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西楚王妃之嫣倾天下>第114章 为项王得民心

这封密函,是几日前在从鸿门入咸阳的路上,莫紫嫣得知项羽派人回彭城向楚怀王“问封”时,仓促之下在马车上写下的文书,并让钟离昧派可靠的下属,务必快马加鞭追上项羽派去的使者,并告知其此乃项王所写的文书,命其在向楚怀王陈述时一并呈上。

写这封信的目的,一则是因为:项羽自灭秦以来,天下诸侯膝行跪拜一事,想必早已传入楚怀王耳中,他本来就忌惮项羽的势力,如今项羽灭秦入关,若是再没有任何臣服的表现,必然使怀王坐立难安。莫紫嫣担心怀王只看到项羽派人口述,而没有呈上任何正式文书,从而觉得他目中无君,以此作为拒绝封赏的借口。

如果能缓和二人的矛盾,名副其实地要到关中之地,那么项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关中。如果不能,那也是怀王先负了项羽,项羽再行分封,就并非不忠不义之举。

二则,若是怀王能感念灭秦的不易,从而分封诸侯,那么划分天下的难题,就自然而然的推给了怀王。

莫紫嫣是重视细节的人。对她来说,一个好的细节,或许无法成就完美,但是一个坏的细节,却很有可能导致失败。

正如亚父所说,作为君王,要着眼天下大局,关中之地,是绝不能放弃之地。

故而,前日项羽带紫嫣外出,一是游玩,二是顺便了解一下秦地的民风民俗,好等楚怀王的旨意一到,看看该如何整治,才能将楚国的风俗与秦人更好的融合。

既然要留在关中,那么秦地的民心就一定取回。

这之后,莫紫嫣派人贴出告示,以昭告秦地的百姓,项王要开仓放粮。然而,告示贴出两日,却无一人前来领粮。

联想到项羽入城的当日,百姓们纷纷膝跪迎接的场面,当时他们惊怔的神色,让莫紫嫣始终心怀疑点。若他们是真心迎接项王入城,此刻应该是欢天喜地的来领粮才对。

看来笼络民心,在真正实施起来,却比想象中要困难的多。

第三日,莫紫嫣命人将粮食放在马车上,她决定挨家挨户的去敲百姓的门,亲自入门发放粮食。未免吓到百姓,她下令军队停在十丈之外候着,只由小雅和钟离昧、季布二位将军陪同。

起初,百姓们打开自家大门,便看到一个高贵的妇人,可再一细看,身边还有面色严峻的侍者随同,又听季布和钟离昧报上“此乃我们项王夫人。”

百姓一听是“项王夫人”,是楚军,纷纷吓得掩门不出。

秦人闻项王、闻楚军之色变,就如同当年六国闻秦之惧,这让莫紫嫣很是难过。

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项羽亡了秦国,而让他们如此惧怕吗?暴秦统治多年之下的秦人,为何可以接受反秦的刘邦,却如此抗拒项王?

而实际上,咸阳城的百姓,并没有见到项王除暴安良。他们只知道在项王入咸阳之前,曾有好心人提醒他们,这个项王很残暴,若是入关之时,看不到百姓对他的诚心欢迎,就会屠城大开杀戒。

莫紫嫣只好让两位将军也离自己一丈之外,改由小雅去敲门,由自己亲自解释。每一次,都是紫嫣一边极尽温和谦恭的说辞下,而小雅在另一边将已经分配好的粮食,放到百姓手中后,才一点点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如此反反复复,百姓最终放下戒备,真心接受了这位项王夫人。有朴实的人家,见项王夫人如此亲善和蔼,还请她到家中作客。即使生活艰苦,却也拿出对自家来说最为上等的食物上敬这位王夫人。

咸阳盛产柿子,虽已是上年秋天所产的剩物,可是对于穷苦的人家来说,这些都是平日里舍不得吃的上好之物,只待留在来年年关,祭拜天地后,才能全家聚在一起共同享用。

“王夫人快请坐。”一个年过六旬的阿婆搬来棉被,垫在自家小院的石凳上。这棉被上满是一块块的大布丁,却已是这家中最能拿出手的东西。

战火连年,民不聊生。

王侯贵族,逐鹿天下,只管自己吞并了多少城池,灭了多少人马,哪管百姓们过的是草席铺顶、栅栏围家、食不果腹的日子……

像阿婆这样的人家,在天下各国比比皆是。

老人家边说着,边用身上的衣布擦拭着手中的柿子,自认为已经擦得很干净后,用那双布满沧桑干纹、而又黑黄干枯的双手捧着,却依然是一脸灿烂的笑容,躬身递给莫紫嫣:“家中没什么好招待的,若王夫人不嫌弃,可尝尝这柿子,很是清甜可口。”

小雅知道夫人是喜爱洁净之人,那老人家的衣服,怕是从进入冬天便没有清洗过的污物,用它来擦拭的柿子……

想一想,都难以下咽啊。

小雅刚想开口提醒,却见夫人已经双手接过那枚柿子,还扶着老人家坐在自己对面,温言道:“老人家一片心意,我又怎么会嫌弃呢?”

旋即,便见夫人张开樱唇,咬下一口,嫣然笑道:“嗯——阿婆的柿子,真是甘甜可口呢。”

小雅简直是看得目瞪口呆,生生吞回了已到嘴边的话。

小雅是被赵嬷嬷一手□□出来的,该怎样伺候主人,饮食要达到什么等级,她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在小雅看来,夫人更是全天下最美最高贵的女人,她自是有着良好的出身,举手投足皆透着举世无双的优雅。

可这样的王的夫人,却能吃下这样的东西……

阿婆见项王夫人如此说,便道:“若是王夫人喜欢,待会儿


状态提示:第114章 为项王得民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