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玄幻奇幻>墨道黎明>第44章 千字之文
挥者,秦墨对他的印象极为深刻。

角色扮演?

很显然不是,但至少可以证明他们的确是存在于世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猜对了,在东京汴梁城的太学之中,文道圣石被供奉在四座宫殿之间的天井中,承受风霜雨露和日月精华。

在南侧的大殿中,端坐着一名大学士,和二十几名学子,正好对应秦墨此时此刻在繁星塔第五层遇到的情况,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学子多数穿着代表举人的白底墨竹衣装,而非贡士。

他们全都闭着眼睛,呈现出类似吸收灵气时的空明状态。

大学士坐在深蓝色的锦缎蒲团上,紧闭着双目,眼珠在眼皮下快速转动。

就是他们开启文位圣石,供各地的童生进圣塔悟道,同时他们也是繁星塔第四和第五层的守护者,负责对童生的考核工作。

文位圣石发出淡淡的光芒,宫殿里烟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

大殿的门口挂着一面玄色木匾,上面用瘦金体写着两个字:书道。

其他三座大殿分别是琴道、棋道和画道,里面的情形和这里差不多。

繁星塔第五层,学堂里。

大学士洋洋洒洒的讲了好一阵子,在此期间又有几名童生来到学堂,和秦墨一样,他们也不知道这一层的考核是什么内容。

大学士放下教鞭,拿起桌案上的毛笔,用中气十足的声音说:“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千字文》。”

童生们闻言,纷纷瞪大眼睛,不相信自己听到的内容,堂堂大学士居然给一帮贡士讲《千字文》,说出去谁信啊!

千字文属于幼童的人,甚至只要是认识几个字的人,都是从《千字文》、《百家姓》开始入手的。

众人以为大学士是开玩笑,但他还真就讲起了《千字文》。

这让众人极为失望,刚才讲授的内容都只能算是日后有用,大家是耐着性子听的,现在这些简直是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很容易让人走神。

最重要的是,大学士可能是平时讲经史子集讲的太多了,连最简单的《千字文》都讲不好——老是跑题,刚讲完第一句“天地玄黄”中的“天地”二字,直接跳到了天地正道和浩然正气方面,愣是把孟子的三省吾身和善养吾浩然之气进行了通译。

很显然,楼歪了。

接着,他好不容易回归本题,刚说完“玄”字的本意,又歪到了玄学上,甚至还带出了《易经》中的很多内容,以及一些道家的典籍。

在这种情况之下,童生们想不走神儿都难。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便是秦墨。

秦墨的灵魂来时平行世界里的后世,在他成长的时代中,学校并不教千字文,对各种古籍的涉猎就更少了。

后来是因为他喜欢书法,才自学了包括《千字文》、《百家姓》等典籍,外加恶补了一些古文,所以就算是大学士把楼讲歪了,但是对他来说都是很新鲜的内容,所以能听的津津有味。

讲完“玄”字,大学士不知道因何提到魏碑和正楷的关系,便开始讲两种字体的演化过程。

在五种书体括魏碑和正楷两种字体,魏碑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隶书向正楷过度的产物,在历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因为唐朝人推崇以书圣王羲之为代表的晋楷,所以魏碑书体并得到重视,直至后世馆阁体造成书风日益僵化,魏碑才开始受到书法家的推崇。

讲到精彩之处,大学士用魏碑笔法写下“天地玄黄”四个字,以做示范。

片刻之后,他又开始讲“黄”字,把之前的魏碑知识完全抛诸脑后,很多人因为分神,根本没注意到这一段内容,四个用于示范的字也早就被他一把抹掉,换成了其他内容。

他足足讲了一个时辰,除了贡士们和秦墨能保持笔直的坐姿,其他人因为腰酸背痛而东倒西歪,甚至有人形象全无。

这时,大学士突然停了下来,用凌厉的目光扫过每一名童生的脸,沉声道:“本层的考核开始,应试童生需在一盏茶的时间内,用魏碑书体写出千字文的前四句,合格者进入下一层,不合格者淘汰,计时开始!”

所有人都懵了,有心之人依稀记得前四字的写法,现在要求写前四句,怎么破?

走神儿的人就更惨了,一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四句共计十六个字呢。

ps:想要知道下问如何吗,请投推荐票,老墨拜谢。


状态提示:第44章 千字之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