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诡闻奇谭>第四章 三教九流

我爷爷叫张兴春是做面坊的,江苏盛产小麦,村子里许多农家会把收好的麦子带到爷爷家,爷爷再用机子打成面粉,但是爷爷早年可不是做这个的。

张兴春渐渐长大,喜顺也渐渐上了年纪,那本青乌序虽然文字难懂,但经过那么多年的摸索也知道大概意思,那本书读了虽然不像某些小说里面描述的家传秘籍,学到后会获得什么什么的技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该书记录了大量的文化习俗,风水地理,以及各行各业应该注意的事情,喜顺也成了村子里的“文化人”几乎什么都懂,但由于是残卷很多里面的奥妙还是不懂。在村子里有些声望,会的越多,肩上的担子也就越重,村子里不是很富,平常既要救济农民,又要做说书教学,总之特别忙,对张兴春并没有太多的管辖。

张兴春生xìng_ài玩,不喜欢拘束,再加上那时正处于辛亥革命,人民本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无心做事,所以到了二十多岁也没有个正经的工作。男子没有工作游手好闲可是不好说媳妇的,眼看张兴春也老大不小了,喜顺把这本残卷传给了张兴春。目的不是很大,只是希望作为男孩子能够读懂各个行业间的门道与忌讳。选择一个自己适合的好好养家糊口。

三百六十行中概括起来为三教九流,三教指古代的儒、道、佛。这里重点给大家说的是九流,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上九流有一个顺口溜: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同样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九流代表着各行各业的三六九等划分之说,当然说法不一。

其实古代啊,虽然把行业有划分褒贬不一之说,但终究还是都接受的,这也衍生出了为什么叫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里都有一些了不起的大师。但是,有八种行业是不在正经营生之列,不属工农兵学商之属,也是不被国家社会接受的,俗称外八行,外八行分为:金点、乞丐、响马、贼偷、倒斗、走山、领火、采水,合称“五行三家”。看似只有八个行当,但实际上,这八门几乎囊括了江湖上所有的偏门。金点为算命一行,乞丐为乞讨叫花一行,响马为拦路抢劫一行,贼偷为偷盗手脚不干净一行,倒斗为盗墓一行,走山为骗术,领火为蛊术,采水为官妓。

所以喜顺总是教育张兴春做什么都行,切不可进入外八行。

张兴春有许多爱好,平时最多的就是喜欢看戏,鲁迅写过一部《社戏》的文章。大概是写在平桥村的乡间生活、戏前波折、月夜行船去看戏、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偷豆吃五个情节。而张兴春平日里和当年的鲁迅一样,也挺爱看戏。

张兴春的父亲一天把他叫到跟前,说既然你这么喜欢看戏,我给你介绍个唱戏的剧团,我可不是想你学唱戏,毕竟是下九流,但是在里面做个杂活也能混口饭吃,最重要的是可以经常看戏,张兴春便答应了。

张兴春心里是这样打算,说是不让我学戏,我跟着可以偷偷的学。其实入行可不是说你喜欢就可以的,你肯拜师就能结业的。不管哪个行业都讲究一个天赋,就是看你适不适合做这个,行话叫看祖师爷给不给这口饭吃。虽然有通过后天努力克服先天障碍的,但毕竟是少数。

很多东西就是你没认知之前永远都是神秘的充满期待的,但当你天天都接触难免会厌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当做自己的职业。张兴春虽说一开始在戏班子里负责给各个戏子端茶倒水,准备道具,搭建戏台等一些列活。但做了段时间也开始变得焦躁。在加上东奔西跑的去各地演出,行话叫跑江湖。所以早早的离开了戏班子。既然是从里面出来的,整天对唱戏耳濡目染的,所以他即使是个打杂的也能哼上两嗓子。

回到了家,张兴春也没有什么玩的念头了,开始帮助家人做事。张家那时候家里还是有点小钱的,加上喜顺在村里本身的声望,张兴春还是比较顺利的娶到了媳妇。男人一旦成了家,自然责任心也就强了许多。结了婚之后没多久,国内开始打内战,也是在那个时候搬到了江苏。

不管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有外八行,倘若没有外八行那可真就天下太平了,不过那是不可能的。那个年代真正让农民感到痛苦的,是外八行中的响马、贼偷、倒斗。抢偷盗,尤其是在战乱最频繁,其实很多人还是不想走这条道的,只是当时太穷,很多人都吃不上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多数村子是没有被官兵直接保护的,哪家村子要是死了个人或者被抢都属于正常,那些报官反而还会因为惊扰公事降罪。所以大多村子都是自己保护自己,有自己的保卫队,其中最针对的就是土匪。谁有枪谁就有说话的权利,如果哪家村子来了陌生人一定要被严加调查的。

来说一下当时经常发生的一些事,哪家村子发现了陌生的小偷是会被直接打死的,一来村民很愤恨贼偷,二来也是害怕是哪个山上的响马派人下来踩点,为了安全起见只要抓住就不会放回去的。哪家女子要是发生一些违背妇道的事情,会直接被浸猪笼,就是用把人放在猪笼里,丢到水里淹死,即使父母在场也没有办法,规矩还是要守得


状态提示:第四章 三教九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