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舌尖上的大宋>第648章:皇帝放屁

杨怀仁是七天后回到京城的。

埋葬高太后的事情,杨怀仁知道不用弄的太过复杂,低调的让她长眠,也正是赵煦愿意看到的。

那些随行的礼部的官员和宫里的内侍宫人,也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谁都知道这次给高太后下葬,到底谁说了算。

随葬的物品很多,大都是些高太后生前的起居用品,包括她生前穿过的衣服,以及赵煦钦赐下来的大量的金银财宝,这方面,赵煦不会小气。

照规矩,高太后的墓室就在英宗的陵墓旁边,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尽管他们是两口子,可杨怀仁担心高太后下去了之后,见了英宗该如何交代,或者,还有没有脸再见到英宗,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

叶公公的尸体收殓了之后,用一张牛皮包了起来,放入了一个木箱中,这样对一个亡者也许欠缺应有的尊重,但是杨怀仁让人把这个木箱混入了高太后的随葬物品当中,也算是了却了他一桩心事,很对得起他了。

临走的时候,杨怀仁在马上回望那座泥土还新鲜的高大的坟丘,灿然一笑,心道老太婆你要做女皇帝,去阴间闹腾吧,十万精兵给你烧了去,但愿你和叶公公有本事十万旌旗斩阎罗。

当然,如果叶公公你守信用,别忘了你说的话,要是真在阎罗殿上牛比一把,掀翻了阎王老子的桌子,记得在生死簿上找找我杨怀仁的名字,学孙猴子一样给划掉了,哥们还想再活五百年。

进城必须先要回宫复命。

三伏天还真是热,不论人还是浓绿的树叶,都被剧烈的阳光晒得有些发焉。

当然这些人里边肯定是不包括赵煦的,赵煦早有了一套做冰棍儿的设备,听说是赵佶送进宫来的,接见杨怀仁的时候,又没了先前的规矩。

赵煦看上去有种少年得志后的意气风发,一个月的时间都没用,朝堂上几乎都是顺着他说话的,没有一点刺耳的噪音。

杨怀仁似模似样的要跪下行礼,赵煦竟然亲自降阶走下来,伸手把他扶了起来。

接着是递过来一根冰棍儿,赵煦一边舔着酸酸甜甜的冰凉,一边笑道,“知义兄见外了,如今不是朝堂之上,知义兄不必如此多礼。”

赵煦一口一个“知义兄”这么叫着,以前他没大权在握的时候,杨怀仁也就听着了,可如今这样的光景,他还这么叫得亲切,杨怀仁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了,后脑勺子有点发麻。

“多谢圣上赏赐。”

杨怀仁站起身来,接过那根冰棍儿,塞到嘴里咬下一块冰来,冰冰凉凉的确实让人舒服了不少,而且是栗子味的,看来这些厨子们都已经掌握了改变冰棍儿口味的窍门。

赵頵现在怎么样了?杨怀仁有些担心,也许这时候做生意赚钱那种快感,他应该是没有心情体会了吧。

赵佶就不同了,别看这小子年纪不大,却精得跟猴一样,比一般的成年人可会来事得多。

赵煦当权,赵佶很爽快的给他哥哥送了一套制作冰棍儿的设备进宫来,看上去不过是小孩子闹着玩的事情,可在赵煦心里,有好东西,有好吃的总是想着他这个当哥哥的,这也就是兄弟间的情谊了。

赵煦拉着杨怀仁坐到他身边,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朝堂上的新变化,新法他已经派人在制定了。

制定新法,当然是在他皇帝老爹熙宁和元丰两次实施新法的基础上重新制定。

之前就开展的很好的,继续保留下来,而那些开展的不太好,曾经遭到很多人激烈反对的,赵煦觉得可以适当改改,换一种方式去执行试试看。

听起来好似他运筹帷幄似的,可杨怀仁知道,这就是赵煦的绍圣新法了,最终的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的。

其实还是那个根本的问题,变法并不是不好,北宋走到今天,朝政上弊端众多,不变法,那就是慢性死亡。

但是无论是神宗赵顼,还是眼前的赵煦,都还活在太祖太宗和神宗时期的梦里,大宋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宋了,皇权的影响力,只能覆盖上层,下层的普罗大众,他们已经遥不可及了。

政策制定的再好,总是要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的,下边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自然会阴奉阳违,政策落不到实处,就是一些好听的空话。

当皇帝的,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也不知是冰棍儿太好吃,还是朝堂上的新场面,让杨怀仁分不出赵煦是吃的津津有味,还是说的津津乐道。

口水总是很多的,赵煦这一开口,仿佛把原来憋着不敢说的话都说了一遍似的,这就让杨怀仁有点为难了。

哥们这一趟给你办事,出门又是十来天,家里两个老婆还大着肚子呢,还有后山的学院工程进行的怎么样了,哥们都挂念着呢,你说起来没完没了,还有完没完了?

信不信哥们一拳让你知道锅是铁打的?不管赵煦信不信,反正杨怀仁自己都是不信的。

杨怀仁只好傻呵呵地陪着笑模样听了赵煦半天啰嗦,赵煦说得口干舌燥,一连吃了五根冰棍儿,而且还是不同口味的。

后来赵煦捂着肚子有点不适,听着里边咕噜咕噜响了起来,然后就是“嘣”地一声闷响——赵煦放了个响屁,看来是不出宫不行了。

杨怀仁那一刻其实心中一万零一只*****在奔腾,恨不得赞叹一句“圣上真是天生神力,放个屁都跟天雷滚滚一般”。

可如今的他早学会了处变不惊,淡淡地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端起面前


状态提示:第648章:皇帝放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