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凉汉骑>第一百六十二章 你有血光之灾
和成片的绿色叶子镶嵌在一起,将整片山坡点缀得多姿多彩。

原野上,深褐色的土地和嫩绿色的庄稼相间,在和煦的春风十分赏心悦目。那庄稼地之间,炊烟缭绕鸡犬相闻,人间烟火让山水景色更加亲和,叫人轻松而有安全感。

见此情形,张骏心中很是满意,这说明水灾的影响已经过去,人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四野里也没了流民盗贼,这才是太平的样子······

一行人把马拴在山脚下的一个木棚里,旁边还有个茶摊。张骏便吩咐一队亲军在这里看马、驻守,自己则与胡硕和剩下的沿着山路上山逛庙。

山虽不高,但青石铺就得石阶小路两旁却十分热闹,今天烧香拜佛的人很多,也就吸引了许多商贩在此叫卖。在张骏眼里,这些游人与其说是求佛,倒不如说是游玩。

寺庙门外两边还有一些房屋,提供免费的汤水和斋饭,还有公然摆摊卖香烛和一些所谓开光饰物。这些东西给游人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是寺庙经营的商业活动······本来佛家是要四大皆空的,可在钱财上却是不空。张骏撇了撇嘴,心道宗教古今都一个样,不花钱神仙也不办事。

一进殿宇大门,门厅里首先是一个木箱,上面写着:捐善款镀金身,结善缘修来世。

张骏见许多善男信女都在往里面投钱,有些看穿着打扮还十分清苦的模样,心中更加不爽。他直接喊来守在一旁的小沙弥,问道:“一日能收多少钱财?”

如此无礼的举动,小沙弥本来不悦,可见到张骏仪表不凡,穿戴十分华贵,又带着大批侍卫,心知这大人物惹不起,只好如实答道:”多则三四贯,少则一二贯。“

张骏听了十分蛋疼,一天就有三四贯钱,这可比拦路抢劫赚的还多。心中暗道:如今看来,三武灭佛之事十分必要,这群秃驴也太有钱了!

所谓“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的举措也是简单粗暴,由统治者直接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没收寺庙田地。

佛教自汉明帝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当时人们对佛教的信奉达到狂热的地步。但盛极必反,宗教也一样。佛教寺院的扩大,占据了大量的田地,佛教僧侣不税不征,和封建国家争夺着劳动力和军队来源,直接触犯到了封建国家的经济政治利益。

张骏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一员,自然是站在剥削阶级的一方。想到一群秃瓢也敢挖自己家业的墙角,瞬间看哪里都不顺眼,只觉得这里都是大凉民脂民膏所聚。

小沙弥见这位施主也不捐钱,只是立在那里不动,便主动道:“这位施主,可否布施一些香火钱?”

张骏闻言,直接从侍卫手里抓了一把铜钱“叮叮咚咚”丢进去,小沙弥听得声响,笑眯眯的合十道:“善哉、善哉。”

“善你妹!”张骏心里想着,早晚老子也灭佛,先把钱存在你们这里罢了。佛家不是要四大皆空么,我让你们万般皆空!

大殿里烟雾缭绕,香灰和烟雾弥漫在空中,让人呼吸都十分不通畅。但这烟雾,却是无数的香客把香烛放在鼎边焚烧。因为鼎中的香灰已经堆满了,根本放不上去,只好直接在旁边的石板地面上点燃焚烧,似乎是越多就心越诚一般。

周围一片嘈杂如同赶集,那庙宇中的和尚念经和木鱼声,倒失去了那种空灵,反而像是过节的大街上敲锣打鼓的伴奏······

张骏只带了胡硕和几个亲卫在寺庙里闲逛,其他人已经撒了出去。

等了半天,过了晌午才终于看见了念奴。但她却不是一个人,除了随行的侍卫、女官,张骏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陈小娘子。

陈家小娘子正左顾右盼,也看到了张骏,一张小脸顿时红霞飞舞。她抿了抿自己的樱桃小口,却是没有招呼。

陈小娘子挽着念奴,很亲密的样子。念奴也见到了张骏,同样笑而不语,先对佛像拜了拜,然后就开始上香祈祷。

张骏也不急,就站在不远处看着两个美女一脸虔诚地礼佛。这寺庙里来烧香拜佛的妇人也不少,其中不乏年轻的小娘子和家人一路。不过张骏看了整整半天,才发现妇人们无论美丑,总是无法达到念奴和陈小娘子那般的漂亮。特别是念奴,就算不露脸,但光是那包住身段的襦裙所展露出来的身材线条,以及投足回首之间的气质,就已经远胜普普通通的妇人女子了。

不过陈小娘子的突然出现,还是让他有些意乱。张骏现在并不想和陈家娘子发生什么,泡自己重要部下的女儿,只会让部下蒙羞。所以他自从上次和陈娘子邂逅了一次后,就在没敢招惹她。谁知道她竟然和念奴一起来了,这下躲也躲不掉。

只见念奴与陈娘子正在旁边的一间殿里抽签,拿着一根签听一个老和尚说着什么。

张骏好奇之下便也走了进去,见桌子上放着签筒,便拿起一瓶签筒,随手一摇,抽了一根。

旁边的和尚适时凑上来道:“这位施主,一签十文钱。若要大师与你分解,就再加十文······”

张骏又不是不识字的乡下妇人,哪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二章 你有血光之灾--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