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四八四章 登陆作战(六)

离开了高岭镇,一路向前卫镇进发,而朱达坐在战车里,心情十分兴奋。这一战不仅是穿越以来,装甲部队作为主力军第一次正式参加战斗,既使是在旧时空里,装甲部队也没有这样痛痛快快的打一仗。其实严格来说,朱达等人在旧时空里,根本就沒有真正意义参加过战斗,有的只是军事演习,而只有在这个时代,既使是作为支援火力,但也毕竟是参加真正的战争。

当然这一战完全成为装甲部队的表演秀,不仅证明了装甲部队的强大实力,同时也增加了装甲部队以后在军方的发言权。而且朱达也相信,军委不可能不认识到装甲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在这场战斗结束之后,肯定会下大力气发展穿越者的装甲技术,那么装甲部队不禁不会解散,而且还会占有重要的地位。朱达甚致开始幻想自己在将来成为穿越集团的装甲军团司令官,指挥着数以万计的钢铁洪流,横扫欧亚大陆,迈向星辰大海。

“司令官,左右约2000米的地方发现有生命迹像。”就在朱达沉醉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中的时候,观测员张勇军把他拉回到现实中。

观测员是ztd-05式两栖指挥车上一个特有的人员编制,一般主战坦克的乘员是4人,为车长、架驶员,炮手、填弹手;有的坦克只有3名成员,因为装配了自动装填系统,因此取消了填弹手。

但ztd-05式两栖战车在本质上还是步兵战车而不是正式的坦克,而且由于有水面航行的功能,因此战车的体形要比坦克更为庞大,能够容纳更多的士兵,一般的ztd-05式两栖战车一共可以容纳11人,分别为3名驾驶乘员和8名战斗乘员,而作为指挥型的战车,由于装备了较多的其他设备,如雷达、功率更强的红外线观测糸统、电台等等,需要更多的人手来操作,除了车长、架驶员,炮手还有2名观测员,2名通讯员,当然在这辆车里,还有指挥官的位置。

朱达立刻看了看自己面前的显示屏,果然发现在队伍左右前方约2000米左右的地方有大量的红外线信号,而且似乎还有大量的四足动物,估计应该就是俄军的骑兵。而稍稍一想,朱达就明白了俄军的战术,大概是想在人民军进攻前卫镇的时候,用骑军从人民军的侧后方发动进攻。

原来阿帕利科夫、索科洛夫、米哈伊洛夫等人撤到前卫镇之后,立刻组织前卫镇的俄军布置防线,准备抵抗海外华人的进攻。

不过前卫镇的俄军并不多,只有两个营,构建的防御工事还不如高岭镇的俄军营地,虽然前卫镇是俄军的后勤据点,但毕竟是一个临时据点,而旦又是在大后方,远离战场,因此也没有必要留守太多的兵力,更没必要投入人力物力去修建什么防御工事。

但阿帕利科夫、索科洛夫、米哈伊洛夫等人都十分清楚,以前卫镇这样的防御力,是肯定抵挡不住海外华人的进攻的,因此有人提议,利用俄军的骑军部队。

这次俄军当中还带来了一个骑兵团,共有骑兵约3000余人。尽管己经进入了火器时代,但在这个时代,骑军仍然是战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而俄国的哥克萨骑军,是公认最有战斗力的骑军。不过进攻山海关的战斗,属于攻坚战,骑军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因此阿帕利科夫才将骑兵团留在前卫镇,一则是让他们养精蓄锐,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作用;二则也是增强前卫镇的兵力,协助守卫前卫镇;而现在也是俄军的最后一张牌了。

在火器时代,骑军自然不像冷兵器时代那样称雄战场,由其是正面进攻,毕竟现在己不是“三段射”的排队枪毙时代,拉栓式步枪可以轻松的达到一分钟20发左右的射速,完全可以给突进的骑军造成重大的杀伤,因此在这个时代,骑军的主要作用是偷袭、迂回包抄、侧翼进攻等。而且在这黑灯瞎火的夜晚,也不利于大规模的骑军作战。不过几个人也有些郁闷,海外华人怎么就能在晚上向俄军发动进攻呢?

于是几个人简单商议之后决定,将骑兵团分成三部份,每部份为1000人,在前卫镇附近的左右各设一支,还有一支留在营地里,等海外华人向前卫镇发动进攻时,左右埋伏的骑军杀出,攻击海外华人的侧后方,而海外华人的军队乱了以后,留在营地的骑兵再从正面进攻,这样三面夹击,有望一举击溃海外华人,甚致是一举反盘。

而俄军的骑兵们到是都兴奋异常,原来以为在突破山海关之前,骑兵团是没有出战的机会的,只能看着陆军、炮兵他们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而没有自己的份,但却没有想到幸福会来得这么突然,因此一个个都擦拳磨掌,斗志高昂的进入埋伏的阵地。

不过阿帕利科夫、索科洛夫、米哈伊洛夫等人可没有战兵们那么轻松,只有无知者才能做到无所畏惧,而他们都刚刚经过高岭镇的战斗,虽然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海外华人到底是用的什么手段,但海外华人的战斗力强大是无庸质疑的,因此这一战能不能翻盘成功,谁心里都沒有底。

而且几个人也明白,就算是这一战翻盘成功,俄军想要突破山海关,攻占北京的南进计划也基本是不可能完成了,因为就算这一战不成功,海外华人还可退守九门口,再不就退到山海关防守,而经过这一战之后,俄军的损失巨大,是肯定再没有强攻海外华人防线的能力了,最终还是只能退军。

只不过这样一来,起码这一战要好看一些,众人的脸面


状态提示:第四八四章 登陆作战(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