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德意志惊雷>254 李凌遇险

002

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并不断。十年一晃而过,当初的那个小婴儿也不过才是一个孩童模样,可他所生活的欧洲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他未满4岁的时候,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震惊了整个世界,随后长达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

就在他刚刚过完8岁生日没多久,1918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历时四年多,席卷了三十多个国家,超过两千万名士兵伤亡,多达七百万平民死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画上了句号。

让所有欧洲人面临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也在影响着每一个身处欧洲的中国人。段祺瑞政府派出的二十万华人劳工和其他的欧洲华人一样,在这场战争中都在扮演着属于各自的角色。

然而,段祺瑞政府派出的20万华工在付出了重大牺牲之后,却换来了更加丧权辱国的巴黎合约。

身处同盟国阵营里的德国华人们在这四年里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首先是自己的祖国已经对德国宣战了,他们身为敌对国家的人,在德国境内的处境可想而知。

不过在德华人并没有经历太多的苦痛,因为就在1917年中国对德国宣战之后,一个华人小孩的名字立刻如同坐着火箭一样蹿升,成为了整个德国华人圈最响亮的名字,也成为了所有德国政党都想要拉拢的人!这个小孩的名字就叫——李凌!

1917年底到1918年初,大家知道的仅仅只是华人领袖李志坚有一个天才的儿子,年仅七八岁就已经掌握了包括德语、英语、俄语、汉语等十几个国家的语言。但在1918年的下半年,开始有更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个有着超强语言天赋的孩子,他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天才,还是一个超级演说家!

1918年10月29日,这个天才儿童站在德国基尔港一艘轮船上的演讲让所有的人震惊,更让其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皇室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个稚嫩的孩子在一众华人船工的簇拥之下登上船头,用一句句声嘶力竭地话语将所有的人打醒!

当天就有多达上万人在基尔港起义,三天之后参与起义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四万!

以基尔港的起义为爆发点,各地工人阶级纷纷揭竿而起,仅仅用了不足十天的时间,起义部队都已经占领了德国西部大部分地区!而带领着绝大多数起义部队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自然也是有多次想要吸纳华人劳工的打算,不过却都被已经成为在德华人领袖的李志坚拒绝了。

华人阶层的做法让志在组建联合政府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多少有些意外,但同时他们又在担心华人会不会倒向他们的合作者同时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不过好在随后李志坚就明确表示了不会参与到两个政党的党争中去。

11月9日,德意志帝国威廉二世匆匆逃亡荷兰,随即占领德国首都柏林的斯巴达克派领导人就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但就在这最重要的节点上,工兵苏维埃的策动者,在整个德国革命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华人阶级却突然宣布退出新组建的联合政府,将政府交还给土生土长的德国人!

原本这是一个可以完全改变在德华人地位的最重要时刻,去搞基尔港起义,联合各路起义政党和部队,本都是年幼的李凌所倡导的,事实也证明了李凌年龄虽小,却极具才华。

可那些华人甚至包括自己的父亲李志坚都搞不清楚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李凌却突然说要求华人阶级彻底退出新组建的德国共和政府。李凌有自己的想法,却完全不能给众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不是最终其父李志坚凭借着在德国华人圈无与伦比的地位,强行通过了李凌的想法,恐怕以后的结果还指不定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如果你的做法是正确的,也许当时所有人都反对,不过一旦最终的结果证明了一切,那么所有人都会对你更加推崇和信任!正如随后短短一个月之内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一样,所有的华人都明白了李凌的正确性。

共和政府刚刚组建,德国独立民主社会党就退出了联合政府,紧接着德国民主社会党又叛出了工人阵营,随后德国民主社会党陷入分裂,12月29日德国独立民主社会党也宣布分裂,德国共产党成立。

这一系列的动乱造成了众多党派的主要人员被暗杀或者死于意外,而德国华人阶级却完美避开了所有的祸端,并且还由于此前的声明要将德国还给德国人民,让整个华人阶级在德国民众当中的声望井喷式的暴涨。

德国的风起云涌在很多人看来是机会,在李志坚看来同样也是机会,但由于自己的儿子实在是有些妖孽,而且似乎满是神秘,所以,更多的时候,李志坚还是更乐意去听听儿子的看法。

自己的儿子究竟是何许人也?恐怕此时的李志坚也已经完全看不懂了。

他从会走路会说话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去像其他的同龄人那样去玩耍嬉戏,反而是拿出最多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当然了,他还会每天自觉的去锻炼身体和吃那些在小孩子看来应该很是难吃的蔬菜。

这样的李凌在李志坚看来是应该欣喜的,因为自己的孩子太懂事了,可随后李志坚却愈发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儿子会经常冒出来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语?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自己的儿子更加神奇,他甚至能够提前预知各个


状态提示:254 李凌遇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