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封天灭日>第四百零四章当战争的旁观者

一秒★小△说§网.】,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会如期而至,毕竟封天仅仅在亚洲兴风作浪,并没有干预欧洲的局势,毫无疑问欧洲还会沿着原来的轨迹运行。

封天按部就班地做好迎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准备,在制造了一批数量不菲的中小型舰船之后,已经开始制造大型军舰。

尤其是新型航母的制造,这对于一个从事重工行业制造的封天来说,属于重操旧业,没有多大的难度。

而且,封天把后世的造船工业技术移植到自己的造船厂,采取模块化造船工艺,大大节省了时间。简单地说,就是把巨大的船舶划分成若干模块分别制造,最终合成舰体。

新型航母的标准超越了这个时代,排水量:标准61170吨,满载81700吨,主机采用4台蒸汽轮机,209000kw,4轴推进,航速32节。续航力4000海里/30节,12000海里/20节。

载员:舰员2930名,其中军官155名;航空人员2480名,其中军官320名。

船体:长318.5米,宽39.5米,飞行甲板:长326米,宽76.8米,吃水深度:10.8米。

武器装备:配置3座8联装“飞鱼”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3座“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4座电子对抗诱饵发射装置,1台台“美人鱼”拖曳式诱饵。

舰载飞机:预计配置80架。并配置导航雷达和火力控制系统。

动力装置为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推进功率:20.9万千瓦,最大航速:30节。

最重要的是,新型航母是为了超音速战斗机准备的,而不再是以前的老式飞机。而且,导弹这种新型武器已经列装战斗序列。

作为短期防御战略,原有的两艘航母已经足够了。

现阶段这两艘航母作为训练舰,正在为北地义勇军海军培养大批海航飞行员,一旦新型航母列装,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封天的计划要制造六支航空母舰编队,那么,他就要利用这两支航母编队在近几年内训练出六支编队海军战斗人员。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六艘航母同时建造,这样的场景非常壮观。

其实,制造六艘航母与制造一艘也差不多少,一套图纸制造同一类型的军舰,只不过是每一个零部件同时复制而已,使用的人多、材料多而已。

由于是模块化制造工艺,相对来说并没有增加太多的难度。

虽然封天刚刚建立海军,但是,超时代武器的出现,无疑让封天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封天不想在这段时间与日倭军队进行海战,但也不害怕日倭海军的进攻,汉省的陆地机场起飞的战机,足以毁灭日倭海上舰队的威胁。

当然,现在与日倭开战不是封天的意愿,北地义勇军导弹这种装备,封天暂时还不想暴露。所以,不是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开战最好。

在即将来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封天不会参战。

所以,北地义勇军海军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作为一个旁观者,封天需要干两件事情,第一是发财,发战争财,为战争的双方,无论是盟国一边还是轴心国一边,只要愿意都可以提供武器、提供能源、提供战略物资。

当然,这是建立在对方愿意使用黄金的前提下。

第二则是大力发展军备,等待出手的时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封天想当那只黄雀,或者说,希望成为渔翁。

日倭军队占领了中南半岛三个国家之后,并没有停止脚步,继续向南、向西挺近。

日倭的战略次序是,首先占领中南半岛,而后向马来挺近,继而入侵印度尼西亚,最后才是菲律宾岛。

因为,入侵菲律宾必然惹怒美国,双方必将成为交战国,也必将影响到美国向日倭提供贷款和所提供的战略物资支援。

日倭军队攻占英法殖民地,美国会作何反应,会不会切断能源供应,日倭人心中没有把握。

为此,日倭囤积了一部分资源,至于美国人会不会做出激烈的反应,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日倭还想继续获得美国的贷款以及战略物资,现阶段弄到手的财和物越多越好,所以,日倭把对美的战略目标放在了最后。

在东南亚,日军向南横扫法国占领军,在迅速占领越、老、柬三国之后,进攻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泰国。

泰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北与缅甸接壤,南临马来亚,是日倭侵略者早已觊觎的前进基地。

当强大的日倭军队集结在边境的时候,泰国政府认为对日军进行抵抗是毫无希望的。

于是,泰国政府向伦敦和华盛顿发出了救援的呼吁,希望他们提供武器,包括飞机和弹药。

但是,英美两国均表示无力提供。

日倭陆军部授权南方司令寺内寿一大将,就日军进入泰国的一切军事问题同泰国当局进行谈判,可是遭到泰国政府的拒绝。

1939年5月7日,日本驻曼谷大使坪上贞二警告泰国政府,不论谈判结果如何,日军都将按计划进入泰国。

当时泰国总理不在曼谷,他的同僚们不顾日倭大使的警告,仍然表示不愿接受日方的要求。

结果,日本军队果然开始行动了。

5月8日早晨,日本第15军从印度支那南部越过泰国东部边界。

5月9日天亮时,先遣部队就进入了曼谷。

而另一支从海上进发的日军,也于8日黎明在曼谷附近登陆。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四章当战争的旁观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