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对于乡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不仅镇上会举办赛龙舟,家家户户也都要在门楣上插艾草挂菖蒲,当然咸鸭蛋和粽子也是少不了的必需品。
最开心要数小孩子早早的就编好了五色网袋,剪一截细铁丝把铁丝的一头敲扁做成一把袖珍的小锄头。
当然细铁丝也不是家家都能有的东西,拥有一把小锄头的孩子无疑会是众人羡慕的对象。
到了端午这一天孩子们会吧咸鸭蛋装在编好的五彩网袋里聚在一起比谁的蛋更大,然后在鸭蛋顶端敲一个小洞,轮流用那把小锄头慢慢的把蛋挖着吃光,在空蛋壳里装上泥土放在草垛边,然后躲起来耐心的等着别人来捡这颗蛋,等到发现有人被骗就从隐藏处冲出来哈哈大笑乐不彼此。
朱珍珍约了梁茶香一起看赛龙舟,王茶花啃着粽子不停地催促梁茶香快点、快点、快点。
等到梁茶香收拾好一切带着王茶花赶到集合地点却只朱珍珍一人蒋华芳还没有到,片刻之后蒋华芳姗姗来迟。
四人风风火火的赶到赛龙舟的地点河岸上早就里三层外三层的站满了人群,四人只得远远的找了个高处伸长了脖子观看。
宽阔的河道里红、橙、黄、兰、绿、金、五六艘龙舟随着一声锣响齐齐冲了出去。
船上的水手‘嘿哟嘿哟’的奋力划着船浆,岸上围观的众人亦是‘加油!加油!’的高声呐喊。
挎着竹篮的小贩像一只只泥鳅在人群中穿来穿去。
瓜子、茴香豆要不?……瓜子……茴香豆……
两个时辰之后赛龙舟比赛结束。
四人顺着河岸向丫髻山出发采茶叶,这个季节茶树叶子已长的十分的茂盛不再具有商品的价值,各大茶场都不再采摘,这个时候闲不住的乡人就上山采摘回家自己烘了泡茶喝,虽然品质谈不上但自己喝喝还是有滋有味。
一路上浅浅的河道里男男女女裤管卷到膝盖撅着屁股低头在河里摸来摸去。
“他们在干嘛?”
梁茶香亮闪闪的大眼晴里盛着好奇。
“端午摸金瓜子得好运!”王茶花内心无比骄傲。
梁家小院种着的那些艳丽多彩的花花草草好多她从前见都没见过更别说认识了,茶香姐姐不仅认识还能如数家珍的说出各种花草的特点,让她好生羡慕,总算有一件茶香姐不知道她却知道的事了。
“这个是有典故的,”朱珍珍也笑着说道。
“相传当年吴子胥逃离楚国奔吴途经溧阳濑水,遇到了濑水边江浣纱之史贞女,饥饿的吴子胥讨食了史贞女的糨糊,之后他又很担心史贞女会把自己的行踪告诉楚国的追兵,反复的叮嘱史贞女不可泄漏,史贞女为了打消伍子胥的顾虑毅然投河自尽,后来伍子胥成了吴国丞相打回楚国报了父兄之仇,再一次途经溧阳时回到史贞女自尽的地方,洒下三斗三升金瓜子以纪念史贞女。”
“史贞女端午投水的?”
梁茶香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典故饶有兴趣的问道。
“到是没有这样的考证,只不过相传后来伍子胥死了之后当然涛神濑水之民相信吴子胥不忘初心会给善良之人带来好运,所以端午这一天濑水边的村民就有了下河摸金瓜子的习俗。”
王茶花赶紧答道怕被朱珍珍又抢了台词。
故事讲完梁茶香四人也来到了丫髻山的山脚下。
丫髻山,顾名思义两个山头长的像及了姑娘的发髻。
康熙年间有诗云:“几年车马去江关,登眺偏思故里山。光是巨灵回一擘,宛如神女列双髻。”
梁茶香没有登上山顶无法领会诗中的意境,不过放眼望去那一顷顷的茶园着实让她震感。
整片整片都是绿油油的茶树,阳光下戴斗笠穿花衣的采茶姑娘就像点缀在碧波绿涛中的娇娇花朵随着波涛上下起伏。
朱珍珍把竹篓挂在胸前,一双纤手飞快地在茶树上上下翻飞。
看的梁茶香一愣一愣。
“愣着干嘛还不采茶叶!”朱珍珍见梁茶香张大嘴盯着自己轻轻给了她一个毛栗子。
“怎么采?”梁茶香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
原来这大小姐不会采茶叶,朱珍珍扶额。
王茶花在旁边捂了嘴嗤嗤地笑,茶香姐这样还蛮可爱的!
蒋华芳眼底闪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很快消失不见,“我来教你吧!”
说着很有耐心地给梁茶香做了示范,并且告诉她要采茶树上最嫩的芽尖。
戴上斗笠把竹篓挂在胸前,凉茶香学的朱珍珍她们的样子当起了采茶女,起初双手很不协调渐渐的也开始有模有样起来。
等到她的篓底铺上薄薄一层,一抬头朱珍珍和王茶香已经离远了。
“怎么样?”身旁的蒋华芳伸头看了看梁茶香的竹篓,“喝点水吧。”
蒋华芳从腰间解下一个竹筒递给梁茶香。
梁茶香打开竹筒喝了一口,井水清甜甘洌,冒烟的嗓子瞬间得到滋润。
五月的天气没有一丝的风,阳光照在身上热辣辣的。
她拭了拭额头的汗水,解下斗笠当扇子用。
“采了半天才采这么些。”
喝过一口水后蒋华芳开始埋怨起来。
“还好啦!”
梁茶香到是无所谓,说白了不过是不想跟秋墨大眼瞪小眼出来透透气,采到当然好,采不到也不强求。
“这边都被别人采过了不如我们去那边采采看吧!”
蒋华芳指着对面的一片坡地对梁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