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唐朝好地主>532.第532章 纠结的太子

(急求月票啊,天天五更好辛苦,月票排名却掉到了第七。兄弟们,有月票的快出手吧,虽然月底双倍,但月票只有在月初才能起到推荐的效果啊!)

晨鼓响起。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长安的城门坊门依次打开,城市喧闹起来。虽然在洮州、宁远等李超主持的边城,早已经打破了这种里坊的封闭格局,把集中的市也分散到了街上,形成了新的街市布局。

但在京城长安,长安一百零九坊的坊墙依然高高的竖立着,一座座城门、坊门、市门,依然严格的遵照着黄昏闭城,拂晓开门的制度。

李超在这巨大的鼓声中起床,洗脸漱口,然后是练枪骑马射箭,一通训练后,在花园的泳池里游一会泳,冲凉,在郑婉言的服侍下换上朝服,骑马去东宫上朝。

他现在依然还是朔方节度使,但李世民却不打算让他近期回去了。李超也没有得到李世民的通知,说让他回京兆府或是兵部主持事务,因此李超也就很偷懒的不去两个衙门打照应。

每天早上起床,先去东宫参加朝会。

李世民是个勤快的boy,不但朔望朝会一次不少,就是每天的早朝也是不能少的。李渊依然还住在太极宫中,朝官天天去东宫显德殿上朝。

朝会时间一般倒不常,这更像是一个仪式。

李世民把早朝,当成了一个发通知的地方。各种诏命、圣旨,直接在早朝上颁布,要不就是通过早朝发布人事调整命令。

真正百官们发言的机会不多,一般的事情也不会听你在这里浪费时间。

早朝过后,各官返回自己的衙门办公,而宰相们则照例要先去尚书都省,宰相们议事办公的政事堂就设在尚书都省里面。

一众宰相下朝,到都省政事堂碰面。

本来这个政事堂议事,是没李世民什么事情的,可李世民天天腆着个脸跑过来参加。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

李世民很无耻的天天来,还经常把主持的头衔给占了。

本来按制度,政事堂当然是宰相们议事的地方,皇帝要跟宰相们议事,那得召宰相们到他的殿中去相商。可李世民喜欢凑政事堂跟,跟他的亲家翁们一起。

对于这种皇帝,宰相们很无奈啊。尤其是萧瑀和陈叔达两位仆射,本来他们算是政事堂诸相之首了,在以尚书省为首,而还不是以中书门下为首的唐初,他们相当于首相次相了,可是李世民愣是天天跑政事堂里来,实际上等于李世民是尚书令一样了。

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当宰相,无奈啊。

李超也有些无奈的。

平章事本来是个加衔,让他得以进政事堂参议军国大事。检校尚书左仆射,是对他收复朔方的奖赏,那只是个加衔荣耀。

可现在李世民却把李超留在京城,天天让他也跑政事堂来上班。

荣耀头衔的检校尚书左仆射,倒真的干起了代理之职了。

显德殿。

早朝。

李世民有一点让李超很赞,他没让大臣们站着朝会,宰相们还有一张椅子和一张几案,桌上还有茶水点心呢。

其它的官员们,也有软垫子可以坐。

大家坐在那里开会,可比站那里好多了。

李超的位置还挺靠前的,享受一张椅子,还能靠着背。

早朝的时候,李超一般都不会发什么言,好好听听皇帝传达下精神,听听指示就好。反正这就跟后世企业里的早会一样,站在那里,一二三四五的说完几条,然后布置下任务什么的,表扬几个,批评几个,然后就解散,各自回去办公。

宰相们散朝后,会先去各自的衙门里开个小会,检查下工作,布置下任务,然后回到都省里议事办公。

朝廷的重大决定,基本上都是在都省政事堂商议然后决定的。

这个政事堂,更像是一个常委会。

三省宰相,检校的三省长官,还有平章事,加上三公三师,那都算是常委。只不过现在裴寂和封伦很不得李世民喜欢,因此早被架了起来。

李世民特旨,体谅两位三公辛苦,特许他们半月上一次朝,不必到政事堂视事,有事皇帝让人去他们府上请示。

其实,这就是很直接的让他们滚蛋在家养老的意思。

现在裴寂和封德彝两个,基本上天天进太极宫,跟着太上皇李渊抢地主、打麻将,吹拉弹奏的。那个乐队没了李超,依然还玩的很嗨。

李世民对此表示我知道了,你们玩自己的,别来打扰朕就好。

李超现在没有李世民的旨意,也不去京兆府和兵部视事。有的时候,不是事情做的越多越好,皇帝不可能忽视或者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可皇帝就是一直没旨意。那么意思就很明显了,皇帝并不想让李超再去管京兆府和兵部的事情。

从一方面来讲,也许皇帝是体谅李超。毕竟现在李超实职是朔方节度使,现在是在京城向皇帝汇报工作呢。皇帝体谅李超,让他不必那么辛苦。

或者可以从另一方面想,皇帝完全就是不想让李超管太多。

李超对这些领会的很清楚。

别的宰相们去各自的衙门去了,李超则独自坐在都省的后院厨房里做早点。出门的时候李超喝了杯鲜奶,只喝了碗粥,现在这会又饿了。

这些天李超也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

那就是留着点肚子,上午在都省做个早餐。反正每天早朝后他会有大约半个时辰的空闲时间,大家都在忙呢,就


状态提示:532.第532章 纠结的太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