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业从业人员相当多,但符合奥斯卡评委标准的只有七千多人,包括了一千多名导演,四百多导演,四百多编剧以及其余各行各业的人。
从选角导演、制片人、摄影师、音效师无所不包含,只要跟电影能沾上边的,都会出现在评委里面!
说白了,奥斯卡就是一项行业奖,整个行业内喜欢谁、谁人气高、谁能得到最高的敬佩就选谁,所以公关才比较盛行,并不是只看少数几个白人老头子老太太投票就能选出来的。
林翰因为在今年的奥斯卡上面获奖过,所以不需要人推荐就能加入,否则的话他还要跟其余人一样慢慢等待。
徐嘉衍成名多久了?他十年前就是戛纳影帝,如果不是他出演了《火星救援》、《黑客帝国》这些在好莱坞有名气的电影,在美国主流奖项上面有过提名,否则也不会给他这个资格!
毕竟全球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多了去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奥斯卡的评委。
奥斯卡的投票规则很清晰,也比较规范,虽然出现过《莎翁情史》这样水货级别的影后,但并不妨碍它的公正性!
简单来说,评委们投票分为两个阶段,在提名阶段,所有的学院成员都有资格投最佳影片的提名,学院成员也就是指的奥斯卡评委们,他们会加入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而在另外的奖项之中,提名人只能由该部门工作的学院成员投票选出!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提名过程中,徐嘉衍作为演员身份加入学院的,他可以投出五个单元的选票,就是男主男配女主女配以及最佳影片。
而林翰在投票的时候,他就只能投给导演和最佳影片,不能跑去投给影帝影后们!
当然,这还仅仅是提名阶段而已,正因为提名名单全部由演员选择出来,那么靠的就是真金白银的演技。
这也为什么是说提名靠实力,而获奖只能看运气!
当提名名单出来之后,全体所有会员都有了投票的权利,这样一来奖项的得主就有悬念得多了,不再只是行业内部选择,而是整个电影业的从业人员代表进行选择。
当然还是有例外的,比如像纪录片、真人短片、动画短片以及外语片的投票都必须要评委看过才能投票,这几个奖项是不能通过邮寄选票诞生的。
评委们必须去电影院指定的放映场次看完提名电影,然后在电影院现场投出选票。
从每次晒选票的情况来看,像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女主男配女配以及最佳剧本八个主要大奖基本人人都投,然后美术类别的投票的人比较多,技术类别里面最佳剪辑投的人最多,音效和视觉奖项投的人最少!
外界很多人都对奥斯卡有些不了解,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
比如:评委们真的会在投票前看完所有参选片吗?评委们会打人情分吗?他们心中的好电影,究竟是以什么为标准?
电影那么多,评委们也不是全职看电影的,当然会有选择,只有很少数的人会把符合条件的电影看完,大多数人都是看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评价还不错的以及有利益关系的。
还有极少数人根本不关心奥斯卡,什么电影都不看,随便填选票而已!
不要以为这不可能,事实上就曾经有评委匿名爆料过,他收到了一大堆碟子,但一个都没看,完全是凭感觉填选票而已。
看完所有电影在过去比较容易,但现在电影越来越多,特别是提名阶段,一个奖项就有几十部电影在等着,看完是种奢望!
有些事情其实连评委们都觉得不公平,比如像林翰《黑客帝国》这样震撼的电影,它作为科幻片更适合的是电影院的大银幕。
可绝大部分的评委都是在小屏幕上面看到的,他们通过电视跟电脑屏幕观看电影,只有在影院它才会带来与众不同的3d和imax体验,声效音效视觉效果在小屏幕上展现力极其有限。
毕竟奥斯卡的评委们年纪比较大,他们不会为了看电影而特地出门,所以在电视上面看入围的电影是最好选择。
既然奥斯卡是人选出来的,那么偏好肯定不一样,比如林翰参与了提名影片的工作或者他们的朋友参与了,在投票的时候绝对有偏好!
投给别人还不如投给自己或者朋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人可以绝对的公正。
就连林翰都不能保证,如果自己下部电影真的还能入围奥斯卡,他难道会傻乎乎的投给竞争对手吗?
……
既然奥斯卡都给了林翰评委资格,那么他也不好意思再沉默下去,于是在微.博跟推特、脸书都同步了同一句话,“感谢学院的认可,希望今后用行动表明自己不会愧对这个称呼,这对我来说非常荣幸!”
林翰的社交媒体上面都有官方账号,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更新一个,另外几个自动转载,这样比较方便。
除开微.博的两千多万粉丝外,他在推特、脸书、in上面合起来也有一千八百多万粉丝,坐在一个幕后工作者相当不容易!
然而这条消息才刚刚发布出去,就有一群键盘侠酸了起来。
“林翰何德何能可以参与奥斯卡的评选?就凭他拍了这几部烂片吗?”
“还没走就学会爬了,这个评委资格肯定是拿钱买的吧!”
“看来奥斯卡也变成野鸡奖了,林翰连导演奖都没拿过吧,居然可以参与评选。”
“唉,以后的奥斯卡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