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黄巾张狂>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

对张狂目前的现状来说,若想治理军中发生的各种贪腐,首要的是拥有一个可靠的执行者。这个执行者不但要品德贞廉,熟悉法律,还要尽量避免与太行军中的原有势力搭上关系。要不然,一个不好,治理贪腐的行为也许就变成欺上瞒下,互相庇佑的关系网联盟了。

正好,赵云前段时间为了祭祖,回了一趟老家真定,返回时带回一个精通刑律和军法的人才,复姓夏侯,单名一个兰字。

夏侯兰出身贫寒,可是自幼好学,以性情刚直,不惧强暴闻名于真定县中。由于他曾经揭发县吏的渎职行径,得罪了幕后指使的县令,所以才能固然出众,却始终出仕无门。也正因为如此,夏侯兰才会答应同乡好友赵云的邀请,投奔张狂,以求谋上一个职位。

张狂与军师程昱对此人进行了考察以后,一致认为这个夏侯兰,在执法这一块的能力不错。加上又有赵云为此人的品行背书,张狂便任命了夏侯兰担任“军正”,也就是军法官,对军中的贪腐行为进行调查。

而鉴于目前太行军的地盘,都是暂时施行军法,张狂特地增加了夏侯兰的属下数量,让他顺带将太行军治下有关民事方面的刑诉,也一并管理起来。

被张狂加以重任的夏侯兰,对张狂的重用感激涕零,做事很是卖力气,很快就抓取了几个典型的例子,对太行军治下刚刚露出苗头的贪腐现象,进行了严厉打击。其中他揪出的最大一个战果,便是依仗儿子臧霸的军中地位,在卤城横行暴敛的臧戒。

为了杀鸡儆猴,夏侯兰在得到张狂的同意以后。果断的拿臧霸的父亲臧戒开刀,以臧戒贪污了地方上三千钱的公款为例,罢免了臧戒所担任的卤城县功曹史的官位,并罚没赃款六千钱,以示惩戒。

臧戒几年以来,在职位上的收入。当然不止区区三千钱。不过,一来臧戒行事狡猾,利用原来任职于泰山郡的经验,露出的破绽不大。二来,张狂也不欲将事情闹大,以至于丢了臧霸的忠心。所以,夏侯兰报上去的罪状,被张狂勾去不少,只是做到将臧戒罢职的程度就算了。

臧戒身为太行军最重要的分支首领臧霸的父亲。在太行军中辛劳多年,居然因为一点儿“小错”,被夏侯兰说罢免就罢免。这个大动作,立刻震住了不少官吏的贪心,也算是正式树立起夏侯兰的个人威望。

对夏侯兰的动作表示满意之余,张狂不得不给他擦屁股,免得臧霸去找夏侯兰算账。在为臧戒之事,私下里安抚完臧霸以后。张狂这才有闲心,对朝廷近来的一些举动加以点评。

“诏除公卿以下子弟为郎。以补宦官之职,侍于殿上?”

这份诏书,也是董卓上台之后,为了讨好天下士人,所特地发布的朝廷政策之一。

所谓的“郎”,也就是“郎官”。为君主侍从之官,内部又可以分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四种。充当郎官,算是高官子弟出仕的一条捷径。例如袁绍、曹操、袁术等人,都曾经是郎官队伍里的一员。

不过,诏书的前半句。其实算不得什么。公卿子弟,本来就有被“荫补为郎”的政治传统。董卓的做法,毫无出奇之处。

这份诏书的关键,是在后半句。

以郎官补宦官之职,就意味着整个庞大的宦官体系,在朝廷编制上,已经失去了位置。如果天子身边不再有宦官的位置,自然就意味着宦官这一集团,天然的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这一招,乃是釜底抽薪之计,彻底铲除了宦官赖以存在的土壤,比起将宦官统统屠杀一空,在本质上还要狠辣些。

“宦官之祸,算是完了。”

程昱现在也爱上了饮茶这项活动。他用从张狂这儿学来的泡茶之法,将一块来自蜀中的“荼饼”掰开冲泡,慢慢的啜吸着。

话说夏侯兰判决臧戒一案,其实是程昱在背后大力支持才得以顺利完成。要不然,以夏侯兰这个刚刚加入的新人,哪里有这个实力,能够轻轻松松的,将堪称太行军元勋的臧氏父子二人搞定?

“无忌,此刻我军是否应当向朝廷上表,表示支持,顺便讨些好处呢?”

程昱对张狂几年前,就预测到灵帝之死,以及随后的董卓执政,表示佩服的五体投地。

以他对朝廷势力的了解,而做出的推导,太傅袁隗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能够完爆董卓。偏偏袁隗不知道是吃了什么药,居然将一手主宰朝廷的大好机会,可以说是拱手让给了董卓。

就连这种完全让程昱无法看懂的朝政变化,都能够被张狂事先预计到。接下来应当怎么走,程昱也希望张狂能够继续发扬他的“预言”能力,为未来指明一个方向。

“再等等吧。董胖子刚刚上台,强行压服了朝野势力。这时候,正是董胖子最为志得意满的时刻。我们在此时巴巴的送上一份支持的表,必然不会被董胖子所看重。”

“若要从董胖子那里捞到足够的好处,需要等到董胖子感觉到局面危急的时刻。那时候,我们上一份表,只要略微说上几句好话,董胖子必然不会吝惜朝廷的名爵,给咱们封上一个大大的官!”

听到张狂用这么肯定的语气说起来,程昱自然没有异议。他话题一转,又说到另外一个问题:

“张杨刚刚得到上当太守一职。此人与董卓并非一条心,仆以为,可以想法子离间他与董卓之间的关系,将他拉拢到我军一方。”

如今,


状态提示: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