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一直流传一句俗语“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来腊八就是年。”也就是过腊八,离年更近了。
澜心昨天晚上想着心事,睡着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青荷端着水进来的时候,澜心拥着被子闭着眼睛坐在床上。青荷弯了弯嘴角,好笑地看着她。
“姑娘,奴婢给您擦擦脸吧。”青荷拧了帕子,走到床前轻声说道。
紫衣已经把澜心今天要穿的衣服找了出来,首饰也整理好了,见澜心刷完牙,捧着衣服走了过来。正在打扫外室的绿梅看了一眼梳妆台前澜心和紫衣,又扫了一眼正在整理床铺的青荷。垂下眼帘,掩住了眼睛里的神色,她好像明白到底哪里不对了。这两个月,表面上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接触内室里的事情。
今天是腊八,按照习俗要祭门神的。周老夫人昨天舟车劳顿,再加上晚上喝多了,一大早小丫鬟就跑来说老夫就就不去祭门神了。
一大早,周大海和刘氏带着两个女儿、两个儿子一家六口祭门神。因为二房、三房都有自己的宅子,就没有过来一起祭门神。祭拜门神后,刘氏就指挥着丫鬟给附近的几家邻居送腊八粥。这是腊八节的一个习俗,祭完门神后,留下自己家里人食用的粥,把剩下的腊八粥都分送给好友邻居。
澜心小的时候最盼着腊八节,因为腊八节的早上,玉枝姑姑会熬一锅浓稠的腊八粥,还会偷偷地在澜心的粥里加一勺糖。喝完粥后,玉枝姑姑还会带着她用剩下的粥去喂家里养的鸡鸭鹅。收到容家送来的腊八粥后,刘氏才想起来给容家送了一份。
一切都收拾停当了,小丫鬟来传话说老夫人醒了。一行人来到了老夫人的院子里,围坐在一起喝腊八粥。一家人其乐融融到喝完粥后,又陪着老夫人说了会儿话,就各忙各的了。
依云是个心思简单的人,她的想法都表现在她的脸上。也许是因为昨天自己做得太过了,今天看到澜心后有些忸怩。
澜心看着跟在自己的后面,不上前不也不说话,却一直偷偷打量着你的人特别好笑。她抿着嘴说道:“三妹妹回屋要是没事的话,就到我屋里坐坐吧。”
依云抬眼看着澜心,眼睛转了几圈后,点了点头。两个人还没走出几步,小丫头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禀报:“三姑娘,二姑娘在屋子里等您,还给您带了‘八宝斋’里的八宝酥和八宝糖,让您赶紧回去。”
“哦?真的吗?”依云惊喜地问道。
见小丫头用力的点头,依云笑着说道:“大姐,我就不去你的屋子里了,我先回去了。”还没等澜心说话,就带着丫鬟急匆匆地走了。
看着几个人急匆匆的背影,澜心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冷哼一声:玉雪和三婶还真是好算计,竟然把主意打到了依云的身上。“八宝斋”的八宝糖和八宝酥是店里的招牌,虽说不像“食味斋”里的招牌点心那样难买,可是要买到这两样新鲜出炉的点心,也是费一番周折的。偏偏大家都知道,依云最喜欢吃这两种点心了。
澜心对她们无利不起的行为嗤之以鼻,如果她们大大方方地跟自己说,自己也不会那么不讲情面,毕竟都是自家姐妹,带她去容府参加梅花宴也未尝不可。可是她们偏偏要绕来绕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弄得就像别人都是傻子,只有她们是聪明人似的。
转念想起依云那副馋样,澜心无奈地摇摇头,感到一阵无力。
澜心回到院子后,看到紫衣正在指挥着小丫鬟们收拾院子,“你们两个把那个搬开一下,把下面的灰尘清扫干净了再把东西放回去。小心点儿,别弄伤自己了。”有了紫衣的有条不紊地指挥,小丫鬟们手脚麻利地干着手里的活,虽然大家都在走来走去,但是场面却不混乱。
“姑娘。”看到澜心回来,紫衣迎了过来行礼,小丫鬟也放下手里的东西,行礼。
“嗯,你们忙吧。”澜心进屋后,小丫鬟们又继续手里的活计。
绿梅替澜心除掉了斗篷,便拿起家常服要替她换上。青荷端着茶壶走进来,看了一眼绿梅手里的家常服提醒道:“姑娘,‘锦绣坊’里的人应该会在午时前就把衣服送过来的。”
“锦绣坊”里的人办事严谨,尽管之前已经量过尺寸了,还是会早点把衣服送过来,要是主家不满意的话,她们也好及时修改。“锦绣坊”能受这么多人的追捧,除了衣服款式新颖,刺绣精良外,就是他们有一个精明能干的管事。杨管事善于察言观色,说话办事都让人心里熨帖,加上经常出入各家府邸,这让大家对她更加不敢怠慢,毕竟谁都不想家丑外扬,越是富贵的人家越是爱面子。
青荷意在提醒澜心,若是现在换上家居服,一会儿“锦绣坊”的人来了,还要重新换过来。让“锦绣坊”的人等一会儿倒是没有关系。只是这件衣服是容夫人送给小姐的,容府也一定会派人来的,若是容府的人多想,对姑娘有误会就不好。
澜心倒没有青荷想的那么多,她也没想过要换,觉得换来换去有些麻烦,朝绿梅点点头,示意她不换家居服。坐到椅子上,接过青荷递过来的茶,轻轻地抿了一口,两个人低声地说着话。
绿梅默默地把衣服放回了原处,眼睛有些干涩,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委屈。听到青荷那欢快的声音,心里对青荷有了一丝怨恨,若不是她多嘴,怎么有那么多事呢?
紫衣进来禀告:“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