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帝国支撑者>第八百四十二章
亲自指挥全盘军事。

以后,改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一人,名义上是“节制中外诸军事”,一切大小军政,包括军官任免、军队调遣、战役指挥、战略考虑等,都由都元帅决定,大都督府不过是主持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考绩、马政等日常事务。

大都督当然也要统军作战,但只能奉命进止,不许擅作主张。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在行中书省内设户、礼等四部,独不设吏、兵二部,正说明人事和军事大权不容假借于人。

即使如此,到吴元年(公元1364年)还是对此作了部分的调整,虽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职不设,改设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佥都督若干人,均为大都督府的长官。很显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众设多官而分其事权。

大明建立后,在中书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这对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来说,是实不可少的。大明初期,将原来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绩、荫袭、军队的训练、后勤给养、军丁军户管理等军事行政工作划归兵部掌管,大都督府仅保留统率全国军队的职权。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撤废中书省的同时,朱元璋也宣布彻底改组大都督府,将大都督府分设为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

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时大变动,是当时明王朝中央军政制度大改组的两翼,其重要意义实不相上下。当时还规定,五军都督府互不统辖,应该分别与兵部直接联系工作,而统一奏请皇帝裁定。每一个都督府内又都设有一小群都督,计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副都督等,俱为负责官员,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别统率全国各都司、卫、所,不得随便变动。至此,统军的部门便一分而为五,领导人更是由一个增加到好几十个。任何统军的都督都绝不可能率本部军兵与朝廷对抗了。

其实,任何一个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个都督,连率领本部军兵的权力也是没有的。因为明王朝还规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有军事行动时,兵部奏请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战,而分调其他各都司、卫、所的兵丁归其指挥。

军事行动结束,将帅即归回原都督府,兵丁归回原工所建制。这种体制显然是为了防范军权旁落,是为了对将帅们的职权有意掣时,其必然结果是,要付出大大削弱自己军事威力的代价。

所以,此次山西平乱,平江伯陈锐任总兵官,虽然有统兵之权,但却无出兵之令,而太监金辅监军,户部侍郎许进提督军务,正是对其有所掣肘。

其实,陈锐正好赶上了宣武镇将领率领这届武举人将副都御史顾佐护送回京师,于是,陈锐正好统兵将武举人们带上了战场,前去迎击火筛之军。

还别说,在平江伯陈锐的率领之下,这支临时组建的军队还真的将火筛之师击退,哦,也不能说是击退,只是火筛之敌已经抢劫够了,所以在四月份退兵了。

陈锐得袭此情,心中大喜,立刻上奏朝廷,说是大军到处,火筛之军被击退,向朝廷请功。

朝廷当然会予以嘉奖。然而,在五月之时,火筛又拥众五万骑入大同左卫(今山西左云),这下,平江伯陈锐不敢再行谎报,只好迎击,但他的迎击之策是坚壁清野,令火筛之军长驱直入,劫掠一番,再行退去。

这下,陈锐得了便宜,立刻上奏朝廷,奏之以大捷。

弘治大喜,遂令其回京述职,回禀其事,以显大明军威。

故此,陈锐才率领一支军马回转京师,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那些武举。当然,陈锐想要享受此等荣光,必然会带着他的亲信军队,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故此,这支军队正是与他交好的那支部队。

这也造成了武举人们与他格格不入的格局,所以,武举人们,哦,不应该说是明家的武举人都聚于一堂,才有了之前的事情发生。

当然,这支军队既然能够被陈锐标榜在击退火筛之敌中建功立业,必然有其精锐之处。

而现在出现在明中信面前的营帐安置得极其合理。营地形状为长方形,四周以壕沟和土墙环绕。土墙高达3.5米,由开壕沟挖出的泥土堆放在紧靠栅柱的地方而形成。营垒大门两侧筑有木制塔楼,在其上可用箭击射来犯的敌人。营地中央为一广场,设有指挥官的帐篷和祭坛,其余地方依次设有士兵的帐篷。

而此时,营帐之外一队队士兵在巡逻,显得一副森然之态,看上去还真的像模像样。

当然,据龙兴所言,这陈锐也不过就是外紧内松,做个样子而已。

毕竟,他此次回京就是显摆与夸耀之用,必须做个样子,好随时迎接兵部及陛下的探查。

当然,这是之前他的想法,但经过自己与学员们与其一番交锋,他再不敢小瞧这陈锐。

而明中信更不会,毕竟,此番明显是针对自己及明家,这背后必然有人,唯一无法确定的就是,这背后的势力是弥勒会还是京师中的隐藏势力,这一点很重要!也将决定随后的应对之策。

当然,现在根本无法确定,但救人是一定的,至于摸清底细,这必须慎而又慎,否则别救人不成反而将自己折了进去。

明中信细细查看一下军营的布置,再结合龙兴所言,心中有了数。冲前面一招手,那刘将军瞬间回


状态提示:第八百四十二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