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不是说:有仇不报非君子,那么作为儿女怎么不为自己的母亲报仇?这时候的秦嬷嬷,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余颖早就毫不客气地下手。
不过秦嬷嬷也算是从卫家出来的,以为现在报仇还没有什么把握,他们这边就这几个人,而那个司徒府大夫人,她是李氏王朝的王族比较远的旁支,但也和王族有关系。
和李氏对上之后,说不定会和朝廷对上。而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人,还是小女娃,甚至阳阳才六岁,所以这时候抢着去报仇,并不好。
但是这一刻的秦嬷嬷,觉得自己还不能死,因为仇还没有报!
看到秦嬷嬷终于有了活下去的想法,余颖松了一口气,说起来秦嬷嬷只是原主娘亲的奶娘,却是真真正正疼爱着卫晚晚,可以为卫晚晚生,也可以为卫晚晚死。
所以余颖才想着,能让秦嬷嬷多过几年好日子,不想着秦嬷嬷现在就去死。
等到秦嬷嬷情绪稳定下来之后,余颖决定搬家,因为她要取得一定的权势,不然怎么和司徒府的人斗?
除非找时间暗杀他们,对于这一点,余颖不接受,她要让始作俑者的家族,都跟着完蛋。
这件事看上去很难,但是余颖知道她可以借势,因为李氏王朝的地盘快要乱了。
说起来余颖在这些势力里,最终看中的是那个北平王的势力,早早让人在北平王的我领地里,比较安全的地方买了不少地。
说起这个王爷务实踏实肯干,手下还有不少兵马,现在已经开始扫荡那些北方别的势力。这让不少人都察觉到,这天下之势已经开始整合。
一旦北平王平定北方之后,就会来准备攻打这个李氏王朝,一统天下,那么李氏王朝的名门望族,都在这场波折中逃不掉。
就这样余颖打定了主意,去了政治上最有前途北平王的领地,当然还带着不少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余颖想着一件事,该怎么让原主的妹妹、弟弟在这个社会活下去?
首先第一选择是当官,毕竟士农工商,所谓的士其实就是当官的人。但现在还没有科举制度的,官员们多是靠推荐这种情况。
虽然说起来,原主的父亲就是官,那么阳阳、月牙也都属于士的阶层。但是当官的父亲已经过世,而且这官还是李氏王朝的。
那么做官的话,只能找别的渠道,只是阳阳是适合当官吗?
于是余颖看向阳阳,这个孩子此刻正在和人嬉戏,但是作为抚养过好多个孩子的人,余颖很快就发现阳阳天生是一种过于执拗的性格。
要是去当官的话,绝对是不怎么受欢迎。
像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最多能当个御史,就是当上御史,在别人看来也是又臭又硬的性子,碰到一个暴躁一点的君主,会常常挨揍,甚至是死。
其实秦嬷嬷倒是说过,阳阳的性格很像原主的亲爹,原主的亲爹就是那种执拗的脾气,甚至连死也是因为他的执拗病犯了,非要做某件事,结果把自己的命给搭上。
当余颖知道这个消息,几乎是惊愕无语的,遗传果然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于是余颖狠狠设计阳阳几次,让阳阳在他自己执拗的时候,摔了几个大跟头,这种人不吃过苦头,就不知道变通,明明一件事也许换个方式,就能成功,但是就认准了一条路走到黑。
阳阳在吃了还多次苦头之后,倒是知道不少好歹,变得审时度势起来。
余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起来被灭了十族的方孝孺,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皇帝硬杠,皇帝恼羞成怒之后,要灭方孝孺九族,这已经是很残酷的一件事。
结果方孝孺还是相当的执拗,不认为自己说错了什么,又嘴欠地说了一句:“灭十族又何妨?”
皇帝闻言大怒,明明灭了方孝孺的九族,就已经是把方家的人都一网打尽,根本就没有什么十族,但是皇帝还是扒拉和方孝孺有关的人,成为第十族,杀了。
所以一个不会审时度势,一味追求自己心里理想的人,在古代社会,对家人来说,其实有时候堪比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
于是余颖最怕的是阳阳也是这样,幸而这时候的阳阳还小,应该要加强注意,要知道这脾气秉性是天生的,而且男人一旦热血上头的时候,常常就会干出不寻常的事。
琢磨一下,余颖还是有点信心的,阳阳应该会学会考虑一下。
至于准备做什么,就看将来阳阳这个孩子自己的选择,人的性子虽然是天生的,但是后天可以调教。
但不管怎么样都是需要读书,因为读书明理。
只是要怎么读书,又是一个问题。
余颖也算是穿过不少世界,所以对儒家学说可以说颇为了解,其实儒家的东西,的确是有精华的部分,比如有位大家就说过:君为轻,民为贵。
但是圣人的话,不等于后人一定认同,后来往往是民为轻,君为贵。
事实上,为了把儒家推销给统治者,所以儒家的很多东西都遭到了阉割,而三纲五常倒是应运而生,搞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还有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也就是说,臣子受到别人的冤屈,被皇帝杀了,也不应该怨恨皇帝。
其实余颖认为这些话都是狗屁,要真的是这样,就应该没有朝代的更替,也就没有那些造反人员,而那些尊贵皇族的人员,更加不把人命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