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一品美食>第158章 不服气

秦舒语的父亲叫秦大石,一辈子都在农村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以前的生活条件没现在这么好,没有什么面包饼干这些零食,在山上干活的时候,中午饭只能是自己解决。

所以,跟当地的其他农民一样,秦大石夫妇俩如果到远一点的地方干活,就会自带一些大米和盐巴。

到中午饭点的时候,随便在山上砍一根竹子,做两个竹筒饭,就解决了中午饭的问题。

那时候,条件不好。虽然没有油,没有其他配菜,但自己种的大米,加上青翠的竹子,烧出来的竹筒饭同样香软可口,十分好吃。

秦大石认为,自己烧竹筒饭的手艺,在村子里也是排名前列的。即使有人烧得比他更好吃,也好吃不到哪儿去。

所以,现在一听女儿说她要去跟别人学烧竹筒饭,还要交10万元的学费,而且学会了后开店时还要给别人一年20万的加盟费,秦大石一听就怒了。

烧竹筒饭有什么难的?还要交10万元去跟别人学,这不是浪费钱么?还要交20万加盟费,加起来就30万了!

30万啊,可不是30块,简直是胡闹!

这么多钱,秦大石一辈子也没看见过!

而且,这是小两口用来买房子结婚的钱,要是拿去搞那个竹筒饭了,哪儿来钱买房子结婚?

所以,秦大石马上严令秦舒语,不准去学那个一品居的竹筒饭。当然,这话也告诉了杨志杰的父母,让两位亲家拦着小两口,不准小两口胡闹。

秦舒语就在电话里告诉父亲,一品居烹饪的这个竹筒饭与他们在老家做的竹筒饭不同,味道非常香、非常好吃,不是他们在老家做来充饥的竹筒饭可比的。

言下之意,要想卖竹筒饭,还非得交学费向一品居学习不可。

秦大石一听这话,更怒了!

这个女儿,出去打了几年工,交了个湄谭的男朋友,莫非连竹筒饭是滇南省特产都忘了么?

要学竹筒饭,不找发源地的老师傅学,去学湄谭人的?湄谭人会什么竹筒饭?

即使会,也是山寨的!

真想学,想卖竹筒饭的话,也肯定得学滇南省的做法啊!

放着自己这样从小就会做竹筒饭的老师傅不请,去交几十万元钱学湄谭人的做法,这不是舍本逐末、糟蹋钱么?

于是,秦大石当场决定,为了让女儿和准女婿回头是岸,他要去湄谭一趟。

要么劝女儿不再学竹筒饭,要么学也由他亲手来教,不必花那么多冤枉钱去学湄谭人的做法。

然后,秦大石就马上托人买了火车票,第二天就前往尊义市湄谭县!

2天后,秦大石就轻车熟路的赶到了湄谭杨志杰家里。

因为前面为了谈小两口的婚事,秦大石夫妇来过湄谭。所以,路上完全没什么耽搁,秦大石就顺利的抵达了湄谭汽车站,然后由杨志杰把准岳父接回了家里。

见到女儿后,秦大石详细的询问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小两口不想再打工,想要自己开店的想法,也抱支持的态度。

但是,对小两口想要交几十万学费和加盟费去学习一品居竹筒饭的做法,却感到嗤之以鼻。

秦大石很有把握的说,杨志杰两人想要学烧竹筒饭,由他来教就行了,包教包会,而且不收钱。

杨志杰和他父母自然不好说什么,只能由秦舒语来告诉秦大石,这个要拿出去的卖的竹筒饭,不能是他们在老家那样简单的烧来充饥的竹筒饭,得色形味俱全才行。

秦大石不以为然,问清楚了一品居的竹筒饭加的油、盐、配菜等食材后,就径直试验了起来。

第一次烧出来,秦大石尝了一下后,就认为自己做得不差,起码也是合格品。

然后,秦大石就颇为志得意满的叫秦舒语、杨志杰和两个亲家品尝。

结果,大家品尝完了后,却没有秦大石意料中的赞扬,反而全部摇头,说完全比不上一品居卖的竹筒饭,达不到拿到街上去当特色美食出售的水平。

秦大石不信邪,以为是自己手艺生疏的问题,自信满满地说,只要他多试几次,就能试出最佳的食材配方和火候情况,烧出最好吃的竹筒饭。

如此,连续试验了几天后,秦大石自认为自己已经是超水平发挥,烹饪出来的竹筒饭已经是自己的历史最高水平。

结果,杨志杰几人尝了后,还是直摇头,说还是比一品居的竹筒饭差得太远了。

这下,就让秦大石有些不信了。

再怎么说,他也是从小在滇南省长大的,烧了几十年的竹筒饭,怎么会比不上湄谭人?

湄谭又不是竹筒饭盛行的地方,那一品居老板也不知道在哪儿学的,怎么会比他烧得还好吃?

而且,看杨志杰几人的样子,自己烧这个竹筒饭还比人家差远了,这可让秦大石一点都不相信。

于是,秦大石就要杨志杰、秦舒语带他去一品居尝一尝,看看这个敢开价10万学费的一品居竹筒饭,到底是啥味道。

看到一品居竹筒饭100元一份的价格,秦大石也是吃了一惊。

但是,这事杨志杰和秦舒语早就给他说过,有心里准备,倒是没有被吓到,只是点了竹筒饭,就在餐厅里等着。

看到杨志杰和秦舒语陪着一个老人来到餐厅,却并没有找他谈学习竹筒饭和加盟一品居的事,饶名扬就没理会他们。

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投资几十万开一个小吃店,确实不是个容易下决定的事情。


状态提示:第158章 不服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