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纷纷拿出铜钱,央求铁匠给变成铜丝。
等人少了,孙一却把两位铁匠师傅拉到一边,拿出了两条断掉的铜丝,一脸严肃。
“我发现铜丝有粗有细,象这两条自身粗细都不均匀,活活被野兔挣断了,这是怎么回事?”
提议打铁唱歌的铁匠师傅姓薛,薛师傅挠挠头,“为了赶工,铜丝都是在大石头上拉出来的,粗细都是估摸着来的。”
孙一正色:“以后不能这样了。铜丝的需求以后会越来越多,不光是当套索用,还会有其它的重要用途,必须保证质量,必须有一个标准。”
说来惭愧,后世中国的线材工业并无自己的标准,导致国内线材规格有三种,分别为英国线规,美国线规,伯明翰线规。
当下孙一随便挑了一个标准,换算了尺寸,规定了铜丝从1号到40号的粗细。
孙一叮嘱铁匠先做模具,再逐级拉细,就会发现参照这个标准其实更省时省力。
薛匠师傅听得很仔细,另一个年级稍大的师傅则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不以为然。
果然这师傅开口说道:“爷这法子,把铜丝硬规定了大小,要是有人想做的粗细不在号里头,该如何是好?”
孙一道:“那就是非标准件了,工钱就得多算。”
老师傅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