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宋时吴钩>第八十五章 天文镜

第八十五章天文镜

“孟兄,最好再找个制模师傅,好铁也得准备些。不过,”公输念槐摇摇头,“孟兄,这事啊,风险太大,你还是别出头了。”

“公输公子,你与严实不是有赌约吗,小的记得还没兑现。”一旁的张言提醒道。

“噢,”公输念槐一拍脑袋,“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念槐,你跟严作头押注了,小兄怎么不知道。押的什么注,严实能听你的吩咐吗?”

“哈哈,孟兄有所不知,小弟现在也是有徒弟的人了。”公输念槐本没把跟严实的赌注放在心上,要是没人提,公输念槐真记不起来了。

“嗨,念槐啊,你够狠,一场火药比试,试出个徒弟来。那还等什么,派人唤严实过来。”孟之经的眉头舒展开来,都可以跑马了。

“那,”公输念槐踅摸了一圈,发现院子里再没有人可以指使了。

“公输公子,我去一趟,再怎么说,严实也是一个作头,更何况还是您的徒弟,别人去不合适。”张言欠了欠屁股,终于站了起来,还说出了一套说辞来。

“好,张大哥,那就有劳了。噢,张大哥,别打趣严实,我看这人面皮不厚。”

“噢!”张言应了一声,疾步走了出去。

“怎么样念槐,现在装千里镜?”孟之经一看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哪还按奈得住,蠢蠢欲动起来。

“好。不过,张大哥回来埋怨时,我可不长耳朵哦。”公输念槐呵呵一笑,起身朝屋里走去。

“孟兄,今天什么时子?”公输念槐随口问道。

“六月二十,明日立秋,怎么了?”

“立秋?”公输念槐停下脚步,往西边黛黝幽暗的天空望去。立秋,若以后世的阳历来算的话,应该是8月7日或者8日。这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得到比较准确的时间定位。

“想起什么来了,没有遗漏的了吧。”孟之经顺着公输念槐的目光朝西天看了一眼,顺口问道。

“没什么,小弟只是感觉到秋天真的来了。”公输念槐暗叹一声,举步进了屋子。

孟之经抢先一步窜进屋里,找来蜡烛,晃亮了火绳,点起了三支牛油巨烛,屋子里瞬间亮堂了起来。

两人把两个箱子拖到了堂屋里,孟之经摆开一张大方桌,就是工作台了。

公输念槐从箱子里取出望远镜的框架,轻轻摆放在桌子上。孟之经扎撒着双手站在桌旁,似要伸手帮忙,又不知如何插手,更像担心公输念槐一不小心摔了框架。

公输念槐本想明天装千里镜,所以与方琼一起看时,对镜架的尺寸并没在意。现在细细端详着这个镜架,试着调了调,将目镜盒的导轨重新再装回去,再试了一下,果然那目镜的调焦装置极为顺滑,再试了底座,亦没有太大的虚位,转动也极灵活。

公输念槐大喜,“哈哈,孟兄,这镜架做的极好。啊,莫要对方叔提起。”

孟之经忍着笑,郑重地点点头,“嗯,念槐说得极是。”

公输念槐又把装着镜片的箱子提起放在桌子上,打开,取出两块小铜镜,那镜面光亮之极,显然是精磨制成。

公输念槐拿起其中一面镜子对了角度,果然在墙上反射出完整的正方形,只可惜这屋子太小,烛光比不得阳光,也无法试出距离来。

箱内还有一小木盒,盒中装了两块玻璃状的镜片。公输念槐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片,细一看,果然是标准的凸透镜。水晶被磨得透亮,已能清楚地看到掌上的纹络。公输念槐看了片刻,爱不释手,取了一小片纸放在桌上,将透镜对着烛光聚焦,纸上显出一个光点来,想烧出洞来,显然烛光的温度很不给力。

孟之经在一旁大瞪着眼睛,瞧着公输念槐玩弄晶莹的镜片,却不敢上手。只把镜片的形状悄悄地记在心里。

公输念槐又将箱内那两块最大的镜片取了出来。这两块镜是凹面镜,表面磨得光滑之极,对着墙面一试,焦距似乎在一米左右。

公输念槐放下心来,他的镜架刚好定为一米,再加上反射装置,足以装下这块物镜。

忙了好大一阵,也亏得孟之经忍得住,竟然观镜不语,公输念槐不招呼他,他决计不发一言。终于在蜡烛燃尽小半个身子时,公输念槐将镜片全部装入了框架。

接下来要做的,是调整主镜的光轴,此步骤并不简单,但鹿木匠做的调整装置极为巧妙,不,应该是公输念槐作的图样子很有功力。公输念槐请孟之经出手,孟之经兴奋得小脸微红,只是伸出来的双手,让公输念槐看了,有些不落忍。都抖成寒风中的枯树枝了。

“哈哈,孟兄,你就把它当成弓弩就成。”公输念槐直起腰来,抻了抻,顺便给孟之经松松神经,太兴奋和紧张了,大脑会痉挛,肌肉也会变得僵硬而不听使唤。

孟之经嘿嘿傻笑着,探出手去,摸着镜架,先交流交流感情。

有了孟之经的帮忙,调整起来也不费事。主镜调整好之后,公输念槐将镜架对着一支蜡烛,又在镜架前一米处放了一小片纸,那纸上果然出现了一个微仅可见的小圆点,正是凹面反射镜的聚焦点,与太阳灶是一个原理。

接下来,就要进行反射镜与目镜的组合调整了。反射装置可以在主框架内上下滑动,目镜装置也极为合理,

公输念槐忙了片刻,感觉已差不多了,遂与孟之经推着桌子,来到屋门前,将望远镜指向远处的天空。

状态提示:第八十五章 天文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