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硬汉兵王>第649章 轴心三国

第648章轴心三国

日军独立混成旅团的第一大队在海林西城的阵地外,遭到了华胜利所部和魏大虎所部的两面夹击后,日军折兵过半。

日军第一大队长长山下一朗中佐,看到了日军败势已定,再战就将全军覆没在了这海林县的西城了。因此,长山下一朗中佐急忙地命令手下的日军马上撤离阵地。

华胜利正指挥着抗日义勇军独立旅南征军的炮兵们,向着日军的阵地内进行着开炮,突然间,华胜利看到了日军残部撤离出了海林西城的阵地,沿着他们来时的土路,向回撤退了。

华胜利看到了这时,正是出兵冲锋的最好时机。

华胜利命令道:“炮兵停止炮击,战士们随着我冲啊!”

华胜利的命令下达后,抗日义勇军独立旅南征军中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

冲锋号声一响,抗日义勇军独立旅南征军的官兵们,个个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全都手持着上了刺刀的步兵,向着溃逃着的日军冲杀而去。

这时,在海林城楼上的魏大虎,看到华胜利发动了冲锋的命令后,他也立即下令道:“咱们也冲下城楼,帮着我华大哥所部,一起歼灭掉那些准备逃跑的小鬼子们。”

华胜利看到了魏大虎也率领了其部冲杀过来。

现在,华胜利和魏大虎两部的合击着准备逃跑的日军独立混成旅团的第一大队长山下一朗中佐所部的小鬼子。

华胜利和魏大虎分别引两队人马,在敌人逃跑的大路上,不停地追杀着溃逃的小鬼子们。

激烈的枪声和嘶杀声,回荡在夜空内。抗日义勇军独立旅南征军将日军大队的残部,包围在了公路之上。

华胜利命令道:“给我合击小鬼子,一个也不留!杀啊!”

在海林城外西路上,抗日义勇军独立旅南征军共两千余人的兵力,对日军第一大队长山下一朗中佐手下的残部600人,进行了碾压式的冲杀。

华胜利也身先士卒,抡起了右手的大刀,不停地砍杀着近身的日本鬼子,他手下的官兵们也都奋勇地杀着小鬼子们……

这场战斗,激战了二十多分钟后,华胜利和魏大虎所率领的抗日义勇军独立旅南征军将日军的残部,全部歼灭掉。

……

魏大虎走到了华胜利的身边,说道:“华大哥啊,你来得真是时候。要不然,我所新攻打下来的海林县城,说不定还会被日军反给攻下来了。”

华胜利对着魏大虎笑着道:“大虎啊,我之前布置作战任务时,之所以派你率领着一千战士,进驻在这海林市,就是因为我想将战场设置在这里,让你部牵制住日军的来犯之兵,然后我在侍机出兵,将我们的后备队调到这里,然后我们俩合击敌人,将敌人歼灭在这里。”

魏大虎道:“我魏大虎跟着华大哥打仗杀小鬼子,就是痛快啊!华大哥,全国要是都按照咱们打小鬼子的打法去打,那么我们中国内的小鬼子们还能呆几天?”

华胜利听到了魏大虎的话后,他长叹一声,对着魏大虎道:“难啊!对于现在军事实力远强于中国的日军的抗战最后胜利,还要假以时日的,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魏大虎还有些不太相信。

……

华胜利分析着这一九三七年的世界和中国的形势:

不久之前,日军出兵打到了山东。

济阳县城位于济南东北90里处,东、南两面濒临黄河。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将济阳城,视为侵占济南的前哨阵地。

1937年10月16日上午,两架日军飞机向济阳城投下4颗炸弹。31日,济阳正逢大集,两架日军飞机向集市投下8颗炸弹,当场炸死11人,重伤4人,炸毁民房20多间。前不久,日军攻进济阳城内,屠杀了中国政府征集的1800多名壮丁和200多名逃难百姓。日军又在城内,杀害了当地居民402人,重伤19人,**妇女102人,烧毁房屋550余间。酿成了骇人听闻的“济阳惨案”。

也就是,现在的日军不仅在淞沪战场上攻势很猛,占得先机,大有一举破城占领淞沪地区,再兵逼南京。在山西方面,日军也破城数座,居然打下了省会太原。现在日军对于山东也出兵了,并且打下了济南的前沿济阳地区,并制造了“济阳惨案”……

华胜利又分析了世界的形势,现在是一九三七年的十一月份了,华胜利回想了前几天的白君萍接到了的来电内容,了解到了当前的世界形势。

在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正式加入《**产国际协定》,3个法西斯国家沆瀣一气,组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系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通过一系列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而构成的法西斯侵略扩张体系。

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在柏林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史称“柏林-罗马轴心”协定。

此后,日本不断向德国靠拢,并于1936年11月25日与德国在柏林缔结了《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

在此基础上,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宣布加入《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从而最终形成了所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此轴心的形成、使德、意、日三国的关系更趋密切。

不久后,日本宣布承认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政权,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而德意则承认由日本一手炮制的伪“满洲国”。

继德国、日本退出国际联盟之后


状态提示:第649章 轴心三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