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络游戏>远东王庭>第1845章:西陲狼烟(Ⅵ)

同一场东征战争,对于两位同样年轻有为的将领,却具有截然相反的意义。

帕拉丁娜是硬着头皮参加东征,倘若可以选择,她宁愿辞去军职也不想与罗兰兵戎相见。受到父亲的影响,同时也是因为曾经亲身深入远东腹地考察民情,相比其他帝国将领,帕拉丁娜对远东的情况了解更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片土地蕴藏着无穷的潜力,体会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远东人对帝国统治的深恶痛绝,对寇拉斯政府的由衷爱戴。这种同样强烈的憎于爱,再加上远东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个性,必将激发出无比坚定的战斗意志,不惜流血牺牲也要与试图重新夺回这片土地的帝国远征军抗争到底。帝国远征军在这片覆盖冰雪的大地上,非但不会像恩格尔等人设想中那样得到当地居民的协助,反而会时时处处遭受抵抗,每推进一寸都将非常艰难,还要时刻防备来自占领区的远东民兵打游击,搞破坏,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用于维护治安,在这样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作战,帕拉丁娜不得不对东征的前景忧心忡忡。

巴泽尔男爵则把此次出征视为建功立业的绝佳契机,恩格尔将军对他委以重任,令他既感激又兴奋,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要用战场上的胜利回报总参谋长阁下的厚爱。至于挡在自己面前的敌人,自命高贵的巴泽尔男爵根本没把那些叛党分子和乡下暴民放在眼里,如同绝大多数军方少壮派将领那样,乐观的预计帝国大军一到远东,尚未开战就会带来一股无形的威慑力,令叛党部队未战先怯,接下来的战斗无非一面倒的屠杀而已,这恰恰是他最擅长也最热衷的娱乐活动。

至少就双方交战之前的情形来看,帕拉丁娜的顾虑未免有杞人忧天之嫌,巴泽尔男爵的乐观则显得有理有据。跟随东征大军开赴奥列维要塞的一支特殊部队,尤其能够从更为直观的层面展现出帝国军力之强盛,威慑力之恐怖。

2月26日傍晚,就在恩格尔将军于奥列维堡建立起前线指挥部的同一时间,两个帝国工兵旅顶着鹅毛大雪,在城外站台附近埋头赶工,忙着加固铁道,夯实路基,铁路两侧垂直距离500码内,但凡有可能阻碍视线的树木全部砍光,拉开带刺铁丝网,建立警戒隔离带,沿铁路线每隔200码建起一座巡逻岗哨。

短短一周过后,从奥列维要塞到浊浪江东岸,沿着铁路线建立起密集且坚固的防御工事。除了确保来自帝国内陆的军需物资能够安全的输送到前线,这条防线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

2月的最后一天,天色尚未大亮,奥列维堡军用站台就传来嘹亮的汽笛声,沉重的车轮碾压铁轨,发出隆隆轰鸣,震落候车大厅屋檐下的冰棱。

正在值夜班的铁路警察匆忙赶到站台,远远看见四部魔导列车齐头推进过来,随着距离拉近,人们惊讶的发现,行驶在铁轨上的列车皆为双车头串联,通常只有在拖拽极为沉重的货物时才会如此奢侈。

汽笛声由远及近,双头串联、总计八部魔导机车缓缓减速,车轮摩擦铁轨火星迸射,发出刺耳的刹车声。

出乎人们预料,车头后面挂载的车厢节数并不多,每节车只有三节用于载人的车厢,真正需要两部机车合力拖拽的大家伙,是四台黑漆漆的庞然大物——浑身覆盖着厚重装甲的钢铁巨炮,如同四艘安装在车轮上的战列舰,沿着铁轨昂然挺进站台。

这些炮筒足有十码长的巨型魔晶滑膛榴弹炮,就是名震瓦雷斯的帝国列车炮“老查理”,仅仅炮身自重就超过60吨,炮筒口径16.5寸,能够以最大仰角60度发射重达2000磅的巨型榴弹,最大射程24里,炮弹初速600码/秒,平均每小时可以轰出10发炮弹。

如此庞大的重炮,当然少不了专业人士伺候。车门敞开,身着军大衣、面容冷峻的帝国炮兵列成纵队,从容不迫的走向站台。“老查理”的额定炮组,包括炮手、测量员、机械师和其他后勤人员在内,合计302人。开赴远东前线的四台列车炮,总共需要近千人的团队负责维护,排场之大可谓壮观。

恩格尔将军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将这四台极其笨重的列车炮千里迢迢运到远东,当然不是当作摆设。事实上这四台列车炮在他的作战方案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根据卡尔将军提供的情报,帝国司令部早已得知远东国防军沿浊浪江东岸严密布防,总共修建起大大小小的碉堡近千座,特别是在跨江大桥附近,防御工事尤其密集。倘若帝国远征军采取强行夺桥或者涉水渡江之类常规进攻战术,不得不直面来自对岸炮台的猛烈轰击,势必付出惨痛的伤亡代价。远东一方只需要依托沿江工事稳固防守,以逸待劳,哪怕兵力总数和单兵素质都远不如进攻方,守住阵地也并非什么难事。

恩格尔将军将列车炮调往前线,目的正在于利用重炮超远的射程和巨大的破坏力,隔着浊浪江轰击远东阵地。根据他的测算,对岸那些大大小小的碉堡,无非以一种远东特有的、名为“水泥”的材料粘合起来的沙石建筑,没有任何一座碉堡能够承受得住“老查理”轰击。甚至都不需要直接命中,只是2000磅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就能将周边30码内的工事震裂,藏身在碉堡内的远东官兵根本承受不住如此恐怖的冲击力,当场就要被震得七窍流血,不死也是重伤,丧失战斗能力。

四门列车炮一起开火,平均每个小


状态提示:第1845章:西陲狼烟(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