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凉汉骑>第二章 念奴娇
怕这女人还是个女孩。

一股豪情顿时充斥胸膛,张骏挺直了腰板,认真地看着念奴道:“吾乃姬姓少昊之裔,张氏的子孙。吾在此立誓,此生定要金戈铁马,扫荡群雄,进则匡扶晋室,还于旧都;退则雄立西陲,牧守一方。最重要的是······”顿了顿,腼腆一笑,接着道:“最重要的是,保护好阿姊。”

念奴转嗔为笑,将弟弟的青丝盘成严整的发髻,道:“骏弟十岁能属文,做得一手锦绣文章。其后又随军中宿将学习弓马,神射无双。这大凉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只是你这惫懒性子,总是惹恼父亲。你想要建功立业,也并不是没有机会。明日,父亲要举行秋狝,招待晋使。”

“明日要秋狝?“张骏眼中一亮,道:”阿姊,能和骏详细说说么?”

“父亲明日要在城外的围苑陪同晋使举行秋狝,为此还和你舅舅吵了起来。“

张骏的舅舅,正是贾摹。他是张骏母亲的唯一弟弟,自然也是张骏的亲舅舅。

自从先祖张轨统御凉州而称霸西土以来,张氏家族就不断地和当地豪族大姓进行联姻,以此来得到土著门阀的支持,稳定政权。所以张骏父母的结合,也是政治联姻的结果。如今张寔被害,其母也离开人世,作为西土第一大姓当家人的贾摹,以外戚的身份掌军,受建威将军名号,权倾朝野。

此外,贾摹培植党羽,府中宾客、死士近千;他还广纳田土,将自己宅府的院墙修的有两丈高、一丈宽,俨然已经成为国都之中的独立王国。

自汉代以降,无论魏晋,外戚的力量都是很大的,这与统治者根基不稳有很大的关系,结果就不得不依靠妻族的势力,并小心维持着两者之间的平衡,如果一旦平衡被打破,那么东汉以来的无数史实都表明,亡国不远了!

现任凉主张茂,一直是一个“虚靖好学,不以势利为心”的人,虽然总御凉州文武,但骨子里还是一个读书人。贾摹是他哥哥的妻弟,自然和他也就是一家人。虽然近年来贾摹愈加跋扈,但张茂还是对其礼让三分。

所以张骏很难想象,一向温和的叔父和舅舅之间发生争吵,那该是多大的分歧!

“晋使代表朝廷,与其秋狝,似乎并无不妥吧?”

念奴随手将散在鬓前的发丝挽到耳后,轻叹道:“阿弟应当知晓,舅舅一直都是主张亲近汉国的。前月,更是有汉使前来递交诏书,重申交好之意。如今汉使未去,父亲便大张旗鼓的招待晋使,汉国必然会得到消息,又怎能与我们善罢甘休呢?”

“哼,汉国刘曜,不过是一胡儿,僭越大位,沐猴而冠,有什么资格给我大凉递交诏书!”

张骏先是不忿,随后又疑问道:“对了,晋使来姑臧也有五年了吧,叔父一直是被不闻不问的,这怎么又重视起来了?”

念奴摇了摇头,道:“父亲自然有自己的考虑,我也不是很清楚······”

她秀眉微蹙,说:“舅舅的意思,一切如常也就是了,何必非要这般。现如今晋室已灭于汉国,新朝远在江南,便是关系再亲密,可咱们的根还是在凉州,若惹恼了汉国,晋人又能济什么事?”

张骏点了点头,心道:此次争吵绝非偶然,应该是两个利益集团交锋的结果。

一个政权,有主战派,就必然会有主和派。事实上,二者没有什么不同,也并非主战就是忠,主和就是奸,一切都要从二者所处的角度和所代表的利益来对待。

贾家乃是西土第一大族,世代经营于此,可谓根深蒂固。所以贾摹必然就会从其家族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凉国的对外政策。

汉国虽然经历过一次严重的分裂,大大损伤了国力,成为了刘汉和石赵两个敌对国家,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然不是现如今的凉国可以抗衡的。更何况汉国先后灭亡晋朝,征伐北地,有甲士百万,仍是当之无愧的北方霸主。凉国与其交恶,一旦国灭,必然会牵连贾家给张氏陪葬,又怎么能对得起贾家的列祖列宗?

当然,和贾摹一般想法的人定然还有很多,所以他相当于是凉州本土豪门势力的代表,背后还有众多豪强大族的支持!

反观主政凉州的张氏,本出自于安定乌氏,自永宁初年(301年)先祖张轨就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以来,只不过历经两代三主而已。所以张家更多的是代表着外来移民的利益。即便平时不得不依仗以贾家为首的土著豪强,但平衡二字是不敢稍忘的,也会利用外来移民中门阀的势力牵制土著。

这些外来移民中的门阀正是因为饱受刘汉的掳虐摧残,才避难凉州,心中怕是恨刘汉入骨。他们心向南朝,而张氏又是晋朝任命的凉州牧,这才是他们支持张家的主要原因。

这次事件,应该是土著势力愈来愈强导致的。平衡即将被打破,叔父张茂不得不站在了外来移民的一边,但结果却仍然处于下风,不然也就不会抬出晋使这枚棋子,寻找外援了······

经过脑中的分析,事情已经显得很明白。张茂为了压住以贾摹为首的土著豪强势力,不得不高调对外宣示了自己的亲晋态度,既巩固了张氏同外来移民门阀的联盟,又将土著豪强带上了自己的战车!同时,这也意味着和东方强邻刘汉的彻底决裂!

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看着身旁无忧无虑的少女,张骏做出了决定,他要一改往日惫懒的性


状态提示:第二章 念奴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