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一世人王>第十七章 学院大考(四)

姜玄将滴壶中的水慢慢的倒入石砚中,拿起墨条,而后轻轻的磨了起来。

最近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姜玄在脑海中记忆以及原本就已经存在了的分析的基础上再次对行思学院的夫子们的性格和文风重新行进了分析,并因此推测了县试的试题。

姜玄曾经融合包括桑姑道人和“原姜玄”在内的两个人的灵魂,他道法造诣达到了方士层次,他的灵魂极强,记忆力也极强,脑海中还存在着来自不属于如今的灵魂意识的分析。

姜玄对学院众夫子的分析和远比普通考生全面深刻,压题也压得更准些。

前两道题姜玄已经无需思索,他随时可以下笔。

而且姜玄已经准备动笔了。

行思学院给所有考生都发了十五章试卷,每张试卷都被红线分为二十条竖道。

根据县试惯例以及红线的间距,试卷上的每条竖道大概可以写二十个字左右,即每道题最多可写一千个字左右。而县试第一场中,每道题只需答足五百字即满足对文章篇幅的要求。

至于第三题,姜玄计划将第一第二题写好后再琢磨思量。

誊写一千到两千个字所需要的时间极短。

甚至不需要半个时辰。

姜玄的时间非常充裕。

庆幸激动。

信心满满。

忐忑不安。

恐慌焦虑。

姜玄之外的考场中的众考生心思各异

在姜玄正在准备下笔的时候,考场中的许些考生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来自县中四大家族的近十位考生更是如此。

行思学院中,有资格出题的夫子并不多,只要肯花时间分析有资格出题的夫子的文风与性格,想要押对一两道题并不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若是曾经参加过县试的兄长或长辈肯帮忙分析辅佐,压对题的概率就更大了。

当然,有压对的就自然有押题失败的。

一道题都没有压对,甚至连对出题夫子的分析有所有极大谬误的考生只得被迫花比其他考生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怀着押题失败的失落心情,在接下来的三个时辰时间里构思出完整的三篇文章。

随着时间的流逝,磨墨的声音逐渐变多,很快就由几道变为了十几道。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姜玄首先答第一道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的原文为:“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的第三章。

大意为:“贤:前一个贤是尊敬,后一个,所尊敬的贤人。亲:前一个亲近,后一个所亲近的亲族。乐:前一个以此为乐,享受之义,后一个喜乐,快乐。利:前一个以此为利益,得到之义,后一个利益。”

即后代君子尊敬所应尊敬的贤人,亲近所应亲近的亲族,普通一般人享受所得到快乐,利用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才终生不忘记前代圣王。

此话是在论述前代圣君止于至善的德行,人民敬仰,不能忘怀。形容更新民风的效果。以证明明德的作用,所以后世有德之贤士,有感先王德行的宏大,自然敬而仰之。

因为胸中早有存稿,姜玄没有丝毫犹豫就动笔了。

在空白的草纸上写了三十余个字,将书写的状态调节到接近满意后,姜玄迅速在第一题的试卷中写出了早就已经存在于他脑海中的答案。

因为早已成竹在胸,所以姜玄有如神助。短短数分钟的时间里,在大部分的考生都还在想着如何破题动笔的时候,第一张试卷就被姜玄写满了。

将写好的试卷收入桌案的第二层后,姜玄手中的笔落在了第二张试卷上。

县试的考场极为宽敞,内部虽然有五十多张桌案,但每张桌案的前后左右间距都过半丈,而且桌案的左右都有挡板,想要观察旁边的考生的试卷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监考夫子的数量达到了九人之多,除了黄老夫子一直坐镇于考场的前方中央外,剩下的八名夫子一直都在前后走动巡视,监察极为严密,几乎不给考生们暗地里交流的余地和空间。

考生的注意力大多都集中在了身前的试卷之上。

考场中很是安静。

除了磨墨声和笔尖在纸上滑动的声音以及监考夫子们轻微的脚步声外,其他的声音几乎没有。

约两刻钟后。

姜玄将第四张试卷收到了桌案的第二层,同时将第五张试卷移到了桌面上所有试卷的最下方。

七百五十多个字的文章写好了!

“子贡问士。”

四个黑字紧接着出现在了姜玄的视野之中。

“又是子贡,不愧是陆夫子所出题目。”

姜玄摇头暗笑。

陆夫子名为陆荣祥,出自四大家族中的陆家,是行思学院资格最老的夫子之一,致仕之前曾经当过八品官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姜玄默念着考题的原文。

子贡问士,此题原文出自《论语》,讲述的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贡与孔夫子对士的讨论。

子贡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学院大考(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