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金山寺,淫雨霏霏。

扫地的小和尚打了个哈欠,倚在偏殿门槛上,又困又乏,嘴里委屈地直嘀咕。法海方丈也不知怎么就转了性了,要求众人寅时起床做功课,做过功课之后才准开门迎接香客。还说什么要渡世人,先渡自己,只有提高了个人的佛性修养,才能带动“大众礼佛万众爱佛”。

啊——哈——又了打一个哈欠,小和尚抱着扫帚昏昏欲睡,恍惚又回到了从前,每日只要接待好了香客,赚足了香火钱就够,哪里要念什么经,敲什么木鱼。

不妨有人敲了他个脑瓜蹦。

“哎呦!”小和尚一个激灵,吓了一跳,“方、方方方方方丈!弟子不敢了,弟子这就扫地。”说罢抡起扫帚哗哗直扫。

虚真按住了他,说:“别叫方丈,叫大师父。”

小和尚连连点头,“是是,大师父好。”听说法海方丈有神通,可千万别听到弟子刚刚的抱怨,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一看态度就不严肃,大师父头疼,看书之时对法海很是同情,明明是为民除妖,没想到最后却被白皮蛇水漫金山欺辱,又被百姓憎恶,遗臭万年。现在变成了法海本人,大师父只有心塞。看看这金山寺,大家只顾着赚钱,寺内生活很单调,众僧或是除妖赚钱、或是卖僧茶、素斋赚钱,或是募捐香火钱,金山寺现在穷得只剩钱了!

要么怎么说法海前世是个□□精呢,金蟾进财。

“好了,没事儿多读两卷经书,好好干活去吧。”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师父我要慢慢来。撑了一把油纸伞,大师父僧袍飘飘下山去。

小和尚仍抱着扫帚,呆呆看着大师父的背影:方丈……变得平易近人了。

走到山门口,守山门的僧人打招呼:“大师父,又下山啊?”还好还好,这次没叫成方丈,不然又该生气了。

大师父点点头,往山下走。

守山门的僧人摸摸头,大师父这两个月,一下雨就往山下跑,这个爱好很特殊啊。

住在西湖边上的老百姓很纳闷,每次下雨,断桥旁都会有个大和尚打着把伞转悠,一次两次还只当是凑巧,这一晃两个月了,究竟要干嘛?

大师父也很纳闷,许仙到底什么时候才遇上白娘子?杭州多雨,西湖边水汽重,雨天倒比晴天还多,这要回回下山,老衲腿都要跑断了。

雨越下越大,噼里啪啦砸在地上,裤腿很快被溅起的雨花打湿了,大师父连奔带跑躲到旁边一小亭子里,坐在石凳上拍打裤腿上的雨珠。亭子里还有几个人,也在此处避雨。

“师父,你喝口热水吧。”一个小娘子递来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轻声细语地说。

大师父抬头一看,这小娘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大眼睛细长眉毛,一身粉布衣裳干干净净,看着就是个好孩子。“阿弥陀佛,多谢女施主。”大师父伸手接了茶,喝了两口,烫得人都暖和起来。大师父如今有法海的法力在身,衣服就是湿了也不算什么,倒是这小姑娘一片善心,让人熨帖。

“小姑娘,多谢了。”大师父施礼。

“大师不必多礼。”小娘子捂嘴一笑,又道,“小女也不过是借花献佛,亭子里时时有热水供应,这是附近一些人家的善举,听说他们每日轮着来此处供应茶水,解游人口渴困乏。大师若要谢,便谢他们吧。”

大师父点头称赞,这主意倒不错,回头金山寺也可以搞一搞,不要什么项目都收费嘛,要让金山寺成为贫下中农都能消费的场所,广泛吸引各阶级人群!

众生平等嘛。

“大师,尝尝这个。”小娘子递过来一块绿豆糕。

大师父伸手接了,细细咀嚼,绿豆的味道清香,甜美可口,“没想到这附近的居民如此有善心,竟还提供如此美味的糕点,这般好味道,与杏松楼的糕点不相上下。”

躲在小娘子身后的小男孩探出头来,小声道:“这是我姐姐在杏松楼买的。”

大师父尴尬,“哈哈,哈哈,杏松楼的糕点不便宜,老衲承惠。”吃下最后一口。

“……给我爹娘上坟的。”小男孩补完刚才的话。

“噗——”大师父连忙擦嘴,“失礼失礼。”

“弟弟,莫闹。”小娘子嗔怪地瞪了弟弟一眼,连忙解释道:“大师,今日是我姐弟父母的忌日,我带弟弟祭奠家父家母,因此才买了些好糕点——给您的那些并不是祭奠用,是怕弟弟路上嘴馋,另包的。归途本想早些回家,弟弟见西湖热闹,我便带他来玩耍,不想雨越下越大,因此被困在此处,倒也是与大师有缘。”

大师父把小男孩抱到身前,问:“小友是怪老和尚吃了你的零嘴?”

“没有……汉文没有。”小男孩低着头,嘟着嘴辩解。

“哈哈哈,小友甚是可爱——你叫汉文?莫不是姓许?”大师父一愣。

“大师怎知?我家正是姓许。”那姐姐性子外向,笑着问道。

“那,你这弟弟可是叫许仙,小娘子闺名娇容?”大师父懵逼地问。

小娘子有些恼了,她的闺名正是“娇容”二字,父母早逝,许娇容早早成长起来,带着弟弟过日子,因此性格外向,并不如一般小娘子一般害羞内敛,但是此刻闺名被一个陌生人讲出来,她终究只是个小姑娘,隐隐有些恼怒,“大师怎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万万没想到许仙竟还只是个小豆丁!真是天助我也,防妖怪


状态提示:2.白蛇传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