哪个老人提出要主动死亡,绝对是整个家庭的不安,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也不为过。
谁会去想老人的看法呢?谁在意老人是不是真的想死亡呢?这一切都是子女在全权处理,看起来有些自私。为了让自己不失去老人,所以让老人痛苦的活着。
而那些子女,又有多少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呢?自己不陪伴,老人想死却极力反对,这种事情不是在鬼扯么!
似乎,还有很多人赞同这一点,就算嘴巴不说,实际的行为也在认同这一点。反正老人不能主动死亡,仿佛这样显得子女不孝顺。
哈!
就是这个,为了让自己显得孝顺,所以才会根本不在乎老人怎么想。而谁来评判自己孝顺与否呢?显然不是老人。
是其他人,是整个社会,是别人的眼光。别人说你孝顺,那才是孝顺,哪有自己说自己孝顺的?
所以,为了让别人说自己孝顺,为了听到“你看,他家老人病成这样,他都没有放弃,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故,老人绝对不允许主动求死。
这种情况,是不是很眼熟?大人在带小孩的时候,也根本不管小孩自身的想法。打着“小孩子不懂”,“我才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旗号,对小孩进行控制。
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很有母爱或者父爱,让自己能够听到“看,他为了他的孩子做了那么多,真是一个好家长。”
狗屎!
袁长文突然觉得有些恶心,自己将来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吗?
凭什么说小孩不懂,凭什么认为小孩的选择不对,凭什么觉得自己的选择就是所有选择中最好的?
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是家长,自己多活了二十多年?
狗屎!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为什么作为家长却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既然家长这么会选择,自己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也许会说什么当初年轻不懂事,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之类的。那家长又凭什么认为自己现在的选择,可以让孩子在二十多年之后获得成功?
也就是说,家长现在已经具备超越二十多年的生活预见性?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扯的吗?!
没有。
袁长文找不到更鬼扯的事情,家长做了那么多,所有的选择都是基于别人的眼光。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学这样学那样,所以我的小孩也必须这样。
然后听从一些所谓的权威人士,再加上同事之间的潜藏攀比,你妹啊!
自己就生活在这种社会之中?!
然后人人还觉得很正常?!
袁长文有些不安,因为自己越来越趋向斩杀的道路。虽然说着无所谓,等“我存在”慢慢吞噬自己。但真要开始吞噬的时候,却总是伴随着难受和不安。
没人可以在斩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