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所谓的炎黄指的是传说中的两位上古帝王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比较布景言,黄帝的名气比较大些,居于正统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炎帝则属于非正统的,臣服于黄帝的藩王形象。但究炎帝和黄帝的功绩而论,却似乎是炎帝的大一些。炎帝号神农氏,创下了农业和医药业两大行业。黄帝号轩辕氏,据说车子是他发明的,另外还发明了煮饭的锅等。但这些发明比起创立农业和医药业两大行业来说,充其量不过是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而已。而且中国后来发展成了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所以就功绩而言,黄帝远远不及炎帝。可是黄帝的地位怎么就超过了炎帝呢?
《孟子》中的一则小故事无意间透露了这个秘密。《孟子》中有一则孟子批评操神农术者许行的故事。操神农术者许行主张个人应当坚持参加劳动,所使用的物品必须是自己劳动所得,或者是用劳动所得交换来的。孟子批评这一观点不切实际。这个观点是否实际暂且不论,但许行主张自食其力是可以肯定的了。然而自食其力何以被称为神农术呢?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家对如何建立社会秩序各有各的观点。为宣传自己的观点,各家不但著书立说,还通过推崇一些历史人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行。这些被推崇的人物的言行必定与推崇者所持的主张相合,以此来证明推崇者的主张可行。依此推断,许行把自己的主张称为神农术。那么神农在人们的传说中无疑是一个自食其力,不脱离劳动的领导者。春秋战国离上古时代终究未远。上古时代人物的行为知道的还是比较详细的。若非在传说中炎帝神农是一个自食其力的领导者,许行也不会把自己的主张托名于炎帝名下。可见在远古传说中炎帝实在是一个自食其力的领导者形象。
然而到了春秋战国,君主制作为社会体制已然确立。君主们个个都是高高在上统御人民,谁还愿意去亲身劳动?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证明他们这种行为合理的主张。儒家学说正是为维护和确立这种行为而努力的。儒家竭力推崇黄帝,可见黄帝的行为一定以高高在上统御下属为主要特色。也许黄帝统治下属的方式并不如儒家所称颂的那么完美。但他的行为无疑为后世的君主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所以黄帝得到了后世当权者的极力推崇。有谁被当权者一捧还能不红呢?这也许就是黄帝名气胜过炎帝的主要原因吧。
在君主制已确立的战国时代,竟还有人提倡自食其力的神农术,的确有些不合时宜。他的学说没能流传后世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君主制确立的时代,还有人提倡自食其力,这份勇气着实令人敬佩。可见追求人人平等实在是人类恒久的愿望。