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长河复生记>第149章 五万人马

天刚麻麻亮,树林子老营里一片刺耳的磨刀声。

金属和石头刮擦发出的频率,正好戳中了孙一的点。

孙一直觉得耳朵眼儿里发痒,牙根儿里面发痒,还没法抓挠。

提着刀、扛着茅,穿着各色明军服装的老兵一个接一个走出院子。

树林子乡的百姓以军户居多。当初孙一许诺分田地的时候,军户们谁也拦不住,九成九都复员了。

如今这些老兵也不用人招呼,一个接一个先去大楸树下上一炷香,转身就入了军营,连带着普通百姓也开始磨刀入伍。

刚寂静了没几个时辰的军营内人声鼎沸。

重新入伍的老兵不少来自延绥镇,杨六郎忙里忙外地给熟人打招呼:

“三哥、二子,你们都来了?”

“叔,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你怎么也来了?”

一名上了岁数的老兵哗愣一抖长茅,“驴日的爱新国不让我好好过日子,我去跟他们拼老命!”

姜老军用长木棍高高地挑起一面白旗,旗子上画着一只大大的葫芦,姜老军用木棍把旗杆敲得山响:

“卫生队,卫生队,这边集合来。”

孙一以前不理解有个词叫战争机器,如今他明白了,铁木营这架机器已经轰隆隆地开动了。

王尔牛站在孙一身边,“爷,这样可不行。这一仗怕是要打不少日子,五六十岁的老汉都上阵了,后方没人种地怎么办?”

孙一点点头,“十八岁以下,三十岁以上的都劝回去吧。”

这一仗会打多少日子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如果是速战速决的话,铁木营会死的连渣子都不剩。

一个时辰之内,铁木营兵营内聚集了一百五十名来自树林子、青山嘴、五源三个乡的青壮,其中六成是明朝各地的老兵。

杨六郎将每五人编成一个伍,三个伍编成一个小旗,三个小旗编成一个50人的总旗。

按照老兵们的资历,杨六郎指定了伍长、小旗官和总旗官,自任队长,二话不说就开始训练。

看着杨六郎一脸郑重的样子,孙一心头一紧。

铁木营说起来有五个乡,男女老少加起来绝超不过一千人。

这一仗,打赢不敢奢望。

硬顶,能顶得住吗?

铁木营战斗力方面唯二的优势,一是适合夏天穿戴的复合盔甲,二是适合近战的电三眼铳。

询问王尔牛有关复合盔甲的产量,二牛信心满满地表示,目前的产量绝对跟得上需求。

但是一场大战三眼铳消耗的火药量,孙一想想就头疼。

前天孙一专门去了药厂。名义上药厂是负责生产火药、医药、还有庄稼的“药肥”的大作坊,可实际上就是三口大铁锅。

树林子老营的优质老硝土已经用光了,目前只能指望公厕茅坑里人工种植的硝十天半月的可以收获一回,日常熬硝已经停工。

柳素熬一次可以产出很多,目前铁木营的储备已经足够,日常熬柳素也停止了。

药厂日常唯一进行的工作就是熬钾盐做肥料,三个孤儿两口锅就足够用了。

熬钾盐的副产品――氯化钠食盐,在药厂边上堆得像山一样,怕下雨融化毁了土地,“山”上还盖着厚厚的茅草。

如今铁木营的百姓最不缺的就是食盐,为了处理这些占地方的副产品,哈老财求爷爷告奶奶地往外白送都没人要。

孙一仔细询问了人工种植硝的产量,客观地说,目前环境温度适宜,硝种植的效率还算不错。只是铁木营总人数有限,所以作为原料的大粪就有限,所以硝总产量就上不去。

而且听负责药厂的哈老财讲,营里硫磺的存量也不多了。

孙一暗暗叹口气,回身对闷蛋吩咐,“去把几位老总都请到我那里,就说一起吃早饭。”

如果说昨晚在参谋部里的决策是应急,今早就有必要好好地从长计议一番了。

孙一不在树林子老营的时候,他的住处已经做了改建,如今也算铁木营中的“大宅门”了。

孙一的“院子”里矗立着三间大窝棚,两间小窝棚。

大窝棚分别是孙一、大奶和二奶的卧房,小窝棚分别是茅厕和洗澡间。

院子里是露天的灶台,树荫下摆着一张八仙桌。

八仙桌三尺见方,配着四张条凳,刷着红亮的油漆,桌子中央摆着一只轻飘飘的黑色砚台。

这就是铁木营最高领袖力德尔爷的餐厅兼书房。

桌子和砚台都是奶娃的养父杨木匠亲手做的,说是奶娃的嫁妆。

一同送来的嫁妆还有杨木匠打制的一只做饭的风箱,一张摆在孙一“卧室”的双人床。

四样嫁妆里,孙一最感兴趣的就是那支拉起来噼啪作响的风箱,用孙一的话说,这叫活塞式往复二冲程空气压缩机。几次做饭,孙一抢着去拉风箱,急得奶娃眼泪汪汪的,嘴里直嘟囔“男人不能下灶台”。

现在孙一和几位老总坐在八仙桌边,一边喝茶一边品尝奶娃准备的四个菜一个汤:凉拌水蒿子,凉拌大青叶,凉拌芦根,白煮野鸭蛋,一碗辣椒醋汁。

孙一回想起第一次和这帮老总吃饭时,大家蹲在地上围着一盘辣椒,自己手里的碗还是豁口的。如今早点都是四菜一汤,满桌子都是铁木营自己烧制的陶器,看着就开心。

杨日天知道孙一不讲究上下尊卑,自己先剥了一枚鸭蛋,蘸了一下辣椒醋汁,咬了一小口,“这醋真好!”

孙一也忙了一宿,肚子早饿了,见杨日天


状态提示:第149章 五万人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